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綠營大敗後的通盤省思——相信民主,精進溝通

2022.11.27
11:18am
/ 溫朗東

不要對台灣選民失望,不要言語攻擊人民,身為本土派要精進溝通能力而不是流於情緒謾罵。高雄這4年來的波折告訴我們,只要持續溝通,堅持理念,搖擺選民的想法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不要氣餒,面對未來的挑戰,現在正是重整陣腳的機會。

 

民進黨大敗的第一個原因,是運用3年前的媒體工具,來打今天的選戰。科技瞬息萬變,2017年臉書是政治重鎮,柯文哲世大運期間創下影響力高峰,其後在2018年的韓流,2019年民進黨重整後的群眾溝通,臉書都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我得說,臉書的時代過了,對搖擺選民與青年族群不再有影響力,頂多能跟己方的基本盤做內部溝通。現在是YouTube當道的大YT時代。只有YT能夠左右青年族群,打入政治冷漠選民的視野。

 



我建議本土派支持者、民進黨黨公職要開始把經營YT視為必要工作,我們要開始練習上傳影片、在YT上直播,跟網友互動。我們要搞懂YT的運作邏輯,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影片製作方法,要開始把輿論主戰場從臉書轉移到YT,而且越快越好。

 

副戰場像是IG、Podcast,算是黨中央比較有著墨的環節,這些努力不宜一筆勾銷,還是要持續耕耘。然而藍白陣營的打法是逐一佔據使用人數較少的平台,從PTT八卦版一路打到巴哈姆特場外區、Dcard、Twitch、抖音、小紅書,形成「鄉村包圍城市」的局面。其中最為棘手的就是抖音,其中國因素既不用公權力禁止,綠營又不方便經營,形成「放推」的局面。

 

抖音對全世界有莫大影響,帶起了「短影音」的流行,以1分鐘甚至10幾秒的影片,創造多變、躁動而又容易成癮的視聽體驗。藍營大半年前就開始嘗試運用短影片的形式做政治攻擊,綠營黨公職不僅在新媒體技術上落後,心態上更是懈怠。藍營從去年開始就積極進行臉書、LINE社群的作戰統合,發現綠營有甚麼破口,藍營議員立委側翼就一擁而上.跟電視、廣播、網路新聞媒體的集結進攻,更不在話下。藍營「打群架」的能力超車綠營,模糊掉了藍白候選人貪汙罪證的焦點。

 

寧可被罵,不能神隱

 

民進黨大敗的第二個原因,是總統與行政院長不再有直面群眾的溝通力。2018年大敗之後,蔡英文開始迴廊談話,蘇貞昌製作簡明易懂的圖卡,說明政績,澄清謠言。民眾要的就是這種直接且頻率固定的溝通,2020年1月總統勝選後,全球疫情延燒,陳時中主持的防疫中心記者會,每天固定的說明,帶給民眾強大的安心感,也讓陳時中一度成為支持度9成的神級官員。

 

去年5月疫情亂流開始之前,總統及院長跟群眾的互動停擺,陳時中一人扛下所有輿論的炮火。疫苗流言滿天飛,很少看到總統跟院長出來說明。結果就是蔡英文跟蘇貞昌的滿意度高,陳時中一個人把仇恨吸走。

 

藍白陣營這次也很聰明,很少直接攻擊蔡英文,這點跟2016、2017年相比更是明顯。既然總統跟院長埋首政事,遠離輿論攻防,藍白陣營也就學會「繞過蔡英文,打擊民進黨」,如此一來,蔡英文的高滿意度無法轉變成為地方選舉的助力,蔡蘇二人被藍白陣營技巧性的隔在地方輿論戰場之外。

 

民主政治的根本,是溝通。過去兩年,台灣經濟好,防疫好,國際朋友多,是客觀事實。經濟好帶來的物價上漲,基層生活壓力提升,青年想要提早解封,也是很多人的主觀感受。埋首政事,做再好,只是數字,群眾難以領會。群眾要的是謙卑與溝通,是一個會解釋疑慮、會闢謠、會宣傳政績也會道歉修正的政府。

 

當務之急,蔡英文必須重回迴廊談話的狀態。行政院長也不能自外於重大爭議,必須身段柔軟的跟民眾溝通。藍白陣營這兩年來刻意玩「犧牲打」,故意挑釁蘇貞昌,讓蘇發火反駁,結果是藍營立委被「擊落」,民眾也從中累積了「蘇院長一直在吵架」的觀感。其實根本不需要跟藍營立委的無理取鬧計較,只要讓多數民眾了解真相即可。

 

貫徹理念,拒絕鄉愿

 

民進黨大敗的第三個原因,是急亂的競選步調以及模糊的競選主軸。

 

今年1月中二補選結束,顏家的弊端浮上水面,跟盧秀燕的關係也呼之欲出,逐漸形成「揭弊藍營縣市」的集體氣氛,沒想到民進黨從行政院部會到立法院立委,好像船過水無痕一樣,對於揭弊興趣缺缺,鄉愿大行其道。揭弊本來就是個辛苦的過程,證據逐漸形成的過程中,甚至會被不明就裡的民眾以為是政治抹黑,但只要證據揭發到一個程度,是非公義,真理自在人心,揭弊必須持續,必須堅持,而不是以為只要鄉愿就能延續執政。

 

2月底爆發烏俄戰爭,民眾的目光被轉移,隨後數個月的時間,本土派群眾特別是電視的收視觀眾,高度關注烏俄戰爭。然而台灣要如何備戰?如何全民防衛?看到烏克蘭的英勇,可以準備些甚麼來應對中國侵略?這些竟然是等到曹興誠的民間力量,才開始產生雛形。明明是中央應該積極應變規劃的事,國防部好像老神在在,好像民眾不用管軍方的事。從此刻開始,地方選舉跟抗中保台脫鉤了,民眾關心烏俄的心,無法跟地方選舉產生關連。

 

更糟的是,4月24日顏清標再度連任鎮瀾宮董事長,過程中充滿程序黑箱。這無疑打了本土群眾一大耳光,中二選舉期間揭發出了顏家這麼多違法的跡證,結果顏家還是歲月靜好,彷彿一切只是選舉的風波,選後就風平浪靜,這不是讓人誤以為揭弊只是選舉操作嗎?連指證歷歷的顏家都可以安然度過,也難怪這次選舉林姿妙、高虹安、鍾東錦⋯⋯這些藍白黑都可以當選。只要包容了一次黑金,以後再說要打黑金,搖擺選民只會覺得又是空夢一場,再也不會相信你。

 

初選制度依然有必要

 

更別說,操盤者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覺得「晚點提名縣市長也沒差,反正現在選舉都是最後一兩個月做決定」,結果證明是大錯特錯。民眾的觀感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就連2018奇蹟空降獲勝的韓國瑜,也是2018年4月就選戰開跑,到了8月才聲勢大漲。為何選對會覺得等到7月中才提名雙北是合理的?為何不在今年農曆年後就早早提出人選,讓競選團隊早日磨合,也讓民眾早點了解候選人?

 

倘若陳時中今年2月就宣布參選,首先他可以休息數周恢復元氣,更重要的是競選團隊的磨合可以提早5個月進行,就算一開始有些跌跌撞撞,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調整。

 

把初選視為毒蛇猛獸,也是錯誤的。時間過長的初選,確實可能造成內耗,但屏東初選並沒有讓周春米輸掉(票數接近,跟百里種樹的民怨比較有關。)如果各縣市都像屏東一樣有個短時程的初選,林智堅不可能辭掉新竹去選桃園,桃園打從一開始就會是鄭運鵬出線,沈慧虹也可以經由初選,驗證新竹民眾是否能接受技術官僚(優秀的)當市長。桃竹的一連串風波都不會發生。

 

沒初選,晚提名,主軸混亂,綠營支持者當然會感到焦慮,會想要自己找到出口。所謂的側翼或是媒體主持人,都不是掌握民進黨資源的人,只是本土理念的支持者。怪側翼怪媒體,就好像一家餐廳被評鑑(選民)得很差,餐廳不檢討自己的菜色服務,反過來檢討餐廳常客太吵、影響評鑑。試問,如果候選人有鮮明的主軸,支持者需要自尋出路嗎?操盤者在「抗中保台」跟「反黑金」甚至「提名本身」都扭扭捏捏,自己無所作為,怪支持者太過激進又有何意義?

 

我早就提醒.台北市盡早讓黃珊珊被棄掉,面對藍綠對決的局勢才能贏。事實證明,蔣萬安在「戰鬥藍化」之後,獲得了42%的選票,跟韓國瑜2020在台北市的得票率巧合的相近,這證明了蔣萬安拿不到中間票,極大值就是韓國瑜的得票率。不知為何,陳時中競辦的主流聲音卻是想要保住黃珊珊,認為三足鼎立下黃珊珊會分掉藍營票,阿中比較好選。我得沉痛地說,這種取巧的想法是「大愚若智」,迴避掉爭取非藍非綠、搖擺選民的選戰責任。讓優秀溫暖的阿中部長受委屈了。

 

三個重點作結:

 

第一,不要相信「鐘擺效應」,2019有反送中的歷史級事件,韓國瑜本身又過於怪誕,切勿心存僥倖,以為大敗後可以輕易複製2020的勝選。如今開始,每一步都要積極改變。

 

第二,不要對侯友宜放水,不要以為大勝後的侯友宜會被朱立倫卡住,不要以為侯友宜一定無法被藍營權貴接受。苗栗跟新竹的棄保,已經看出藍營只要能打敗民進黨,黑白都來者不拒,為何不可能整合出侯友宜選總統?

 

第三,對當選縣市長的政策監督跟違法爭議,絕對不能放水。然而,該被檢驗的是政治人物,而非選民。不要對台灣選民失望,不要言語攻擊人民。身為本土派要精進溝通能力,而不是流於情緒謾罵。高雄這4年來的波折告訴我們,只要持續溝通,堅持理念,搖擺選民的想法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不要氣餒,不要檢討人民,面對未來的挑戰,現在正是重整陣腳的機會。

 

 

圖片來源:陳時中臉書、林佳龍臉書、YouTube、IG、抖音;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