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藍綠惡鬥是最廉價的政治語言

2018.07.23
19:30pm
/ 洪耀南

陳水扁當選後,宋楚瑜籌組親民黨、李登輝拉出台聯,由本土與非本土演變成「泛綠」與「泛藍」,藍與綠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區分或貼政治標籤最簡易的方式,當年出生的小孩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受藍綠的框架,當他們成為新選民時,他們會用選票拒絕藍綠。

 

文/洪耀南

 

柯文哲的口頭禪是「都是藍綠惡鬥」,凡事推給藍綠惡鬥,就會政治上得分、配上「講話直白」,讓柯文哲成為藍綠以外的第三選擇,因此自詡所謂「白色力量」。但如果終結藍綠,真的會只剩下白色?或許從歷史脈絡可略知一二。

 



 

台灣的政治演變,藍綠之分是1999年之後的產物。那麼之前是如何?在專制時期,只有一黨也只有一家之言,國民黨內當然不敢拉幫結派或畫出不同路線,但卻有黨內與黨外之分。直到蔣經國去世之後,「黨」內部因爭權奪利,分成主流與非主流之鬥,到了1996年的首次總統直選,李登輝成功區隔出本土對抗外來政權:「本土」與「非本土」,加速本土化的進程,也埋下藍綠的種子。

 

從「本土」/「非本土」演變為藍、綠之分

 

2000年第二屆民選總統,因為宋楚瑜出走,導致國民黨分裂,國民黨黨內人士希望能整合成功,故提出泛「藍」概念;而對立面民進黨就是「綠」,當陳水扁當選之後,宋楚瑜籌組親民黨、李登輝拉出台聯,由本土與非本土演變成「泛綠」與「泛藍」,藍與綠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區分或貼政治標籤最簡易的方式,當年出生的小孩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受藍綠的框架,當他們成為新選民時,他們會用選票拒絕藍綠。

 

2004年是藍綠實力最接近的一次,泛綠由本土化加上「愛台灣」逐漸成為主流,陳水扁連任成功,泛藍領袖相繼出走,開啟國共新模式。到2008年泛藍也搶「愛台灣」加上中國因素,馬英九的競選主軸:台灣向前行、台灣一定贏,強化台灣標籤,加上訴求透過中國可以解決台灣經濟問題,讓經濟因素強化藍綠。

 

藍綠高牆是公民覺醒推倒的,不是柯文哲

 

2012年非典型的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征,試圖由藍綠、族群、與愛台灣的動員泥沼中脫身,提出三中(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階級動員取代藍綠愛台灣的動員,如果從選舉結果論,從藍綠轉成階級是失敗的,但因2014年太陽花運動與覺醒,世代差異與世代不公平逐漸成為主流議題,也加速促成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民進黨禮讓,是因藍綠無法對決、沒有施力點,而非因柯文哲提出推倒藍綠高牆,就推倒了,成功終結連家「藍綠、派系、新台幣」的戰法。

 

藍綠惡鬥從2012年之後就逐漸走入尾聲,今天口口聲聲歸咎藍綠惡鬥,成為最廉價的政治本錢。後藍綠時代,政治人物要提出路線或價值,或提出解決當前世代不公平的辦法,而不是全盤歸咎藍綠惡鬥,比如有人呼籲政黨高舉左右派路線或價值的大纛,而不是去鞭藍綠惡鬥的屍。

 

台灣的民主化,從主流/非主流、本土/外來政權、泛藍/泛綠、泛藍加上中國經濟誘因/泛綠加上愛台灣本土,如果維持現狀是對中國最大共識,下一步的台灣政治要進入進步/保守?還是左派/右派,請提出價值來向我們說明,而非簡單套上「藍綠惡鬥」。

 

 

合成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蘇佳恬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洪耀南
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TANFREL)理事長。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