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文教
放.新聞
文教

年輕人的最愛!首座懸吊式綠建築圖書館 綿延高雄的驕傲

2018.10.02
03:32a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高雄新圖書總館於2014年在悠揚樂聲與絢爛彩煙的陪伴,以及眾人歡聲下誕生,如今即將邁入第四年,它的存在彌補高雄過去國家級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不足,帶領高雄用閱讀與與世界接軌。

 

文/放言編輯部 陳依旻

 

前高雄市長陳菊用「知識閱讀」帶領城市轉型!首座懸吊式綠建築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便是她任職期間所推動的重要建設,以「樹中館、館中樹」為設計概念,將人、書、樹三者緊密結合,將高雄港美景盡收眼底,成為高雄人日常以及外地觀光客旅途中的調味劑,堪稱高雄的文化新地標!

 



 

首座懸吊式建築館中樹美麗景致讓高雄人引以為傲

 

猶記2014那年,電視機裡播放著高雄市圖總館的開館,千人在樂聲下,齊力拉開包裝在建築體上的巨大蝴蝶結,壯觀場面宛如昨日,透過專業導覽員的介紹得知,總館於下個月即將邁入開館第四年!此番話正意味著每個人都目睹了一場高雄文化蛻變的里程碑,實地採訪在地居民,被問及高雄市立圖書館是否是外地朋友來訪的首要推薦,受訪者不假以思索回答,「會阿!它是高雄旅遊重要據點,參觀完之後又可以乘坐輕軌,做一連串一日行程觀光。」言談過程不忘提及最喜歡館內的館中樹。可見這座吸引全國民眾目光的「館中有樹、樹中有館的懸吊式綠建築文化地標」,也讓高雄人深深引以為傲。

 

廢墟經過全民力量加長其土地淨化 搖身一變成知識殿堂

 

但你我絕對想不到匯聚知識與美感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前身竟是一座汙染極為嚴重的工業用地,總館在2010年採取競圖方式選出建築師的設計案,2011年第二階段評選後,選擇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搭配技術顧問合作團隊日本竹中工務店聯手合作,才得以成就這座美麗的知識殿堂。此館建築手法非常特殊,採用輕量化的設計懸吊式的鋼棒輔以玻璃帷幕,因此也是全世界穿透性最高的圖書館。一樓樹蔭廣場能讓市民想像在樹蔭底乘涼、閱讀的閒適感,也是舉辦野餐、街頭藝人選拔等活動都是適合不過的場域。陽光透過整棟圖書館中的大量玻璃帷幕以及天井,撒進每個角落,通透彩光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民眾在閱讀、疲憊之餘,能從館裡大量綠色植栽與草皮綠地,到天井中的空中森林裡吸取芬多精,甚至在頂樓空中花園中,遠眺整個高雄港和八五大樓的美麗風景。

 

 

紙本讀物結合智慧裝置 匯聚多國文化與在地絕版歷史

 

紙本溫度與氣味是永久長青、毅力不搖的時尚,行動裝置的便利性減輕紙本置於手心的重量固然是環保優勢,但紙質厚度混和紙漿氣味,經由排版與設計串連出的印刷品,才能讓人盡情享受沐浴於字海間的浪漫,高雄市圖總館鼓勵閱讀之餘,也將紙本讀物結合智慧裝置,由RFID技術建置的自助還書機,據了解,民眾在借書時只要將欲借還的館藏書,置於自助借書機前的感應區,系統便能即刻搜到此書籍的RFID館藏登錄號。

 

 

自動還書機操作介面不僅簡單、方便,多種語言選擇更是其亮點,有鑑於越南是繼中國大陸新住民以外,第二多在高雄活動的新住民,為方便越南籍新住民也能使用館內資源,故將越南語納入指引介面中的第四種語言。

 

 

館內因應新南向政策提供大量東南亞繪本、雜誌,導覽員隨手拿起架上一本泰國雜誌,闡述最難忘記憶莫過於是泰籍學生參觀圖書館,看到印有泰皇的雜誌神情相當雀躍,驕傲向導覽員分享「這是我們的天皇,很帥吧!」

 

館內除了匯聚大量世界讀物,也特別設立高雄書籍專區,珍藏在地文化和絕版書籍,例如第一期的美麗島雜誌、自由中國等,作為高雄發展的見證,提醒民眾高雄展現國際格局的同時,提醒後人課綱可以改,但前人深耕的痕跡和血淚辛酸歷史不能被杜撰,應謹記在心不能忘卻。

 

 

不僅是圖書館更是沉澱藝術與文化的基石

 

有趣的是,高雄市立圖書總館不僅僅是圖書館,由書本妝點而成的借還書櫃台、不用借書便能享受的咖啡廳,讓民眾借書、還書與閱讀間,有種置身在百貨公司的錯覺,館內的裝置藝術更在全館喚起一場藝文的照實紀錄。由旅美華裔藝術家陳龍斌利用圖書館回收書籍堆砌,再結合工藝手法打造出名為「文化積澱」的半圓書牆。書牆中分別是東方「沈思的達摩」,以及西方文藝復興代表人物「達文西」,自然紋理的形塑是為告訴民眾,東西方知識在圖書館裡,透過書本做文化的交融,最終沉澱為文明的基石。

 

 

高雄新圖書總館於2014年在悠揚樂聲與絢爛彩煙的陪伴,以及眾人歡聲下誕生,如今即將邁入第四年,它的存在彌補高雄過去國家級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不足,帶領高雄用閱讀與與世界接軌,翻轉多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無疑轉型的起點,未來,這座「高雄的驕傲」將延伸第二期計畫,建構26樓含有電影院、旅館、文創空間、無邊際泳池,綿延高雄榮耀。

 

 

(顯圖來源:高雄市立圖書館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