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文創

《放.專題》元宵節炮聲隆隆,台東炸寒單為寒單爺取暖,祈福來年順利、平安招財

2023.01.29
11:00am
/ 放言編輯部 曾以安

由遠至近,由外圍向中央聚攏,越靠近人群聚集的地方,爆竹的聲音便越如雷貫耳;努力地在摩肩接踵的街道上前行,艱難地穿梭在一個個人與人之間的空隙,終於來到「砲火」的中心點。只見四名壯漢扛著轎子,轎子上則站著一位頭綁黃頭巾、身穿紅短褲、並打著赤膊的男性,毅力不搖地承接所有朝他飛去的鞭炮。

 

台灣元宵節三大活動──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分別代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民俗信仰活動,平溪放天燈如今已不分節慶,隨時可以在天燈上寫下願望,讓祈福隨著天燈飛向天際,也是國外遊客來台樂於體驗的活動;鹽水蜂炮則是在活動期間吸引想要嘗鮮的遊客前往共襄盛舉,感受火光四濺的刺激,並驅散瘟神,保佑來年平安順利。相較於前兩項,民眾可以親身參與整個祈福的流程;但台東炸寒單,則是要由宮廟團隊中的專責砲手,以及勇敢堅毅的「肉身寒單爺」來執行儀式,以祈求寒單爺的庇佑。

 



是武將還是流氓?信眾用鞭炮為怕冷的寒單爺取暖

 

以鞭炮轟鬧出巡的神轎,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在早期的臺灣,各地都有類似的活動,但歷經日本殖民後,此一活動在臺灣西部便逐漸消亡,只剩下臺東仍保留這樣的儀式,而「炸寒單」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了臺東當地的民俗信仰活動。炸寒單在臺東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是每年元宵節的重頭戲;關於寒單爺,民間有許多不同傳言,相傳寒單爺是商朝的武將趙公明,離世後得道升天,在天界專司財庫,因此坊間又稱其為「天官武財神」或「趙天君」。而另一說法,是寒單爺在世時是為禍一方的地方流氓,經常欺負弱小、魚肉居民,然而在經過神明感化指點後開悟,決定痛改前非,站上轎子任由居民用火炮轟炸他直至死去,藉此贖罪;又有一說是居民忍無可忍,決定於元宵節假借名義宴請寒單,並趁他酩酊大醉時將他炸死。

 

但無論傳言如何,如今信眾皆對寒單爺的神明身分加以敬重、祭拜;又據說寒單爺怕冷,為了幫寒單爺取暖驅寒,因此才形成了鞭炮炸寒單的祈福活動。信眾們相信,寒單爺屬於「正財神」,只要炸寒單時鞭炮炸得越旺越響,就越能獲得寒單爺的庇佑,求得平安順利、招福納財。

 

民間與政府合作,台東炸寒單走入國際

 

早期的炸寒單,沒有詳細的規劃統籌,也沒有負責的團隊,因此活動形式較為零散,且任何民眾都可以自由地向肉身寒單爺丟擲鞭炮,導致活動的危險性較高,肉身寒單爺也較容易受傷;民國70年代,也曾被台東縣警察局視為不良活動、嚴加取締。但在民國79年,專祀寒單爺的臺東玄武堂成立後,便由該團隊開始負責起炸寒單的活動。每年的繞境並非固定路線,主要以公布的時程表為主,再視該年的狀況行動;炸寒單的儀式也由接受過訓練的肉身寒單爺及專責砲手進行,若沿途民眾與商家想要實際參與炮炸寒單的儀式,則需事先報名申請,以保障活動人員的安全。

 

隨著時間推移,台東炸寒單已從地方性的祈福活動,慢慢走入大眾的視野,民國87年開始與官方合作,民間與縣政府合力,將炸寒單推廣為台東年度的代表性活動,吸引各地的信眾與遊客在元宵節來到台東共襄盛舉,感受炸寒單的熱鬧。而近年更加入國際性的活動,除了透過「寒單文化研習營」,讓有志者通過訓練,成為炮手與肉神寒單,了解投擲鞭炮與承接火力的熱情與堅毅;另外也舉辦「國際交換生炸寒單體驗營」,提供外國學生了解本土文化的機會,同時為台東觀光產業帶來更多能見度。

 

今(112)年台東炸寒單將於2月1日起展開為期六天的活動,春節連假若沒有出門、在家悶壞的民眾,或許可以在年節後抽空至台東參與炸寒單繞境,感受炮聲隆隆、祭神祈福,求得平安與財富。

 

 

圖片來源:臉書 台東玄武堂寒單爺─東寒單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