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的一生映照了香港社會近50年來的變遷,她過世時,治喪委員會以《別矣,香港的女兒!》為題刊登訃聞,從此,「香港的女兒」亦成為梅艷芳的同義詞
這幾天因為某位藝人在電視節目訪問中的言論暗指已故天后梅艷芳的人生很慘,被認為是在消費梅艷芳而引發兩岸三地網民一致的批評。梅艷芳已過世17年,卻仍在許多人的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位被稱為「香港的女兒」的巨星,對香港的意義又是什麼?
梅艷芳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為了賺錢幫助家計,才四歲半就與姊姊梅愛芳在當時香港最大的遊樂場荔園及各大歌舞廳走唱,奠基了豐富的舞台經驗和演唱功力。1982年,19歲的她參加無綫電視與華星唱片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低沉磁性的嗓音和穩健的台風大獲兩位評審黃霑和顧嘉煇欣賞而奪冠,與華星唱片簽約正式出道。不過,梅艷芳從一開始就是個「非典型」藝人,她低沈厚實的歌聲,與當時華語樂壇喜好的女歌手溫婉甜美嗓音完全不同,長相也絕非當時盛行的日系玉女偶像,這樣的她,卻在第二張專輯《赤色梅艷芳》就創下5張白金唱片銷量,隨後的《壞女孩》、《妖女》、《烈燄紅唇》專輯都在香港造成轟動,連續5屆奪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一開始梅艷芳在香港的評價十分兩極,喜歡她的人推崇她前衛新潮、叛逆脫俗,著迷於她華麗大膽且多變的舞台風格,封她為「百變梅艷芳」,也將她與同時期在西洋樂壇掀起「壞女孩」風潮的Modonna相提並論成「西方麥當娜,香港梅艷芳」;但不喜歡她的人說她的形象和歌曲教壞小朋友,看不起她從小「賣唱」的出身,甚至有記者寫過「可能太早出道,氣質總沾著點江湖氣,不夠純」;有人懷疑她吸毒,連她因為手臂過瘦自卑而不穿短袖,都被傳成是手臂上佈滿紋身才不敢露出來(當時紋身是黑社會的象徵)。不過梅艷芳十分清楚她不適合當乖乖女,她曾說過幸好自己不漂亮才能百變,她用實際的亮眼成績來對抗負面批評,在紅磡體育館的演唱會屢創場數新高紀錄,跨足電影也表現突出,《胭脂扣》同時獲得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漸漸被香港群眾接受之餘,還變成時尚的代表,領先用紫色唇膏造成女性紛紛仿效,紋身的謠言也因為她在唱片封套及演唱會中露出手臂而不攻自破。
(梅艷芳在《胭脂扣》裡的演技精湛,同時獲得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這時期她也以「過江龍」之姿來到台灣發展,由滾石唱片發行了《蔓珠莎華》、《百變梅艷芳之烈焰紅唇》國語專輯,歌曲大多為她唱紅的粵語歌填上國語歌詞,不過相較於這些歌曲在香港造成的轟動,如此的曲風路線在台灣似乎接受度較低,直到1991年音樂製作人小蟲為她打造的〈親密愛人〉,才讓她有了國語歌曲的代表作;她另一首較為台灣大眾熟悉的國語歌曲是〈女人花〉,這兩首歌一並列,顯示台灣大部分的聽眾似乎仍是偏愛較為溫柔婉約甚至帶點苦情的梅艷芳。
梅艷芳對後輩和同輩演藝人員都照顧有加,長期為香港演藝界爭取權益而在2001年當選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發生「劉嘉玲裸照風波」事件時,她不懼黑道威脅發起遊行聲討,呼籲群眾抵制《東週刊》。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梅艷芳毫不猶豫地跳出來聲援,還到美加義演為海外民運團體籌款,由她演繹的〈血染的風采〉也成為日後香港支持六四民運的經典歌曲。2003年SARS疫情對香港造成重挫,當時已經罹癌的她,為了募款音樂會選擇留在香港放棄赴海外治療。她成立的《梅艷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在她過世後的這麼多年仍在造福社會。除了上述種種舉止讓香港人對她心生感佩之外,亦有分析認為,梅艷芳的一生映照了香港社會近50年來的變遷,從60年代的寒微出身,70年代力爭上游,80年代成功晉身「亞洲四小龍」,展現出中西融合、紙醉金迷的百變樣貌,到90年代面對97回歸的拉扯和不安;2003年張國榮、梅豔芳兩大巨星相繼過世,對香港人來說代表了一個輝煌年代的逝去,香港整體的狀況也相符合的在2000年代後期日趨低迷。梅艷芳過世時,治喪委員會以《別矣,香港的女兒!》為題刊登訃聞,從此,「香港的女兒」亦成為梅艷芳的同義詞。
(《香港女兒梅艷芳》雕像豎立在香港海濱的星光大道上)
梅艷芳坎坷的童年、早逝的經歷,及媒體報導中不斷出現的戀情中女強男弱、苦苦等愛的敘述,都強化了某種悲情的形象,只不過逝者已矣,他人種種言說也都只能是臆測,就如作詞大師林夕曾說的,「梅艷芳在有限的時間裡盡情發光發熱,告訴我們如何才沒有白活一場,讓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記住梅艷芳所帶給我們的一切美好,才是對這位天后的一生最大的肯定。
(圖片來源:翻拍梅艷芳專輯封面、翻拍電影《胭脂扣》海報、草蜢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