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國民黨們,別忘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也是靠你們最愛的李國鼎等人「賭」出來的

2018.08.16
00:50am
/ 放.擂台

李國鼎與張忠謀先生沒有做出讓台灣走向以專業IC代工為主的決定,台積電也不會是台積電,台灣更不會是科技島。

 

台積電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台灣產業界的精神領袖張忠謀先生,終於在今年卸下他台積電董事長的職務,回首過去,從1985年他接受當時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回國擔任工研院院長開始,30多個年頭,不僅讓台灣用科技在世界上站穩腳步,成為全球3C產品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同時也讓台灣真正擁有一間以台灣為名的世界級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並徹底顛覆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生態,如果要稱張忠謀先生為台灣半導體之父,可說毫不為過。

 



 

當然,能夠建立這樣偉大的功業,靠的除了政府與民間的協助,以及自身的能力外,還要有看準目標、下好離手的賭注,回顧台灣80年代景況,雖然政府早已將積體電路列為全力發展的產業,然而始終只有一間聯華電子,做的也是消費性電子晶片,而同時鄰近的南韓,比台灣還晚引進半導體技術,卻利用其大型財閥資源集中的優勢,不斷的在這個領域上兇猛衝刺,讓台灣幾乎抵擋不住,這時張忠謀先生看見了全世界半導體逐漸走向專業分工,特別是大量的IC設計公司出現的發展趨勢,以及台灣的人工素質與美國相比幾乎沒有差別,成本卻較為便宜的優點,於是他及李國鼎先生為台灣下了一個賭注,建立一個超大型的積體電路工廠,專門負責IC代工,也就是台積電的前身。

 

張忠謀與李國鼎以IC代工做為產業策略將台灣打造成科技島

 

但這樣的產業策略在當時,幾乎是沒有人看好的,原本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委託張忠謀先生找尋國際投資人來投資這間專業IC代工廠,然而卻四處碰壁,只有英特爾與張忠謀先生的老公司德州儀器,願意讓他去簡報,但也沒有任何正面的反應,最後只得找上當時在台灣投資已有一定程度的荷蘭飛利浦公司,並且在接受飛利浦「必要時可以增加股權至51%」及使用飛利浦研發成果需支付高額權利金等雙重苛刻條件下,成功說服飛利浦投資台積電14億元,約佔台積電25%的股權比例。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台積電艱難的站起之後,陸續通過英特爾等國際大廠的訂單試驗,成為英特爾及後來的蘋果電腦等世界知名企業的代工夥伴,也讓台灣從此以科技揚名於國際,現在看來,若不是當時的張忠謀先生,與李國鼎、俞國華等政府高層願意下這場豪賭,則台灣現在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恐怕難以想像。

 

政府選擇綠能產業應對台灣產業轉型

 

如今,台灣又走到了一個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這一次要決定的,除了又一次的產業轉型之外,還有我們未來的能源供應,到底要走向何方?於是乎我們再一次面對當時張忠謀先生與台灣領導者們的難題,而這一次,政府選擇的是綠能產業,台灣有沒有發展的條件呢?台灣有舉世聞名的工具機產業,電子通訊等技術也難不倒我們,人才素質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耐操好用,而我們的台灣海峽是國際認證的優良風場,同時由於地處亞熱帶,全年日照時數在世界上更是名列前茅,這樣看來,台灣的確是有發展綠能的條件,缺的只是營運經驗而已,因此政府用第一階段躉購費率較高的條件,吸引外資前來投資,再用第二階段競標費率較低的特點,拿來降低對於電價的衝擊,種種的安排,對比當時台灣究竟要不要以「IC代工」做為產業發展主軸的情境,其實是十分相似的。

 

當然,賭局總是有輸有贏,而我們一向歌頌贏家,數落輸家的社會氛圍還是存在,其實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賭,繼續過一天算一天,就像國民黨與某些媒體整天捧著核四當神主牌膜拜一般,好像不讓核四回來,台灣的能源供應就沒救了,當然也可以選擇利用我們的優勢,開創新局,讓台灣再一次的邁向新的能源供應模式,並開啟新的產業,而歷史告訴我們,贏家通常是敢於走出新路的一方,就像如果華盛頓不敢孤注一擲,美國不會是美國,李國鼎與張忠謀先生沒有做出讓台灣走向以專業IC代工為主的決定,台積電也不會是台積電,台灣更不會是科技島。

 

 

合成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鄭羽彤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