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文創

消失的「金鐘男女歌星演員獎」,在金曲獎誕生前是對歌手最大的肯定

2020.07.21
17:47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只存在了9年的金鐘獎「男女歌星演員獎」,曾是歌手們追求的最高榮譽,但終究因為不合時宜的規定而被金曲獎取代

 

在金曲獎成立的1990年,台灣的流行樂壇早已是滾石、飛碟、點將、福茂等唱片公司滿地開花,黃鶯鶯、潘越雲、周華健、王傑等諸多歌手揚名立萬,甚至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大賣超過百萬張的黃金時期,雖然設立的有點晚,發展到今天總算還是成為了華語樂壇的重要指標。只是,這令人難免好奇,音樂人在「前金曲獎時代」要獲得唱片銷量之外的肯定和獎勵,有什麼樣的管道呢?答案就是金鼎獎和金鐘獎。金鼎獎是從獎勵出版品的角度出發,頒獎給某張專輯,而看熱鬧的一般大眾較關注的「最佳男女歌手」是設立在金鐘獎內,只是這個獎項的設立和運作規則,在今日看來十分具有時代感甚至有點難以想像。

 



「男女歌星演員獎」只在金鐘獎裡舉辦了9屆,看看在這個獎項入圍和得獎名單,很快會發現兩個現象,第一是入圍和得獎的好像就只有固定那幾位在輪流,第二是有好幾位相對之下不是那麼「市場派」的歌手,這就得來爬梳一下當時時空背景下特殊的媒體環境了。在電視頻道只有台視、中視、華視俗稱「老三台」的年代,想在螢光幕上演出或登台唱歌的人,得先去考一個叫做「歌星證」或「演員證」的證照,就算有了證照,還要能獲得電視台賞識,與電視台簽約才會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當時有所謂的「三台默契」,亦即與某台簽了約的歌手演員,講好聽點是「獨家」在該台演出,實際上是被另外兩台「封殺」,無法在另兩個頻道上看到他們身影。70年代後期綜藝性質節目開始普遍出現,越來越多歌手在電視上演唱,已經辦到第15屆的金鐘獎因此在1980年新設立「男女歌星演員獎」,對三台來說,金鐘獎是一個年度考核指標,這個獎項立刻成為電視台的兵家必爭之地。

 

(《放言》編輯部製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拿到這個獎,三台要不就是派出台內簽約歌手中最大咖的,要不就是拉攏已經成名的明星來與電視台簽約。這個「流程」會是這樣進行的:電視台先選定台內一兩位較有希望奪獎的簽約歌手,再讓唱片公司參與進來,配合報名的時程錄製好一張專輯,以專輯裡的歌來為他/她規劃製作一檔電視特輯,會特別設計場景運鏡在棚內搭景拍攝,如果預算夠就拉去台灣甚至國外出外景。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直接為大牌歌手開闢一檔綜藝節目讓他主持,再把其中的精彩片段組合起來去報名。這樣的方式在頭幾年還算行得通,譬如當時劉文正每年為金鐘獎拍攝錄製的特輯會於行憲紀念日假期在華視播出,不但有超高的收視率,也成功讓他奪下三屆的金鐘獎;而對大牌歌手們來說,能獲得電視台傾全部資源拍攝節目,還有機會獲得官方獎項的肯定,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當然也就樂於配合,所以能在前幾屆看到鄧麗君、甄妮、鳳飛飛、歐陽菲菲如此華麗的入圍名單。不過由於大牌歌手就是那幾位,得了獎電視台又會遊說續約隔年繼續報名,導致入圍和得獎的也總是那幾位。

 

隨著流行音樂產業興盛,唱片公司逐漸居於主導的角色,電視媒體也不再那麼嚴格限制只有簽約歌手能上節目,甚至還因應歌手發專輯而開闢更多綜藝節目讓歌手來「打歌」,這時候金鐘獎的報名規定就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了。對發片歌手來說,要是跟某台簽了約就不能遊走三台打歌,其實損失不小,加上MV的風潮已從國外流行進入台灣,唱片公司都會幫歌手精心設計拍攝MV,電視台的特輯也就不再那麼稀奇了。這個時期的三台為了因應大環境的改變,才終於把關愛的目光放到了台內簽約但過去被忽略的歌手身上,包括華視的吳靜嫻、孫豪,台視的劉福助、鄒森、康雷都因此有了製作電視特輯的機會也順利入圍,但這又造成入圍名單與市場脫節,無法讓真正在市場上受歡迎的歌手入圍。電視台另一個策略是挖角之前別台的簽約歌手,譬如凌峰在1983年入圍「綜藝節目」、「綜藝節目主持人」、「男歌星演員」三項大獎,頗受看好卻全軍覆沒,中視以「再戰金鐘獎」找上他,兩年後終於讓他同時拿下「最佳綜藝節目」和「男歌星演員獎」,凌峰在典禮中說的感言「感謝華視讓我成長,台視使我成名,中視使我得獎」正是反映出這個現象。

 

最後兩三屆,電視台為了找到夠份量奪獎又願意與電視台簽約的歌手,可說是傷透了腦筋,當然還是有一些發片歌手為了金鐘獎這個難得的榮耀而願意犧牲兩年的簽約時間,譬如當時在國內外歌壇炙手可熱的蘇芮,就表示想為自己的演藝生涯留下一些美好回憶,加上她當時的男友是華視製作人而與華視簽下了歌星合約;不過,當紅發片歌手也並非無往不利,像是林慧萍就與中視簽了約代表出征金鐘獎,卻可惜連入圍都沒有。隨著電視台苦尋報名人選益發困難,而且金曲獎已開始籌辦,於是從1989年第24屆金鐘獎開始就不再有「男女歌星演員獎」了。

 

平心而論,金鐘獎時期的「男女歌星演員獎」並非完全針對歌藝評判,而比較是從電視節目的角度來獎勵歌手,的確是為典禮增添了不少星光和話題,但實質上對音樂產業的鼓勵及幫助都有限。金曲獎的成立,則是讓華語流行音樂終於能以本質來接受專業性的肯定及獎勵。

 

 

(圖片來源:翻拍《三月裡的小雨》、《就是溜溜的她》專輯封面)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