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葉彥伯為什麼要「哽咽」… 委屈?還是戲?

2020.08.21
12:54pm
/ 鄒宜鈴

因為那些試劑,很不好賣,根本賣不出去,只好放在倉庫裏,一個試劑陪著一個試劑,試劑們陪來陪去, 陪到最後不就是得賠錢。試想,這樣的情景,業者心情會好嗎?能不怨嗎?

 

因為主動篩檢的爭議,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哽咽了,還說他沒有逆時中;就算重來,也還會這麼做,意思就是照樣會把「在家裡居家檢疫」叫出來去醫院篩檢。

 

 


你怎麼看待葉彥伯的哽咽 ? 

 

在電視上看到葉彥伯強忍著男兒淚,說他好懷念二、三月時,中央和地方就算面對白牌司機染疫,還是認真做好疫調,上下一條心把COVID-19守住的那種美好。 

 

那顫抖的聲音,和強忍眼淚的眼神,霎那間讓那很多人心疼,也讓人在情感上稍稍往他偏一些。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男人的眼淚比女人的眼淚來得珍貴」 。 

 

但是,感性過後,很多事情還是要面對和處理。 

 

彰化主動篩檢的爭議,從一個多月前的萬人驗血清就開始了,那時葉彥伯為什麼不出來哽咽跟大家說明心情?反倒是選在他被人公布還身兼台灣篩檢學會理事長之後呢? 

 

眾所皆知台灣沒有普篩,那麼先前進口試劑來台的業者一定很怨。 

 

因為那些試劑,很不好賣,根本賣不出去,只好放在倉庫裏,一個試劑陪著一個試劑,試劑們陪來陪去, 陪到最後不就是得賠錢。試想,這樣的情景,業者心情會好嗎?能不怨嗎? 
 

誰想賠錢啊,沒聽過要自己找出路嗎?怎麼可以坐以待斃呢? 

 

往積極想,這是不認輸,像極了早年台商「一卡皮箱」就去全世界拿訂單的那種拚勁 ; 往消極想, 為了賺錢,會不會無所不用其極,將個人利益放到最大,其他的就「誰理你」啊!? 
 

彰化把居家檢疫者,叫去醫院篩檢的爭議,和篩檢試劑的業者有關係嗎?這一點需要,彰化縣政府的衛生局長,同時也是台灣篩檢學會理事長葉彥伯,自己出來說清楚,然後還要講一下這是試劑是哪裡做的,希望不是中國製的;因為之前有好多國際新聞都有報導,中國送給很多國家的快篩試劑,都因為不準確,而讓售贈國備感困擾的消息。 

 

另外,葉彥伯還得清楚明白大聲說,為什麼這個主動篩檢已經「默默」做了四個多月了,如果這是他口中的「精準篩檢」,意味著現在中央和其他縣市的篩檢不精準嗎? 其他縣市的衛生局長都沒把自己縣市居民的健康放在心上嗎?還有還有檢測的費用是誰出的? 

 

台灣到底要不要普篩? 

 

這個議題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裏,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一番激烈的辯論。 

 

要普篩、不要普篩,考量的是國際疫情、台灣疫情、以及能否解決偽陽性所消耗的醫護能量….,上述的情況都是隨時在變動的,因此每次討論到這議題時氣氛總是很熱烈,甚至是激烈,但是沒有哪一個人可以說了算,因為專家小組是採合議共識決,那是種「不怕衝突,只怕做錯決定」的組織文化。所以葉彥伯是覺得這群專家學者說沒有普篩,沒有擴大全部篩檢回國民眾,就是不精準?就是不想把防疫網擴大嗎? 

 

回想一下國外都怎麼醫治COVID-19的確診者? 

 

每個都住進隔離病房嗎?還是有些是請他回家隔離,讓人體自己修復?然後我們的確診病患,又是怎麼被對待的? 
 

台灣的確診病患,不分輕症、重症都住進隔離病房;國外的確診病患,則是沒有全部都住進醫院,很多甚至是請你回家自己隔離。在這情形下,你怎麼看待對於有接觸史、和從國外回來的民眾,要嚴格的居家檢疫關14天後,才能出來? 
 

按照病毒的周期,關14天就算真的染疫,病毒量也已經很少了,這在國際上是公認的嚴格防疫法,對照普篩的偽陽性,造成醫療系統崩潰;偽陰性趴趴走,造成社區感染,哪一個比較好? 
 

更何況,彰化已經默默自己對居家檢疫者篩檢了好幾個月,也篩了一千多人,然後終於篩出了一個確診者,然後大張旗鼓的說你看我主動防疫,主動篩檢,篩出了一個,這是要說彰化不安全嗎? 這是要說所以台灣要推普篩嗎? 
 

彰化如果不安全,那要不要封城? 

 

台灣如果要普篩,目的是什麼? 

 

是不相信防疫做得好?不相信台灣的確診病例數只有這麼一點點,應該也是要幾千幾萬的? 還是只是要賣試劑?不管哪一個,都要先解決委偽陽性、偽陰性所帶來的問題,如果都解決不了,那就先蓋方艙醫院,不然我們的醫護一定崩潰! 

 

在病毒面前,人類都是懼怕的! 

 

因此在這人心惶惶的關口,不要販賣恐懼,來遂行自己的意念,不管是政治利益,還是生意上的利益,都不行。 

 

因此,回頭去看葉彥伯的哽咽,實在是只能搖搖頭,因為一點也不懂他在哽咽什麼?哽咽就能迴避很多問題嗎?像是為什麼台灣篩檢學會的地址會和彰化衛生局同一個? 
 

哽咽,的確可以博人同情,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的 ,這一點很重要!

 

 

顯圖由中央社授權提供

 

 
最新新聞
鄒宜鈴
台北市民。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