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專題 / 戒嚴的台灣社會掀起「黑色旋風」:羅大佑
放.專題

羅大佑專題4-2:出走香港時期,《愛人同志》和《皇后大道東》成為時代的聲音

2020.09.15
17:43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原來是想「棄歌從醫」而從台灣「出走」到紐約的羅大佑,在從紐約去到香港之後,對音樂創作有了新的想法,也找到了新的方向,幸而如此,華語歌壇才有了更豐富多面向的羅大佑

 

1984年12月,剛推出第三張專輯《家》的羅大佑,在中華體育館舉辦了《互相取暖的夜晚》個人演唱會,多年後他透露:「唱完那場後,我的心情有些沮喪。那時候愛情沒了,醫生也沒好好當,做什麼都不滿意,剛出的專輯《家》又被黨外人士罵沒有叛逆性格,所以沒隔多久就離開台北」。那時他意識到自己有被「圖騰化」的危機,決定把「羅大佑」這個被加諸了很大壓力的符號歸零。

 



打消「棄歌從醫」念頭成為全職音樂人

 

當時他的姊姊已移民美國,他爸爸要他簽了移民申請表,在1985年3月9日把他押上飛機,飛到日本再轉去紐約待著準備考醫生執照。就在這時候,他接到邀請為台灣光復40周年寫一首集合眾多當紅歌手大合唱的歌曲,就是後來的〈明天會更好〉,一開始寫出的詞被認為過於灰暗且太過批判,無法通過審查,一些藝文界人士趕在錄唱前夕以他的版本逐句修飾,改了超過一半,才有了我們後來聽到的版本。雖然這首歌發行後廣受歡迎,成為華語歌壇一首重要代表作,但羅大佑後來表示,他答應寫歌之後,才知道中國國民黨原本是想用這首歌作為該年底的選舉歌曲,雖然因為一些因素而沒成,但仍讓他有一種被騙、被政治利用的感受,也讓這首歌成為他自己最討厭的作品。這事件一方面讓他更堅定離開台灣的決心,一方面歌曲傳唱到香港,讓原本在香港知名度不算高的他變得灸手可熱,陸續獲得一些香港電影配樂的邀約,為他不久後的長居香港奠定了基礎。

 

在此之前,羅大佑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還是一個「誤闖音樂圈的醫生」,去紐約的時候,他是想放棄音樂重新好好當醫生的,在那裏他一邊準備醫科考試一邊結識了一群藝術家朋友,他們過得窮苦可是很快樂的生活態度漸漸影響了他。這時期他為香港歌壇創作了一些歌曲,包括電影《海上花》同名主題曲和〈東方之珠〉,他從香港華洋雜處的特點出發,把東方五聲音階和西方旋律的特質結合在一起,成為他日後許多作品的特色之一;歌曲發行後在香港大受歡迎,後者更與〈獅子山下〉成為了香港的代表,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時所舉行的「五百萬人卡拉OK」10首選曲中,羅大佑的作品就佔了兩首,〈東方之珠〉和〈明天會更好〉都入選。之後羅大佑醫科考試未通過,他自問真的想再拼一兩年只為考上醫生執照嗎?看到那群藝術家朋友的生活態度,他想通了要做讓自己開心的事,而「那麼多醫生裡,不需要多一個羅大佑;但在音樂上,還有很多發展空間」,於是寫了一封十頁長信給父親說明放棄醫職的決定,從此正式成為全職音樂人。

 

移居香港開創出新局面

 

1987年他移居香港,開始近距離觀察這個在現代中國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也有機會接觸到以往因為台灣管制而無法看到的中國共產黨文獻,在這樣的環境醞釀之下,隔年先出版書籍《昨日遺書》,再接著推出睽違4年的國語專輯《愛人同志》,又一次的震撼了華語歌壇。這整張專輯,據他的說法,是希望在兩岸三地紛紛迎向激變的大時代,以音樂呈現出「黃種人的集體處境」;他首度以正興盛的MIDI電子合成樂器當作編曲的主角,但為了不要太過於科技而少了「人味」,再加入許多搖滾吉他和人聲大合唱,更增添了滂礡的氣勢。收錄的歌曲包括〈愛人同志〉、〈暗戀〉、〈戀曲1990〉、〈黃色臉孔〉、〈你的樣子〉等都是不同電影的主題曲或插曲,專輯同名曲〈愛人同志〉是他研讀許多關於毛澤東的文獻後,大膽將文革時代的「語錄體」用進歌詞之中,看似在講愛情,其實是對文革的嘲弄與指控;〈京城夜〉因為歌名和歌詞中寫到的「他們現在終於出現,他們是股黃色火焰,上升火焰是一股不能停止繼續上升的怒火」,而在半年多後發生天安門事件時被認為這首歌是「神預言」。

 

對於〈愛人同志〉,羅大佑曾表示「這樣的詞一定要到香港才寫得出來,而且是針對資本主義市場寫的,用中國大陸的語彙,賣給台灣的市場」。過往不乏與新聞局審查制度打交道經驗的他,本來以為這張專輯中多首歌曲一定也不脫「禁播」的命運,沒想到整張專輯一次送審過關,反倒是1989年發行的香港版專輯中,收錄的〈侏儒之歌〉被認為是諷刺鄧小平和影射六四天安門事件,導致他的作品被中共官方封殺。《愛人同志》專輯從作詞作曲到編曲製作,都被認為有極高的水準,日後被選入「台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1975-1993」之中,而其呈現出的「新羅大佑」形象也在強勢宣傳下成功打動聽眾,專輯發行沒幾天就狂銷20萬張,之後更創下53萬張的記錄,成為羅大佑演唱生涯最暢銷的專輯。

 

(音樂工廠的首張專輯《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東〉切中港人的97前心態

 

1990年,羅大佑獨資成立了「音樂工廠」唱片廠牌,他給這個廠牌的定位是「生產富有中國特色、符合香港市情的產品」,隔年推出的首張專輯就是《皇后大道東》。這首專輯同名的粵語歌由他作曲,靈感源自於他在香港路上看到的路標,寫好旋律只填了「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三句詞,後來黃霑介紹林夕來接手,當時中英兩國正就香港回歸進行談判,香港一片人心惶惶,林夕表示不想強行向聽眾灌輸政治訊息,就用「嬉笑怒罵的形式來表達」,他運用了多個跟中國、英國相關的象徵和隱喻,描繪香港社會面對1997主權移交的心態,例如「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指的是大批移民潮,而香港就改由「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但是「路線可能要問問何事」,隱晦的透露出大眾對「一國兩制」的未來沒有信心的徬徨。

 

該專輯打中了香港人心,一推出就囊括香港三大排行榜冠軍,4首歌曲上榜,之後在香港第九屆「十大勁歌金曲」中,羅大佑和林夕分別以此歌奪下最佳作曲獎和最佳填詞獎,而林夕此後也成為「音樂工廠」的御用填詞人。不過,〈皇后大道東〉這首歌一面世就在中國被禁播了,因為當時六四天安門事件才過不久,港人爆發新一波的移民潮,中國當局自然無法容忍這種鼓動民心的歌曲,這一禁就是10年,直到2000年香港回歸局勢已穩定才解禁。去年香港因為市民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爆發社會運動(「反送中」運動),中國政府擔心民眾會藉由社群媒體分享歌曲「憑歌寄意」,又再次封禁這首歌。

 

 

羅大佑在香港的那幾年,大量參與電影配樂工作且有輝煌的成績,包括《衣錦還鄉》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提名,《雙鐲》主題曲〈似是故人來〉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主題曲獎」;他也發行了首張台語專輯《原鄉》及首張粵語專輯《首都》,展現他駕馭不同語言歌曲的能力。原來是想「棄歌從醫」而從台灣「出走」到紐約的羅大佑,在從紐約去到香港之後,對音樂創作有了新的想法,也找到了新的方向,幸而如此,華語歌壇才有了更豐富多面向的羅大佑!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及MV畫面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