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打爆不平
放.高論
打爆不平

【打爆不平】習近平大力讚揚澳門卻凸顯一國兩制的黔驢技窮

2019.12.27
10:50am
/ 范世平

澳門人真的是「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還是不得不擁護?因為澳門的經濟是靠博彩業與旅遊業,市場大部分是靠中國旅客,所以與香港的狀況不同;香港經濟雖然也仰賴中國,卻也面向世界…

 

習近平18日搭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且順道視察澳門。

 



習大大澳門談話劍指香港照稿念還念錯

 

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飈等高層與習近平同機前往澳門;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則於之後抵達。

 

由此可見,中共高度重視澳門回歸20週年這件事。習近平20日在澳門主權移交20周年典禮中,公開讚揚澳門實踐一國兩制的5個「亮點」,包括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明家和萬事興…不爭拗、不內耗,自覺抵制外來各種干擾」,又稱澳門透過「23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

 

習近平如此談話,被國際媒體解讀為是「劍指香港」。因為香港並未完成「基本法」第23條和「國歌法」等立法,亦撤回了推行「國民教育」,更遑論從6月9日開始發生的「反送中」遊行,發展迄今尚未停歇;而在11月舉行的香港區議會的議員選舉,反對北京的「泛民派」大勝,支持北京的「建制派」慘敗。

 

習近平說,「廣大澳門同胞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認同『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其實習講錯了,應該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但奇怪的是習近平明明是唸稿,怎麼還會唸錯?難道習近平的心裡面對香港「魂牽夢縈」?

 

產業本質和香港不同澳門真心擁護一國兩制嗎

 

然而,澳門人真的是「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還是不得不擁護?因為澳門的經濟是靠博彩業與旅遊業,市場大部分是靠中國旅客,所以與香港的狀況不同;香港經濟雖然也仰賴中國,卻也面向世界,而且產業不是只有旅遊業,還有零售業、金融服務業,甚至還是許多跨國公司的亞太營運總部,所以有較多的選擇空間。因此,澳門如果是被迫的接受「一國兩制」,還要被習近平說成是「發自內心擁護」,這不是「被吃豆腐」嗎?

 

習近平稱,澳門地方雖小,但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作用獨特,「澳門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才能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得穩、走得遠」。

 

習大自作多情目前只有澳門獨鍾一國兩制

 

但事實上,習近平大肆抬舉澳門「一國兩制」的不變形、不走樣,其實反而凸顯「一國兩制」的侷限。目前正在實施「一國兩制」的是香港與澳門,未來準備實施的是台灣。但是台灣人普遍拒絕「一國兩制」,香港人也否定「一國兩制」,目前只有澳門對「一國兩制」情有獨鍾。

 

中國傾全國之力,投入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資源,開啟各種宣傳機器,最後也只能讓人口67萬、土地面積115平方公里的澳門接受「一國兩制」;而人口達到748萬,土地面積2755平方公里的香港,則對「一國兩制」有所保留;至於人口更多的台灣,達到2300萬人,土地面積達到36000平方公里,則中國要在台灣推銷「一國兩制」則顯得吃力而且困難重重。這顯示中國的實質影響力,也只限於彈丸之地而且經濟完全依賴中國的澳門。

 

澳門迎接習造訪近乎全城警戒

 

習近平說,卅多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成功舉世公認;他堅信包括港澳民眾在內的中國人民,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一國兩制」的實踐發展得更好,把「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完善得更好。

 

如果真是如此的充滿自信,為何澳門為了迎接習近平的到訪,幾乎全城戒備,還安裝了1620個「天眼」監控錄影鏡頭?為何同時引入了50部「後台人臉識別技術」?為何拒絕香港的無線電視(TVB)、Now Tv、香港電台、商業電台、蘋果日報和南華早報等媒體記者進入澳門?為何有許多外國記者也被拒入境澳門或入境受阻?為何連葡萄牙的國營廣播電視台(RTP)兩名記者在入境澳門時,都被警方扣留器材,並滯留海關數小時,最後由葡國駐港澳總領事介入才得以解決?為何有記者被澳門警方查閱及抄寫手機內的資料?澳門政府的這些動作,反而凸顯中國對「一國兩制」的缺乏信心。

 

但這次習近平訪問澳門,最有看頭也最被討論的卻是19日晚上所舉行的回歸文藝晚會,習近平帶頭與港澳高層官員一起拍掌高歌「歌唱祖國」時,唯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丈夫林兆波教授,雙手下垂、嘴巴沒有動作,堅持拒絕參與合唱。不知道習近平怎麼看待林兆波的突兀行為,林鄭月娥這個特首還能幹下去嗎?

 

 

顯圖擷取自CCTV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范世平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也擔任多家電子與網路媒體的評論工作。評論力求超越藍綠與黨派,能夠客觀而超然,並自許能提出特殊而獨到的觀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