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3月外資投資大幅減少56%,內需不振,資金流入恐長期鈍化
《放. 新聞》2023年7月實施的反間諜法修正案加強了外資的警惕感,日經新聞報導,根據中國國家外貨管理局於10日公佈的1至3月國際收支資料,外資企業直接投資顯著減少,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6%。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內需不足,導致外資企業在再投資方面猶豫不前,進而使資金流入變得緩慢。
以下是日經新聞報導全文:
外國企業對工廠建設等的直接投資為103億美元的逆差。儘管新投資超過了撤資或業務縮減所需的資本回收金額,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水平。
外資直接投資在2022年4至6月的上海封城導致經濟嚴重混亂後急劇下降。到了2023年7至9月,首次出現資金流出超額的負數記錄。
中國內需短缺問題持續存在,對經濟增長的期望正在逐漸削弱。包含在對中國投資中的國內現地子公司等相關企業的債務已達到88億美元的逆差。海外母公司正加緊從現地子公司撤資。
外資的利潤回復步伐緩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至3月的外資總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超過10%,達約3700億元人民幣。但仍未回復到2021年1至3月的約5000億元水平。投資減少往往難以帶動利潤增長。
投資縮小的背景包括美中在先進半導體領域的對立以及2023年7月實施的改革反間諜法。外資認為該法案的實施增加了被起訴的風險,因此加強了警惕。
外資直接投資的減少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停滯長期化的擔憂。由於海外資金和人才等的吸引力減弱,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改善的速度可能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