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布林肯訪中有軍事做後盾    美以實力尋求台海和平

2023.06.19
09:09am
/ 吳明杰

布林肯這次訪中,只是華府對中避險的手段之一,並非全部,更非以委屈的姿態向中求和。更具體說,布林肯只不過是透過建立對中外交對話管道,用以落實拜登政府對中「整合性威懾」戰略的目標...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六月18、19兩日訪問北京,儘管這是五年來美國首度派遣國務卿訪中,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後美方最高層級官員赴中對話,然從布林肯行前美方的一連串動作觀察,包括派艦穿越台海、動用雙航艦在台海周邊聯合盟國軍演、到同步和日韓菲安全對話,都顯見美對中這次重啟對話目的並非與中破冰交好,而是為了避免美中爆發軍事衝突,更是以實力尋求台海安全的展現。

 



陣勢擺在對話之前

 

針對這次布林肯訪中恢復美中對話,其實雙方各自早已擺開陣勢、營造氣勢,近半個月來並在多個外交和軍事場域隔空角力,甚至在南海、台海的國際海空域出現近距離的危險交鋒,美中相關動作都在挑戰和測試對方底線,但也極可能因而不慎擦槍走火進而爆發軍事衝突。


其中美方的部分,為建立重啟安全對話基礎,先是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六月三日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防長會議的外交場合,拋出美中防長恢復對話的善意;而在此之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先是釋出,共軍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高速危險逼近美軍RC-135電偵機機頭畫面,緊接著再公布共軍在台海又以一艘052D「蘇州艦」近距離橫切阻擋美軍伯克級驅逐艦「鐘雲號」航路的影像,目的即以具體事證向國際展示,共軍正在國際海空域橫行霸道,美中之間可能因此擦槍走火,因此證明雙方有透過對話控管危機升溫的必要性。

 
不過對於美方的對話邀請和指控,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不只拒絕防長會談,還反咬美軍是「航行霸權」,接著加大挑釁力道,先下令共軍在台海阻擋美艦,接著在六月六日、七日兩天,聯手俄羅斯先後派遣22架和24架中俄軍機,一路先從日本海穿越對馬海峽到達東海軍演,隔日再直接穿出宮古海峽;另在六月八日和11日,再各以37架和24架共機,從台灣南面巴士海峽進入台灣東南空域軍演,對美日韓台擺出威脅態勢。


而美方在軍事上也早有佈局,除了先在六月三日以美軍「鐘雲號」驅逐艦和加拿大「蒙特婁號」巡防艦再度共同穿越台海;接著和已在東海的日本和澳洲軍艦會合後也進行美日加澳四國聯合海上演習;接著在六月八日於第一島鏈外,美軍的「尼米茲號」和「雷根號」雙航艦、加上日本的準航艦「出雲號」,以及法國「洛林號」巡防艦,則在日本沖繩以南、台灣以東海域舉行「2023全球大規模海上聯合軍演」,並從關島派遣B-52H轟炸機參與演習。


而中方除在台海擋美艦,在東海也派出四艘軍艦近距離跟監美日加澳四國軍演,更在布林肯到訪前夕,宣布在東海進行實彈軍演;美方同樣也在六月12和14日派遣RC-135U電偵機先對中國東部到黃海進行抵近偵查,完全未受先前共機逼近阻嚇而退怯。


換句話說,美中為了這次布林肯訪中,早已各自擺好架式。其中北京一貫善於利用強硬的軍事動作,刻意拉高會談的姿態,特別是用以保住習近平要求敢於抗美的面子;而美方也毫不退讓,特別是這次還動用雙航艦軍演,作為美中對話的軍事後盾,目的即在展現要求對話並非退怯的態度,並去除中方可能對布林肯這次到訪是向中示弱的負面宣傳。

 

美避險手段之一


而與此同時,美方同步也派出國安顧問蘇利文赴日,先於15日和日、韓舉行美日韓三方國安會談,接著又進行美、日、菲三國防衛對話,另美方也對台保持戰略溝通,加上布林肯訪中前還各別和日、韓外長通話,即在和北京對話前,美國另方面也再度強化韓、日、台、菲第一島鏈盟邦對於維護台海安全重要性的共識。


由此可見,布林肯這次訪中,只是華府對中避險的手段之一,並非全部,更非以委屈的姿態向中求和。更具體說,布林肯只不過是透過建立對中外交對話管道,用以落實拜登政府對中「整合性威懾」戰略的目標。而這項對中戰略設計,即華府一方面透過外交對話建立危機控管機制,另方面則結合盟邦以軍事力量為後盾、加大對中軍事威懾,以雙管齊下的方式避免北京誤判在台海引爆衝突,甚至導致美中開戰。


因而布林肯這次訪中重啟外交對話的背後,是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和盟國力挺作支撐,也是「以實力尋求台海和平」的展現。如果連美國這等軍事強國,和中國恢復對話都須如此擺開陣仗、全面佈局,那台灣某些藍營和統派人士大談「委屈就能換取和平」的主張,若非天方夜譚,就絕對是一場騙局。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美國海軍官網.維基百科、USS Nimitz (CVN 68)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