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國際友人接連訪台!台美友好潮流擋不住!美國務次卿17日訪台磋商中

2020.09.10
16:46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雅菱

儘管總統府重申,目前雙方還在就對話時間、形式、議題等相關規劃進行磋商,也難掩這股台美友好再創高峰的氛圍。

 

武漢肺炎疫情意外助攻後蔡英文時代。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訪台後,外界關注,美國國務次卿也有望來台主持「台美經濟商業對話」。儘管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0)日重申,目前雙方還在就對話時間、形式、議題等相關規劃進行磋商,府方積極強調,期盼台美經濟商業高階對話能夠順利展開。

 



從中國爆發的武漢肺炎肆虐全球,重創經濟也奪走許多寶貴的生命。不少國家才發現,原來自己如此仰賴中國鼻息,深受中國的一舉一動影響。更令人生氣的是,即使在疫情中,北京當局想要稱霸全球的欲望,絲毫不減,對台灣的文攻武嚇、假訊息戰更是沒有停過。 

 

不過,台灣在這場「國際戰疫」中,因防治有成,聲音被看到、關注到,更能以自身經驗,喊話國際友人共同面對疫情、面對中共。具談判專業的總統蔡英文,看到一個台灣能在國際間大聲說話的機會。 

 

聽見台灣的聲音 

 

「凱達格蘭論壇-2020亞太安全對話」剛落幕,蔡英文致詞時指出,台灣站在捍衛民主,防止集權入侵的最前線,我們對民主及其價值的承諾不會動搖。 

 

她表示,在這場疫情中,台灣學到最重要也是最慘痛的教訓是我們深深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機制,在面對侵略者的強制手段時是如此之脆弱,「當前的情勢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布局經貿合作,順應重整供應鏈,並強化公平和非強制性貿易規則」。 

 

總統強調,安全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理念相近國家間倘缺乏經濟整合,「將迫使我們只能向價值和理念不同者謀求一時的妥協;合則勝,分則敗」。 

 

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H. R. McMaster也在論壇首日進行視訊專題演講講:《Geopolitical Change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Clashes in Asia-Pacific Security》。他在言詞中展現了對民主台灣的友好與強力支持,並呼應蔡總統的主張,建議要「跟進強化台灣防衛的力量」,同時建議從學術研究、國際場域與重大全球議題及媒體影視三面向,放大台灣的聲量,讓更多人聽見台灣的聲音,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繁榮及穩定。 

 

回顧近來台灣與國際間的互動,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在在8月上旬訪台,他是1979 年以後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官員,會見蔡英文時更主動說明,非常榮幸傳達「川普總統對台灣強力友誼和支持」。接著,美國在台協會(AIT)公布兩份歷史電報,強調「六項保證」始終是美國對台與對中政策的基本要素,無疑是「打破美軍不援台灣」說法。加上捷克參議長率團訪台,也帶起一波歐洲挺台的力量。 

 

台灣正朝國際新地位前進,在蔡英文的第二任期 

 

有了幾次國際友人來訪,或是透過各種形式聲援台灣,令人更關注接下來的「貴賓」會是誰。媒體近日披露,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凱斯.克拉奇(Keith Krach)傳出本月17-19日訪台,親自主持台美將展開經濟暨商業對話。 

 

儘管總統府重申,目前雙方還在就對話時間、形式、議題等相關規劃進行磋商,也難掩這股台美友好再創高峰的氛圍。 

 

更令人注意的是,這個時間點,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也將在廈門舉辦,國民黨已確定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團長、秘書長李乾龍擔任副團長前往參加。與美國友好跟與中國靠攏,哪邊才是對台灣最好,相信民眾自有評斷。

 

 

圖片來源:總統府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