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藍營初選民調出爐! 政黨對比:韓47.7%;蔡15%;柯18.0%

2019.07.15
17:40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黨一馨

各家民調中,大多數(七家有四家)是蔡英文勝柯文哲,其中綠黨公布民調並做出解釋,該次調查出現韓粉、綠營支持者反串,出現藍營樣本大增的偏誤狀況,總統蔡英文和柯文哲支持度都大幅下滑,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柯粉英粉有灌票給韓國瑜。

 

藍營初選民調今日終有結果,高雄市長韓國瑜取得壓倒性勝利,若以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進行對比,三造支持度分為47.7%;15%;18.0%,由韓國瑜領先、柯文哲居次小贏蔡英文3%;若以郭台銘、蔡英文、柯文哲進行對比,三造支持度分為29.2%;14.1%;14.6%,值得注意的是,極明顯的,在郭蔡柯組合中,表態率明顯比韓蔡柯組合少。

 



近日各家民調顯示如下: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韓國瑜35%、柯文哲26%、蔡英文22%

 

聯合報6月28日公布的調查發現,蔡英文在各種競爭組合度和5月中旬差不多,柯文哲支持度下滑6-7個百分點,目前藍營不論派出韓國瑜或是郭台銘,聲勢都略為領先蔡英文和柯文哲,但三方爭霸以韓國瑜勝算較高,支持度為韓國瑜35%、柯文哲26%、蔡英文22%。

 

TVBS:蔡英文37%、韓國瑜29%、柯文哲20%

 

根據《TVBS》6月22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蔡英文37%嬴韓國瑜的29%、柯文哲20%,蔡英文支持度較5月8日時上升12個百分點至37%,韓國瑜下滑了10個百分點至29%,柯文哲也下滑了6個百分點為20%,蔡英文總統的支持度上升,首度領先韓國瑜、柯文哲。

 

綠黨:韓國瑜43.5%、柯文哲21%、蔡英文19.2%

 

綠黨7月11日公布最新民調,針對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三腳督對比時,蔡英文以19.2%落居第三,韓國瑜以43.5%拿下第一,而柯文哲則是21%。但綠黨也表示,這次調查出現韓粉、綠營支持者反串,出現藍營樣本大增的偏誤狀況,總統蔡英文和柯文哲支持度都大幅下滑,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柯粉英粉有灌票給韓國瑜。

 

台灣指標民調:韓國瑜35.7%、蔡英文26.7%、柯文哲21.2%

 

台灣指標民調7月4日公布調查,顯示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三方競選時,韓國瑜35.7%、蔡英文26.7%、柯文哲21.2%,都不支持者有9.1%,未明確回答為7.3%。和6月20日公布的民調比起來,韓國瑜下滑了4.3個百分點、蔡英文下滑了1.3個百分點,柯文哲下滑了1.7個百分點,三方都下滑。

 

如果是韓國瑜、郭台銘、蔡英文、柯文哲四方競選,支持度為韓國瑜30.2%、蔡英文22.9%、郭台銘21.2%、柯文哲14.5%,都不支持者有4.8%,未明確回答為6.3%。

 

蘋果新聞網:韓國瑜36.3%、柯文哲23.0%、蔡英文22.8%

 

根據《蘋果》7月9日民調結果,韓蔡柯3人,36.3%支持韓國瑜、23.0%支持柯文哲,22.8%支持蔡英文,若國民黨派出郭台銘參選,則會有27.4%支持郭台銘、21.3%支持蔡英文、21.0%支持柯文哲,民調結果顯示,柯文哲即使加入選戰,國民黨若是由韓郭出馬,還是能順利替國民黨嬴得大選。

 

若是只有藍綠對決,韓國瑜則是以42.1%領先蔡英文的34.5%。

 

美麗島電子報(僅為高雄市民調):蔡英文31%、韓國瑜30.9%、柯文哲19.3%

 

美麗島電子報7月2日調查顯示,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3人競逐的支持度為,蔡英文31.0%、韓國瑜30.9%、柯文哲19.3%,和5月高雄民調比起來,蔡英文增加3.2個百分點,韓國瑜下滑1個百分點、柯文哲也下滑了5.3個百分點,調查顯示高雄市民對蔡英文和韓國瑜的支持度不分軒輊,而且都暫時領先柯文哲。

 

放言民調:韓國瑜37.0%,贏過蔡英文26.1%、柯文哲25.0%

 

根據《放言》7月8日發布民調,民進黨已確定提名蔡英文挑戰連任,若按照國民黨初選機制,對比題的部分再將台北市長柯文哲納入戰局成藍綠白三方競逐,則在「韓蔡柯」的組合中,韓國瑜37.0%,贏過蔡英文26.1%、柯文哲25.0%。

 

可以看到以上各家民調中,大多數(七家有四家)是蔡英文勝柯文哲,其中綠黨公布民調並做出解釋,該次調查出現韓粉、綠營支持者反串,出現藍營樣本大增的偏誤狀況,總統蔡英文和柯文哲支持度都大幅下滑,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柯粉英粉有灌票給韓國瑜。

 

而今日國民黨公布之初選民調,若以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進行對比,三造支持度分為47.7%;15%;18.0%,由韓國瑜領先、柯文哲居次。若以郭台銘、蔡英文、柯文哲進行對比,三造支持度分為29.2%;14.1%;14.6%,值得注意的是,極明顯的,在郭蔡柯組合中,表態率明顯比韓蔡柯組合少。

 

 

圖片來源: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