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台大作為全台第一學府,怎麼每任校長身上都有爭議?!

2018.09.14
16:51pm
/ 放.擂台

回顧解嚴後至今的台大校長,首先是後來轉任國防部長的孫震,打壓校內言論出版自由不遺餘力,將李文忠退學、強迫大學新聞社等多個社團停社,最後更引爆80年代台大校內最大規模的學生運動「自由之愛」。稱其為黨國威權體制下的打手並不過分。

 

延宕許久的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教育部近日終於做出最新裁示,要求台大遴選委員會將遴選程序退回到五位候選人的階段,並且釐清遴選委員之一–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有無需要迴避或解職,才可再重新進入投票階段。

 

 



 

管中閔蔡明興「瓜田李下」不足形容是具體的利益關係

 

教育部的作法,雖然可能令挺管和拔管雙方無一感到滿意,但也在「利益迴避」作為公共事務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大學自治的精神。畢竟,管中閔身為對蔡明興之薪水有關鍵影響力的台哥大薪酬委員,卻又同時是蔡明興擔任遴選委員的台大校長遴選候選人,兩人之間的關係,已非瓜田李下足以形容,而是具體地互相決定彼此的利益,迴避的必要性無庸置疑。

 

當然,挺管方主張的「大學自治」亦非全無道理,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選擇將程序倒退回有爭議的階段,而非直接封殺管中閔作為候選人的資格。只是,大學自治或自主,這個經歷無數人努力,才爭取得到、漸漸落實的價值,卻也絕非放任特定群體恣意妄為的免死金牌。除了因為大學的公益性,以及不分公、私立皆領取大量政府預算補助,故大學即使自主,也仍需接受社會大眾監督,更重要的是,所謂自主,必先自重。

 

回顧解嚴至今台大歷任校長皆具爭議性

 

回顧解嚴後迄今的台大校長,首先是解嚴前後、後來轉任國防部長的孫震(1984~1993),其打壓校內言論出版自由不遺餘力,將李文忠退學、強迫大學新聞社等多個社團停社,最後更引爆80年代台大校內最大規模學生運動–「自由之愛」。稱其為黨國威權體制下的打手並不過分,甚至比前幾任校長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隨之在後的是,首任由台大校內薦選產生的校長–陳維昭。然而,透過校內薦選這個看似比較民主的制度產生的陳維昭,其治校風格比起過去官派的校長,並沒有民主開化多少。無論是反對教官退出校園、在大學法修法時主張校務會議不應為學校最高決策單位,或在面對學生抗議舟山路禁行機車時拒絕溝通,且不分青紅皂白將參與學生全部記過,同樣打壓學生、限縮校園自由不遺餘力。

 

陳維昭當了12年校長,接著換上了李嗣涔。李嗣涔在學術方面的爭議眾所皆知,從手指識字、氣功研究到封鎖爭議論文閱覽權限長達十年等等,無奇不有。在治校方面,不僅片面縮減研究生獎助學金,更在有駐衛警維持秩序的情況下,要求警察入校處理學生的非暴力陳抗,重演威權時期警察進入大學校園對付學生運動的惡例。

 

李嗣涔之後的楊泮池,相較於前兩任12年及8年的任期,雖然治校並無太多爭議,但楊泮池因掛名論文捲入資料造假風波,宣布不再連任,任期僅有一屆短短4年。無論如何,對於署名其上的論文未盡督導之責,絕對難辭其咎,基於學術倫理也必須付上重大責任。

 

回顧解嚴至今的歷任台大校長,令人不禁感慨,台大作為全台第一學府,怎麼每一任校長身上總有或大或小的爭議,彷彿沒有足夠的爭議,就不夠格擔任台大校長一般。

 

是「大學自主」還是資深教授、官僚的小圈圈?

 

大學精神最重要的,難道不就是精進學術研究,以及培養一個個獨立自主的人嗎?

 

從解嚴以來,逐步爭取到大學自主的台大,擔任領導者的校長,要不是打壓學生言論、集會的自由,就是學術研究出現各種爭議。這樣的情形反覆出現,很難不讓人懷疑,台大擁有的到底是實踐大學精神的大學自主,又或是某些資深教授、官僚組成的小圈圈遊戲?

 

筆者身為台大校友,在此必須痛切呼籲台大校長遴選委員們,回顧過去、放眼未來,難道台大校長的共通特質,要從屢屢任內帶來爭議,進一步沈淪到就任前就已爭議滿身嗎?教育部如今已給足台大大學自治面子,但台大的裡子能否自重,端看諸位委員一念之間了。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鄭羽彤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