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財經
放.新聞
財經

星國發「同舟共濟金」,與我國差很大? 李淳:振興券一定要花掉…

2020.05.26
11:32a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李淳指出,「同舟共濟金切入點與振興券不同」,也叫「感謝金」,如果你真的有錢,發給你是要說謝謝,但振興券一定要花掉。

 

行政院斥資逾400億擴大振興誘因,希望透過每人支付1000元,就多出2000元消費額度點燃內需力道,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今(26)日接受Hit FM聯播網《周玉蔻嗆新聞》節目專訪時表示,新加坡儲蓄率跟台灣一樣高,選擇的是發「同舟共濟金」,與我國切入點不同,「振興券是一定要花掉」。

 



李淳表示,所有振興券都有振興效果,但大家爭辯的焦點是,振興效果會不會像預期一樣那麼明顯,雖然付1000元可以換3000元,但換得振興券之後,還是要繼續消費,有人因疫情遭到很大的經濟困難,連這1000元都不想花,後續就沒有這3000元振興券。李淳強調,振興不能全靠政府,有能力、沒有被影響到的人,就多幫忙其他行業,「靠有消費能力的帶動振興」,從正面看當然有意義。

 

李淳表示,換個角度,花這麼大的成本,與帶動效益的關聯性密不密切,他坦言,這次疫情讓民眾面臨對很多過去沒有的經驗,即便台灣連續十幾天沒病例,但整體消費還是比較謹慎,從街頭上人潮來看,還是沒辦法完全克服,振興券是否能讓大家克服心魔,反而是最大的挑戰。

 

主持人周玉蔻問,如果1000元就能多2000元可以消費,那可以付1萬,領3萬?李淳認為,可以,這應該也沒上限,振興券的設計是把人帶到商場,就像進百貨公司,本來想說只花5百,但出來一定花2000元,商場有信心讓人把錢掏出來。他認為,第一要改變的思維是「振興經濟不能只靠政府」,都要出一分力,某程度上,振興券加碼是要讓大家更勇於消費。

 

李淳指出,振興方案不像日本、韓國、新加坡發現金;主持人周玉蔻問,為何人家要發現金,台灣就不要,政府是礙於面子,因為國民黨一直要發現金?李淳回:「這就留待公評」。

 

據了解,新加坡早在2月就宣布針對成年國人發放100新幣至300新幣補貼金,到了3月,數字增為300新幣至900新幣,當中的300新幣提前4月發放,加上政府額外補貼的300新幣,新加坡籍公民可領到總計600新幣的「同舟共濟現金補貼」。

 

李淳指出,新加坡發現金方式與美國不大一樣,美國人沒有儲蓄習慣,據相關調查,37%美國人的戶頭沒辦法撐過這波疫情,所以一定要現金,新加坡儲蓄率跟台灣一樣高,選擇的是發現金,現金名取得很好,叫同舟共濟金,也叫做感謝金,「切入點與振興券不同」,之所以叫「感謝金」是在於如果你真的有錢,發給你是要說謝謝,但振興券一定要花掉。

 

至於振興券可建議捐掉?李淳說,可以,韓國發現金那天,南韓非政府組織(NGO)「國際綠樹」就啟動號召捐助,我國要有團體出來號召,但他在細節上還不是很了解,但相信有團體號召就能用振興券換取更多生活必需品。

 

「每個環節都在刺激經濟」,李淳強調,有時是直接,有時是捐贈,都會有效,但會不會很複雜?花1000領3000的過程會很漫長、複雜?希望簡化一點。

 

行政院宣布7月暑假啟動振興方案,除了規劃每人支付1000元換3000元振興券,相當於打33折,沒有排富及年齡限制,在實體通路均可使用之外,也針對弱勢族群及中低收入戶提出額外優惠方案,包括不用繳1000元。

 

李淳表示,對政府唯一的建議是「事前沙盤推演可以周延」,感覺每次都會漏掉需要照顧的人,如果周延一點,會提高大家的信賴度。

 

 

照片由Hit Fm《周玉蔻嗆新聞》製作單位提供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