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馬習二會要來了⋯學者評「應思考中共想要藉此說什麼」:給過機會無好好運用的,就讓他留在歷史裡吧!

2024.04.03
17:58pm
/ 放言編輯部 王晨芝

楊穎超指出,兩岸社會對馬訪中仍然是有期待的,畢竟瀕臨兵凶戰危久矣⋯⋯

 

前總統馬英九率領參訪團訪問中國進行中,銘傳大學副教授楊穎超透過《聯合報》以「馬習可能二會,就讓他留在歷史裡吧!」為題發文表示,兩岸要推進和平關係,需要有大魄力與遠見的領導人,但馬的方式可行嗎,楊穎超表示,現在看來,事情發展恐不如所言,大家期待還在台上的,能夠珍惜歷史給的機會,至於給過機會卻沒好好運用的,就讓他留在歷史裡吧!



楊穎超指出,兩岸社會對馬訪中仍然是有期待的,畢竟瀕臨兵凶戰危久矣。因此,有人期待馬此行能讓兩岸目前的緊張情勢降溫、建議著墨重建兩岸「互不否認治權」默契、若能傳達「金玉良言」讓中國轉變當前對台步步進逼做法、改善兩岸關係,是馬「卸任後的偉大」、規劃馬退休生活,盼他成為藍營溝通兩岸事務的主要橋梁等等,甚至連全台老百姓安危均繫於馬一人這種話都出來了。

 

然而,期待一個無權者在兩岸發揮定紛止爭效果,本身就有荒謬性,連馬基金會也不得不回應表示,馬現已無任何職務,唯一能做的,就是推動兩岸青年交流,促進兩岸民間減少敵意。去年證明這樣的方式可行,透過兩岸年輕人建立起友誼,化解了許多兩岸間的對立,馬此行是「和平之旅」,也是「友誼之旅」云云。

 

但馬的方式可行嗎?楊穎超表示,猶記得他上次行程結束後,即稱「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現在看來,事情發展恐不如所言;而馬英九基金會多次強調帶青年同去的意義:無論何時都需要兩岸交流,特別是兩岸年輕人的交流,馬英九非常重視此事,所以在適當的時機就會安排。但回想他八年任內,青年交流絡繹不絕、內容五花八門,比他近年每次帶個20、30個人多太多了,結果任期最後,出現了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太陽花運動。這應可作為他任內兩岸青年交流政策的總驗收。

 

面對支持者越來越少的窘境,下台後甚至禍及他所領導的政治力量,馬該真誠面對自己領導出了什麼問題,警惕他人不要重蹈錯誤,外界也該記取前車之鑑,找出更有能力的領導者,讓馬好好過退休生活了。

 

至於中共,楊穎超說,雖然近年一直說,已牢牢把握住兩岸關係主導權,但令人遺憾的是,僅看這次訪中輿論,對中共是否能主動採取態度多半未抱期待。這麼多對台研究單位、這麼深訊息收集功夫,中共恐怕該想想:在強人與官僚政治交互影響下,多元管道是否善用?而兩岸關係,究竟是被主導到戰爭還是和平方向?如果情況不盡令人滿意,那麼,未來該做些什麼?

 

答案或許可從綠營對馬的攻擊思考。行政院長陳建仁呼籲馬要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前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陳的說法違憲。但他敢這樣說,雖是欺負台人對政客違憲不知利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共論述作為,講到底是對台灣與中華民國沒有差別。關於後者,限於篇幅,只能推薦聯合報黃年前輩深湛論述,茲不贅言,在此僅提醒一點:中共如果能區別對待,和平的兩岸關係才能打開一條活路。

 

當然,在台灣追求和平兩岸關係者,也不能消極面對領導缺位問題。局面阢隉不安,努力創新論述、做好兩岸社會溝通,而不是只讓片面論述壟斷言論市場,這應該是目前該努力的方向。

 

總之,過去地位或許是後來能否成事的重要參考,但領導人之所以讓人樂意跟隨,是他盡心公益克服連串挑戰,打開局面,證明他的眼光價值;若只是自私為己、遇到挑戰就退縮、帶出來的人也無力解決問題,讓曾經帶領的力量越來越弱,過去功業,就只是歷史一瞬而已。兩岸要推進和平關係,需要有大魄力與遠見的領導人,我們期待還在台上的,能夠珍惜歷史給的機會,至於給過機會卻沒好好運用的,就讓他留在歷史裡吧!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