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庖廩之所三水街

2023.06.21
09:28am
/ 李拓梓

隨著建築老舊隳壞,政府也疏於管理,戰後在新富市場活動的小販,幾乎都改在市場前的東三水街擺攤。因此我有印象以來,這裡的名字都是「三水市場」,原來的新富市場藏身於市場的攤販眼不能及之處,漸漸為人們所遺忘...

 

對當代藝術一竅不通的我,上週去了一趟忠泰美術館。原本是為了看當代英國雕塑大師Antony Gormley的作品而去,那是幾週前在「台北當代」期間聽了一場演講,耳聞Gormley作品在當代雕塑史脈絡下的意義,覺得應該親炙一下他這次在忠泰展出的幾何人型,蹭蹭大師風采。但現場走馬看花,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遠來的和尚,而是經常因公碰面的藝術家陳永賢以新富市場的空間與人為主題,創作的影象作品《See You》。

 



新富市場到三水市場

 

新富市場就是三水市場,位在龍山寺附近的三水街上,市場本體完成於1935年,是殖民者為了展示清潔、進步的現代性概念而興築的市場,本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現代性是日本人為台灣帶來的重要概念,無論是準確的時間、潔淨的空間,這都是殖民者到來前的台灣社會所沒有過的概念。為了展示整齊,市場內有清楚的零售空間規劃;為了展示乾淨,市場內也規劃了確保食物先度的冰塊製作所,這些規劃,都是殖民者想帶來的台灣現代性發展指標。

 

不過因於戰後台灣社會的劇烈變化,這些現代性的發展顯然有了斷裂,隨著建築老舊隳壞,政府也疏於管理,戰後在新富市場活動的小販,幾乎都改在市場前的東三水街擺攤。因此我有印象以來,這裡的名字都是「三水市場」,原來的新富市場藏身於市場的攤販眼不能及之處,漸漸為人們所遺忘。後來因為城市景觀的多次重新規劃,三水街被分為東西,西三水街最早終於美食雲集的龍山商場,後來因為商場拆遷後規劃失當,商家流離到艋舺各地,只剩下東三水街的攤商集中之地早市時還是強強滾。

 

和其他市場相比,東三水街的攤販很乾淨,因為鄰近觀光區,常常都有日本觀光客來體驗台灣市場的生猛活力。吊著甘蔗雞、白斬雞的市場土雞肉舖尤為震撼,幾乎就是日本人心中「台灣市場」的代表畫面。不過熟知艋舺地區的人都知道,三水市場是台北有名的貴婦市場,攤商賣的東西不便宜,但貴有貴的價值,因為這裡賣的都是好東西。

 

不只是東西好,三水市場的設施也相對乾淨,市場頂上有遮風避雨的屋頂、地上有排水設施不會濕搭搭。幾年前有IKEA團隊進駐,幫攤商把環境弄得漂亮新穎,號稱親子市場,一時也蔚為話題。後來COVID-19疫情來襲,市場附近首當其衝,好長一段時間無法好好做生意,店家紛紛自行在冷藏設施、隔板等地方著力改善,疫情復甦後,讓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升級。

 

現代性席捲老市場

 

長於影像的陳永賢並不是第一次以新富市場為主題創作,早在2014年,他就帶著年輕藝術家團隊在市場蹲點,拍攝一系列的影像作品。2018年的《新富町—庖廩之所》當中,陳永賢和團隊就以市場內的人與空間為主題,營造了藝術家和市場常民之間的有趣氛圍。比如以VR為媒介的《市場諸眾》,讓Cosplay的年輕人亂入市場,為市場的秩序帶來小小的挑戰,好像也意味著當時翻修中的舊新富市場空間可能為地方帶來的新朝氣。

 

《See You》這系列的作品,則是以人與空間為主題,去探索兩者的關係。正如《市場諸眾》所暗示,新富町市場的重修帶來了不同於主婦採買的人潮,活動於町中的人們與空間之間的關聯,好像也有了微妙的轉變。來體驗台灣市場生猛風情的日本觀光客、從捷運晃悠進來喝咖啡的文青,他們對於地方感的全新認知,就像在水面上丟了石頭,為市場氣氛帶來一波漣漪,也讓人感受彷彿新一波現代性的襲來。

 

我就住在東三水市場附近,因為身兼家中採買和主廚重責,經常都在市場和攤商交關。因此那日看見陳永賢的作品《See You》時,突然興起一種熟悉感。這個賣雞肉的花姐都是每天都是全妝セット登場、排隊的阿婆油飯是小犬的彌月禮盒、疫情間被我戲稱「龍山寺買竹筍」的阿姨會依照烹調需求幫我切片、素菜和壽司是今天不開火的良伴、有賣很少見青菜的瀅姐會送我蔥和蒜、阿明那攤牛肉則是北萬華兩大市場唯一一攤、「大豐魚丸」的女兒當年和我兒子是同位保母的前後期學姊弟,玄米茶則是那對來自彰化夫妻醃蛤蠣的秘招。看到這些市場的好友們比出「新富市場」建築特色的U型,開心面對鏡頭的照片,不覺有種特別的親切感。

 

幾年前忠泰建設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將新富市場重新整理,變成附近著名的文青景點,我也偶而會前往一遊。買菜累了不只有巷口阿琴米粉湯可選,還可以在市場中間吃個咖啡甜點,現在甚至可以白天就喝上一杯,也是相當有趣的經驗,令人想起好久沒去的京都錦市場。和錦市場相比,三水市場也算是老台北人的廚房,生食新鮮、熟食好吃,附近也有不少名店,一方面保留了台灣市場的生猛味,一方面也維持了環境的乾淨整潔,雖然菜賣得貴一點,我倒是覺得很值得。

 

當代藝術的呈現常常令人費解,許多經驗豐富的前輩給我觀賞建議,要我體會看件作品當下的感觸,然後回想自己的生命經驗。陳永賢的作品為我帶來的啟發,是我的菜場好朋友們登上了當代藝術的潮流。也許他們也曾受邀來到美術館的現場,看到自己開懷比U的照片,也許他們比出那樣開心的手勢時,不只是因為攝影師是一位藝術家,更是因為攝影師是他們的朋友,這位朋友為這座市場帶來了當代藝術的空氣,也讓停滯一段時間的「現代性」又有了新時代的發展。

 

前段時間有幸與忠泰文化基金會的負責人李彥良同桌,聽他提起近日讓「新富市場」的咖啡店轉型為酒場的有趣經驗。既說是「下午酒場」,便是白天也可以喝酒之處,客人們可以在市場買些想吃的東西,再交由店家裝盤推出,佐以適合酒品來填飽肚腹。模式很像在家中小坐,只是不用自己洗碗,我覺得非常有創意,聽聞後也很想一訪。很期待找天有空,去市場不要忙著買菜,可以小酌一番,再帶著微醺採買,或許會大方一點、也或許會嘗試買自己沒煮過的食材來挑戰,這些回饋,也許亦是一種當代藝術的個人體驗。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亻─ 生而為人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2023-04-22 至2023-07-30,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官網|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4147

 

 

圖片來源:;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