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催生《臺北法鑒》 檢察長邢泰釗:成功將昇華為記憶;失敗則讓人警惕

2019.03.21
17:13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北檢新書是否刻意迴避馬案、扁案?邢泰釗聲明,這本書盡是近代法院審判,篇篇皆屬原文照刊的平實報導,至於兩位前總統,邢泰釗說「陳水扁非本署偵辦,馬英九則是還沒宣判,硬將馬烙在裡頭等於自吹自擂」。

 

「以案為鑑,鑑往知來」足以成為北檢檢察長邢泰釗的座右銘,其談吐之穩重不凡,不難看出其自小就長在書香世家。為紀念北檢成立七十餘年,邢泰釗和同仁將歷來案件集結成一本《臺北法鑒》,置於掌心就能感受到548頁的重量。邢泰釗表示:「回溯過去不是看小說,書籍不是光編而已,成功的案例,會昇華成記憶,失敗的案例,能讓人有所警惕」。然而,社會評價總是一體兩面,此書甫出版,因未收錄備受爭議的馬案、扁案引發外界關注。

 



《臺北法鑒》絕非迴避扁案、馬案

 

是否刻意迴避馬案、扁案?邢泰釗日前接受《放言》訪問時聲明,這本書盡是近代法院審判,篇篇皆屬原文照刊的平實報導,至於兩位前總統,邢泰釗說「陳水扁非本屬偵辦,馬英九則是還沒宣判,硬將馬烙在裡頭等於自吹自擂」。深知社會無法忍受藏污納垢,批評無可厚非「但身為司法人員絕對講究公平、公正,不怕被審視」邢泰釗口吻裡全是堅定。他說,已將有關馬英九洩密案、三中案的人、事、物,包括辯護人、律師,甚至起訴書編篡成書,「一共六冊,每本都很厚,待判決確定,不管有罪、無罪,一律送到全世界圖書館,讓所有學者檢視我們起訴人的道理對不對」。

 

在負面評價之中,免不了充斥出書是為了出鋒頭、升官等言論。邢泰釗說「當然不是,是基於一份喜歡」。究竟邢泰釗有多鍾愛史學及檢察史,從桌上一字排開的書籍就知曉,「我在民國九十六年就開始做這些事情」 已不是第一次出書的他引以為豪說著。

 

杜絕犯罪非檢察官一己之責

 

在暢談106年6月出版的司法界首本全英文撰寫的《金融重案實錄》的過程中,邢泰釗拋「台北有何特色?」,有別於多數人用「都市腳步繁忙、步調迅速」一言蔽之,邢泰釗回答鏗鏘有力,他說「台北有立法院、媒體,不僅是政治、新聞中心,更是貿易基地,因為有金錢的地方就有經濟,經濟是財富重心,財富重心往往是力量所在」。而這本贈與來台拜訪的各國政要皆引起廣大迴響的《金融重案實錄》,堪稱「重中之重」,因為內含十信案、國票案、兆豐案等12起矚目金融重案。

 

自94年起訴到104年的國華案,因輾轉十年導致要角均過世,讓邢泰釗感嘆「人都死了,有什麼意義呢?」秉持一貫「檢討過去、策進未來」,邢泰釗說,後來地檢署為了讓偵辦進度有所改進,成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邢泰釗除了在金融弊案方面抽絲剝繭,對社會人倫悲劇常不勝唏噓,他指出107年出版的《北檢婦幼案例實錄》是不同面向的社會紀實,舉凡邱小妹人球案、鹽奶殺嬰案等,「雖然只有十個案例,對社會影響可是很大」,坦言,「這些絕非最後一件,人性糾葛會持續上演,並不是把凶手繩之以法就好,且要避免日後再度發生,也不是檢察官一人就能辦的到,必須牽涉制度、法令修改以及社會救濟、感化等層面」。邢泰釗強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想要有效偵查犯罪,需要警察局、鑑識等共同努力。

 

法令宣導是永無止盡的使命,相信點滴耕耘終能累積成史,眾志成城必能拋磚引玉的邢泰釗,透過回眸省思,將過往承載的金融、婦幼、緝毒等案例融會在今年出版《臺北法鑒》,當中也記載戒嚴時期所發生的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以及彭婉如命案,提到三起案件至今懸而未決,讓檢察官被多數人貼上「打蒼蠅」標籤,邢泰釗說,時隔二十多年的陳年案件,兇手是誰越難查,全世界都一樣。但好比日前警方在四小時內破案的「板橋玉山銀行搶案」,邢泰釗說從前社會環境、證據條件不足是無法破案的因素之一,如果發生在現代一定能破案,「因為到處都有監視器」。

 

杜撰諸多司法史「獲得最多的仍是自己」

 

厚達548頁的《台北法鑒》從何著手是門大學問。邢泰釗說,這是一個方法論,道理如讀書,寫報告前總要有人蒐集資料,隨後引述胡適所言「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強調蒐集是必要,其次是比較、分析、擬定主題,最後下結論。對於途中歷經多少波折,邢泰釗答,「排版還算好,我們設計、排版都自己來,最麻煩的是邀稿,有人要,有人不要,還要改來改去,困難無可倖免,但大家要有共同想法」,他也感謝書記官黃若男、替代役彭柏凱等人在成刊過程中居功厥偉。

 

 

細數所寫的諸多司法史,包括《桃花心木下的回眸》、《大武法艦》、《北檢緝毒實錄》、《北檢司法保護實錄》等,邢泰釗說「獲得最多的仍是自己,畢竟得反覆看稿、改稿」,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他,引用西方哲學弗蘭西斯培根名言「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書寫使人精確」表示,文字是一種記憶術,接著用十幾年如一日用書寫日記自省的曾國藩作為佐證,語帶堅定表示: 「透過文字能整理思緒,發現不同時空、場景的思想軌跡」。

 

 

 

照片由《放言》拍攝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