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宣布加碼推動「紓困3.0」!蔡英文喊話「三個引擎同步點火」:有信心帶動國內景氣有效回升

2020.08.19
12:17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雅菱

國際經貿交流部分,大家最關心台美自由貿易協定,政府也會做好準備,期待可以加速推動,讓台美產業的互補性可以發揮;「同時,我們也會持續爭取各國簽訂雙邊多邊經貿合作協定、深化國際經貿組織的參與,協助企業排除其貿易障礙,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場,讓台灣的企業可以更多元的布局」。

 

在武漢肺炎疫情、美中角力中,國際局勢變化非常快,我國的安全與經濟如何在其中立足備受國人關注。蔡英文總統今(19)日出席「三三會8月份例會」與企業代表面對面,她表示,台灣要面對的挑戰還是很多,但已攜手走過風浪最大的時候,政府接下會加碼推動紓困3.0,有信心有效帶動國內景氣回升。談及基本工資調整,總統也向企業主表達謝意,說明這是考量疫情後的整體情勢、在勞資雙方能夠相互體諒支持的原則下的決定,盼大家一起努力。 

 



蔡英文總統上午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陪同下出席三三會,致詞後進行閉門會議。 

 

這兩年多來,全球局勢發生非常多的變化,不論是美中貿易衝突或者是疫情帶來的影響,都加速了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也創造出新的機會。蔡英文總統指出,在這個關鍵、非常特殊的時刻,她知道工商業的代表都對台灣未來有很多的期待,也持續地提出建言,「我非常榮幸,能夠透過今天這個機會各位先進齊聚一堂,針對政府因應當前的全球變局的重要的策略來交換意見」。 

 

針對疫情,總統表示,因為政府的超前布署、全民團結防疫,目前在國內大部分的企業的生產都能夠維持正常,台灣的防疫成績也受到國際媒體的肯定,像是《彭博社》就把台灣的評比評為世界第一。「雖然國內經濟難免受到衝擊,但我們很快的重新站穩腳步,尤其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台灣上半年的GDP的成長率維持正成長,表現比絕大多數的國家來得好」,蔡英文強調,對於受影響的企業和個人,政府也推出了史上最大規模、總計新台幣1兆500億的紓困振興措施,做企業和勞工朋友最堅定的後盾。 

 

2100億特別預算

 

「今年四月在三三會、工總、商總以及工商協進會的共同舉辦的閉門會議中,當時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疫情的衝擊。」總統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台灣要面對的挑戰還是很多,但是我們已經一起攜手走過風浪最大的時候,接下來,政府還會加碼推動「紓困3.0」,2100億特別預算還有6兆元的擴大投資,都會逐步落實;透過消費、民間投資和公共投資三個引擎同步的點火;「我有信心,我們可以有帶有效的帶動國內景氣的回升」。 

 

針對產業布局戰略,蔡英文說名,為了在國際供應鏈的重組的過程中,讓台灣脫穎而出,她在就職演說的時候就已經宣示,我們必須在「5+2產業創新計畫 」的基礎上,繼續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不論是在產業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培養、還有基礎建設等方面,都會進行多管齊下的努力。 

 

「過去幾年,我們調整了經貿法規、全面優化投資環境、全力協助台商回流,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的企業、更多的國際級的資金人才、技術都看好台灣,來到台灣,加碼投資台灣。」蔡英文強調,接下來,政府也會繼續採取更開放的措施,開放多元的金融商品擴大我國財富管理業務的規模,讓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中心,以及亞洲高階資產管理中心。 

 

「在人力資源方面,除了特別要強化人才培育的雙語能力、數位技能之外,也會透過投資融資貸款以及青創基地的方式,讓想創業的年輕朋友、有更豐富的資源和機會;在基礎建設方面,第一期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已經大幅提升,國內的交通建設跟環境的準備,也提升了教育社福等基礎設施的水準。」總統說明,目前規劃中的第二期計畫也配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其中就編列的500億的預算投入5G發展計畫。 

 

國際經貿交流部分,大家最關心台美自由貿易協定,政府也會做好準備,期待可以加速推動,讓台美產業的互補性可以發揮;「同時,我們也會持續爭取各國簽訂雙邊多邊經貿合作協定、深化國際經貿組織的參與,協助企業排除其貿易障礙,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場,讓台灣的企業可以更多元的布局」。 

 

蔡英文強調,這是政府不變的方向,「我們不但有方向,節奏也很明確」。 

 

「最後,我知道外界都關心基本工資調整的事情,昨天審議會的委員已經做出的決定,考量疫情後的整體的情勢在勞資雙方能夠相互體諒支持的原則下,微幅調漲基本工資,希望大家一起攜手度過眼前的挑戰,對此向在座的各位表達謝意。」總統表示,創新就業分配的新經濟模式是她長期的主張,這幾年針對企業創新佈局、產業升級轉型,政府已經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現在就業和分配的部份,要請各位企業界的朋友和政府一起來努力。 

 

她強調,在這場後疫情時代的競賽中,台灣要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絕對需要各位先進和政府攜手努力,集思廣益一起來拚創新拚轉型、才能為台灣打造一個更繁榮、更安全的未來。

 

 

記者陳雅菱/攝影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