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中正紀念堂是否改名或拆除? 史哲評「轉型正義不必然是剷除式」:至少大家在「去個人化」上有共識

2023.03.20
14:44pm
/ 放言編輯部 張松筠

文化部長史哲今(20)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的政治性最高,以前可能很多人認為要拆除,但這幾年大家已漸漸知道,「轉型正義不必然是剷除式的。」他認為,轉型雖不如人意,但至少在「去個人化」上,目前大家是有共識的。

 

台灣轉型正義的推動過程中,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一直是相當敏感的議題。對此,文化部長史哲今(20)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的政治性最高,以前可能很多人認為要拆除,但這幾年大家已漸漸知道,「轉型正義不必然是剷除式的。」他表示,包括學者薛化元等很多專家提出中正紀念堂可改成歷任總統圖書館,且台北市長蔣萬安選舉時也提出可改成台灣建設紀念館。史哲認為,轉型雖不如人意,但至少在「去個人化」上,目前大家是有共識的,至少在名稱上不要為了個人,「也許有些人心裡不願意,但至少大家看起來是同意的。」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議題一直受到各界關心,史哲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來歷經的轉型正義各項工作中,包含檔案法、轉型正義委員會、轉型正義條例、不當黨產處理以及國家人權館設立等,「事實上轉型正義工作這幾年有蠻大幅度地展開」,但在這之中,他認為中正紀念堂是轉型正義當中的核心問題,「不過恐怕是政治性最高的。」

 

對於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轉型應如何處理,是否要剷除建築或是改名?史哲認為,「如果說是在十幾年前,可能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很多人會認為要拆除。但我覺得這幾年,大家已漸漸知道,轉型正義不必然是剷除式的。」他表示228當天,薛化元老師代表許多學者專家提出中正紀念堂可改名成歷任總統圖書館,且史哲也提到,台北市長蔣萬安在選舉時曾提出,可改成台灣建設紀念館,且在新聞稿中也特別說台灣建設不該歸於某人、某家族、某黨派,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結果。史哲認為,蔣萬安在這議題上,至少是願意改名的。

 

史哲認為,中正紀念堂在有形的轉型上是不如人意,但在無形的共識上,改名就是所謂的「去個人化」,他覺得目前看起來是大家有共識,「也許有些人可能心裡不願意,但至少大家看起來是同意的。」他強調,至少改名成不是叫做中正紀念堂,「這件事情是大家基本上有共識的。」

 

不過因為距離2024總統大選投票日不到一年,處理此議題的時間點是否太敏感?史哲認為,各方都會有壓力,但他必須誠懇地講, 外界有聲音認為,民進黨已經執政7年多,且是第二次民進黨執政,「轉型正義中最具體的中正紀念堂問題,看起來卻沒有進展,大家都覺得很可惜。」他認為,台灣目前每兩年選舉一次,每到選舉完有機會處理的時候,下次選舉又來了,「我坦白講就是這樣,這是高度政治敏感議題,必然跟大眾性選舉扣連在一起,不是說誰刻意要規避這事情。」不過他也強調,中正紀念堂如果不能讓社會有一個長時間或完整時間的喘息、沈澱與討論,「他就無法進入一個理性狀況,這是現實上的困難。」

 

因此,史哲認為至少要在「去個人化」這件事上達成共識,名稱不要為了個人,因為「去個人化」是「去威權化」的第一步,要付出行動當然就需要修法,至少要在「去個人化」改名的修法事實上有共識。至於修法時機,史哲表示,「有政治技術問題」,不是他能去決定的,「現在怎樣去達到這目的,比想要怎樣更重要。」他也說到,「社會要有理性共識,沒有理性共識狀況下硬去做,會適得其反。這事情的考慮上不只是選票。」在整體考量上,他最後提到,中正紀念堂是轉型正義中最具象且非常敏感的問題,「不拆除建築是共識,建築不能拆除,因為是古蹟。」至於銅像是不是要拆除,他表示目前沒有所謂共識問題,「如果去個人化,要嘛所有人都要有銅像,要嘛不能只有一個人的銅像。」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新聞放鞭炮)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