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韓式「歧視大法」,真正要召喚的是「老華男」

2019.11.07
09:47am
/ 樂克凜

韓要爭取的「核心受眾」,或許正是那些過去被習慣稱為「外省人」,且至今仍將自我認同定位為「中國人」者,以及那些被長期黨國統治箝制,與中國共享同一套世界觀的臺灣人。在此,我們不妨將他們稱之為「老華男」吧!

 

從女性、原住民、閩南人、新住民,到外籍移工,還有從不丹、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到非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全都可以不加思索地給人家貼上充滿歧視與負面的標籤,就算招致外國使館、公民團體或相關社群的強烈抗議,他也從不認錯。他盡情操弄著以「庶民」為主要語言的階級與族群操弄,並努力透過各種異想天開的青年與兩岸政策來擴展其選票基礎,但卻對這些社會上真正處於非主流甚至邊緣、背負有固有歧視與刻板印象等的群體,肆無忌憚地進行著各種物化、消費、醜化與貶低。

 



韓國瑜及「韓家軍」言行恐在模仿2016川普的勝選模式

 

結果,也讓他的競選團隊與黨內同志一整個有樣學樣:李佳芬把開放學生可以在學校修習母語或其他語言課程的機會說成是「浪費資源」;國民黨立委在國會殿堂裡長期阻擋著「國家臺語頻道」的發展,更毫不掩飾對客家文化與產業發展的無知和輕蔑;「韓家軍」的立委參選人從「虐待動物」到「仇恨同志」者無一不缺,彷彿要收藏滿一個集所有偏見與謠言之大成的「歧視全系列」。

 

但在韓國瑜及其「韓家軍」們這種「毫無進步觀念」與「政治不正確」的言行背後,除了可能是其長期以來所習慣的無知與傲慢外,更可能是在模仿著2016年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時的「勝選方程式」。

 

如果你還記得,川普當年在競選過程中有關歧視少數族裔、物化與騷擾女性、對外國人士與非異性戀者的不友善態度等更是從未停歇。但或許也正是這樣的歧視與傲慢不斷,讓對手陣營開始鬆懈。但最後,川普團隊卻反而利用這種「歧視」與「偏見」所帶來的「優勢」,在成功召喚到其目標群眾:「憤怒失落的『老白男』」空前團結支持,而民主黨陣營猶陷入鬆懈與諸多「進步勢力」群眾的不願支持下,川普硬生生就是當選了,跌破了整個世界的眼鏡。

 

把川普的勝選策略直接歸納為「歧視大法」或許有些偏頗,但確實是造成其「意外勝出」的結構性因素之一。而韓國瑜及其團隊此刻在做的事情,便讓人不禁聯想,是否又在試圖複製此種「歧視勝選模式」?被歧視與騷擾的群體固然會生氣,但對韓陣營來說又何妨?反正你們本來就不是他們要極力爭取的主體,也反正你們本來就不容易會去支持充滿傳統固有觀念與反對多元價值的國民黨。

 

韓欲爭取的可能是過去被稱為「外省人」且如今自我定調「中國人」者

 

而韓要爭取的「核心受眾」,或許正是那些過去被習慣稱為「外省人」,且至今仍將自我認同定位為「中國人」者,以及那些被長期黨國統治箝制,與中國共享同一套世界觀的臺灣人。在此,我們不妨將他們稱之為「老華男」吧!

 

「老」不是指年紀,而是其思想與價值仍停留在民主化前的時空之中,除了抗拒進步與多元價值,更仍秉持著那一套推崇威權統治、強人獨裁的順民信仰。而當代社會中的種種改變與思潮,似乎都在考驗與動搖那套過去他們行之有年的古老信仰體系,由於未知,因此恐懼,而諸如婚姻平權、性別平等、多元族群甚至分配正義之類的議題,也似乎都如洪水山崩般的恐怖。

 

「華」指的是那套信奉「中華道統」的認同與驕傲,並不自覺帶著「中央之國」的天朝視角去鳥瞰周遭世界;在其俯視之下,無論是臺灣或東南亞、閩南或客家、南島或日韓,盡皆只是仿效著中華文化的邊陲與「蠻夷」,難怪對「韓國瑜們」來說,他們總是強烈反對於要推廣或保存這些「非中華道統」的多元文化,也難怪他們的言語中總是輕易就透露出歧視。

 

「男」不是針對性別,而是將那種父權主義的規則與教條,帶入到了政治與生活中的每個環節。除了國民黨內慣有的那種「世襲政治」,讓無背景的年輕世代遲遲無法出頭,甚至不容許對黨內「長輩」們的挑戰與批判,更大量培養著一批批恩庇侍從體系下的樁腳與「乾子女」。他們所喜歡的所謂「政治」是若干富有經驗與聲望的「大老」或「權威」們聚在一起就說了算,什麼公民社會、走上街頭的,都會被看作是邪門歪道。

 

或許,韓國瑜正在試圖召喚的,正是「老華男」這樣的群體,而他的每一句話更都可能深深地說到他們的心坎裡。在當代的進步浪潮與網路喧囂之中,這些人或許安靜,但卻可能透過選票,來傳達他們那壓抑已久的聲音。

 

就一場對抗「歧視」、「極權」與「退步」的戰役而言,2020年的前景絕非已全然樂觀篤定,更要小心在己方陣營的過度鬆懈與分裂下,使悲劇與災難降臨你我身邊。那時,不會只是「總統都這樣,我是要怎麼教小孩?」這麼簡單的問題了,更可能就將臺灣重新打回「黑暗時代」之中,那時才會是真正的「萬劫不復」。

 

 

截圖取自張善政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樂克凜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生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