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放・專訪/獨家》我國義務役改革將引進「美軍模組化訓練」! 沈明室:未來1年將針對教材、教官師資及訓場做整備

2023.01.02
10:00am
/ 放言編輯部 張松筠

蔡英文總統27日宣布我國義務役將恢復為1年,並同時引入美軍等先進國家訓練方式,希望提升我國未來義務役戰力!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沈明室所長接受《放言》訪問時表示,未來有1年準備的緩衝時間,將針對原有教材、教官師資還有訓練場地去整備。且未來帶著敵情練兵會更嚴格,訓練將以實戰為導向!

 

中國對我軍事威脅近年日益升高,外界常詬病我國現行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制度將難以應對現代戰爭性態並有效保衛國家。因此蔡英文總統27日宣布我國義務役將恢復為1年,並同時引入美軍等先進國家訓練方式,希望提升我國未來義務役戰力!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沈明室所長接受《放言》訪問時表示,未來有1年準備的緩衝時間,將針對原有教材、教官師資還有訓練場地去整備。且未來帶著敵情練兵會更嚴格,訓練將以實戰為導向,例如之後在刺槍方面不會跟過去一樣只是表演性質或空刺而已,而是在城市戰攻擊過程中要直面敵人時,能具備用刺槍或槍枝與敵人進行搏鬥的技能。在後備部隊方面,未來執行任務將類似烏克蘭或波蘭國土防衛軍的性質。

 



未來1年國軍將整備師資、訓場,同時改良刺槍術為近戰格鬥技 

 

蔡總統宣布恢復1年義務役期,並將導入美軍及先進國家訓練模組,精進我國訓練方式,但外界好奇我軍方是否有足以勝任新式教學的教官?美國方面又是否可能協助我軍義務役訓練的改革?沈明室認為從過去4個月軍訓改成未來新課程後,有1年準備的緩衝時間,這1年時間就會針對原有教材、教官師資還有訓練場地去整備,他覺得這些並不是問題,問題是在訓練文化跟思想觀念上,他舉例思想觀念是例如刺槍術,雖然在新兵訓練一定要練習,但訓練方式不是像死板的表演性質或排隊刺槍、空刺,而是要結合基本訓練跟戰鬥測驗、進階戰鬥、格鬥等,要在攻擊過程中或城市戰過程中直接面對敵人,並具備用刺槍或槍枝跟敵人進階搏鬥的技能,他強調這是需要訓練的,「了解這些後,訓練時就會以實戰為導向,尤其現在兩岸關係密切或戰爭可能性升高,就會有帶敵情練兵的觀念,訓練就會更嚴格。」

 

至於美國是否會協助我方練兵?沈明室強調這種基本訓練不需要美國,因為國防部每年都有派人去美國觀摩,不同軍種單位會去觀摩,且新兵訓練相對來講兩國國情是不同的,因為美國是志願役,台灣是義務役,「也許他們會有興趣看我們怎麼做,但我不覺得他們會來協助新兵訓練,也許軍售訓練會有,但新兵訓練沒必要,我們有能力來做,我們也了解我們的士兵,本身也有幾十年來所建立的新訓基礎,我想應該不需要。」

 

國軍總規模是浮動性質,非外界所稱的擴軍

 

此外,蔡總統提到未來除了將以編制21萬人,現員18萬人的志願役軍人為主的「主戰部隊」,還會有以義務役為主的常備「守備部隊」,負責國土守備跟基礎設施防護,並支援主戰部隊,外界好奇這是否會讓我國軍隊總規模提升?或是成為一種擴軍形式?沈明室認為這是動態發展的,他強調擴軍要看定義是什麼,過去新訓旅從7個增加為12個,其實就是增加軍隊,但義務役訓練上,比如說4個月軍事訓練役時間到就會走,人數波動其實很大,沒有固定,因此總體規模其實是浮動的。他認為義務役1年時間待在裡面,可能會造成人數增加,但這很難講,因為不知道志願役人數會變怎樣,如果以實體志願役18萬人,那還有3萬人以及其他要維持的員額,如果以94年次義務役來講,第一批可能就是幾千人,這些人要慢慢累積幾年後才可能訓練完畢到部隊服役,他認為我軍整體戰力提升,不需拘泥於是不是總員額有21萬5千人,或認為超過1萬就是擴軍,他不這樣認為,且講擴軍好像也有點負面,因為人數那麼多,陸陸續續都有人退伍,「這是動態性的,如果今天從21萬人變成30萬,可能叫做擴軍,但多一點人數的增加,例如虎年人比較少,龍年增加了,是不是叫擴軍?我不會用這個名詞形容。」

 

未來後備部隊任務性質將類似波蘭、烏克蘭國土防衛軍

 

在此次義務役改革方案中,蔡總統也提到義務役為主的兵力將把守備部隊「常備化」,在任務性質上是以義務役為主體的「國土防衛部隊」,外界好奇這是否代表我國正式出現實質意義上的「國土防衛部隊」?沈明室認為,這次區分4種不同部隊,有主戰、守備、後備與民防,在後備部隊方面,任務就有可能是各縣市的守備或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衛,某種意義上跟烏克蘭或波蘭國土防衛軍其實不太一樣,但執行任務上類似。他強調後備部隊在國土防衛方面其實兼顧警察主導的民防,也會擔任作戰時在城市的防衛作戰、社會治安、消防,或在後方扮演穩定與綏靖工作,例如後方可能會有第五縱隊襲擾等問題。他認為這次改革很明確界定所有防衛作戰的任務區分,他強調後備部隊人數越多、訓練精良、跟地方政府越密切,所發揮防衛嚇阻效能就越高!

 

沈明室也提到,未來民間若要自發性投入防衛作戰,其實有幾種方式。第一個在主戰部隊方面不可能去加入,但可提供主戰部隊後勤相關服務,這也是全民防衛動員概念,有人力、物力動員,且可源源不絕支持海岸守備部隊後勤支援跟人力。第二種則是民間不分男女或超過教召動員年齡時,比較可能參與後備動員部隊,他認為未來不用自我設限只招收特定年齡的人,例如烏克蘭50、60歲作戰經驗豐富的人很多,甚至有職業軍人退伍的,也可以到海岸守備,或由這些人另外擴充編組成更多後備旅,他強調沒必要把他們排除在外,可讓他們透過後備動員系統取得武器彈藥,然後協助訓練並適當編管, 也要有常備役軍人管理,不是跟游擊隊一樣給他武器、編成部隊後愛叫什麼就什麼, 「他其實還是要受到作戰區或國防部規範,這是在總體戰時代的情況,不是團練也不是鄉勇的自發性游擊武力,國防部要給他相關資源與武器彈藥。」不過,沈明室也強調,現在承平時期不可能這樣做,「但爆發戰爭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要有這樣想法跟準備。」

 

 

(圖片來源: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美國陸軍臉書、國防安全研究院官網)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