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文教
放.新聞
文教

沙林傑之子談父親:他不是隱士更像學者

2019.03.17
19:23pm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7日電)今年是「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百歲紀念,他的兒子麥特.沙林傑首次訪問中國。有別於沙林傑晚年被塑造出的古怪形象,麥特在座談會強調,他的父親不是隱士,而且心胸寬大。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7日電)今年是「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百歲紀念,他的兒子麥特.沙林傑首次訪問中國。有別於沙林傑晚年被塑造出的古怪形象,麥特在座談會強調,他的父親不是隱士,而且心胸寬大。


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出生,2010年過世。他32歲時出版「麥田捕手」一書,塑造了早熟、桀驁不馴、內心深處真誠善良的迷惘青少年形象,成為好幾代年輕人必讀經典,據稱全世界銷量達6500萬冊。


今年適逢沙林傑百歲紀念,中國大陸譯林出版社出版包括「麥田捕手(大陸譯:麥田守望者)」等在內地的4本著作,並邀請麥特(Matt Salinger)到中國,16日在上海參加座談。


59歲的麥特是沙林傑基金會負責人,同時也是一名電影演員和製片,演過「美國隊長」等片。


有讀者好奇沙林傑是什麼樣的父親,麥特沒有直接回答此問題,並表示自己不是父親的發言人。不過,在整場座談會,他也陸續分享他心目中的沙林傑。


他說,父親是很有批判性的人,但也心胸寬大。麥特認為,這些對世界有批判性、甚至偏激的人,在內心深處往往是理想主義者。


在麥特眼裡,沙林傑很善良,會在市場上和農夫聊上一個半小時。麥特曾邀朋友來家裡作客,沙林傑也會和他們聊家庭的細節。


麥特說,父親確實想遠離很多人,但強調「這沒有讓他成為一個隱士」;畢竟,當一個人既有名、又不上電視節目、從不推銷自己,就只能任憑別人說自己,進而在社會上形成既定形象。


他也認為,父親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生活,有時間可以閱讀和寫作,他的一些觀點和閱讀層面都比很多大學教授更深刻,因此沙林傑更像是一名學者,而非隱士。


他仍記得小時候,父親曾對他說:「你在學校功課不錯,但是你的老師中,有那個能具有一點點智慧?你得自己經歷一場冒險,才能得到智慧。」


外界認為沙林傑愛好印度教,但麥特說,父親對道家、儒家更感興趣;愛讀老子、莊子,「他有東方的心靈,相比西方人的外表,內心更偏東方人多一些」。


2014年,紀錄片「沙林傑(Salinger)」上映,揭露他的情史和生活秘辛,其中提到,沙林傑生前已指示,授權遺產管理人按他定的時間表出版5部著作。


麥特在座談會表示,遺作會繼續出版,但沒有時間表,而且和電影所說的5部著作也不是一回事。他不想回應那部電影,因為這樣反而讓電影公司藉機炒作。(編輯:林克倫)1080317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