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放・專題》首波大選政策深入年輕人心!賴清德推私校學費補助,如何打響政見第一炮!

2023.06.28
15:23pm
/ 放言編輯部 張松筠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首波重大教育福利政策,將編列預算補助至少五成以上的學費,希望縮短公私立學校之間的學費差距。對於賴清德此一廣受好評的政見,本文以頂大畢業的作家謝金魚近期在臉書上針對台灣公私立高教資源差異所做的分析,並輔以相關教團對於該政策的看法,為讀者分析賴清德首波重大福利政策能夠廣受好評的主因。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首波重大教育福利政策,將編列預算補助至少五成以上的學費,將近2萬5000元以上,希望縮短公私立學校之間的學費差距。這也是賴清德提出的首波重大教育福利政策,期望能平衡公立大學獨佔資源的現狀。賴清德此一具備高度同理心的政策提出之後,立刻受到各界好評,且也正式打響了他政見的第一炮。對於賴清德此一成功打中年輕學子心中的政見,本文以頂大畢業的作家謝金魚近期在臉書上針對台灣公私立高教資源差異所做的分析,並輔以相關教團對於該政策的看法,為讀者分析賴清德首波重大福利政策能夠廣受好評的主因。

 



台灣高等教育在公立與私立學校之間的資源差距一直相當大,且公立學校享有較多資源,但學費卻遠低於私立學校,一直令外界質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就指出,公立大專每年平均學雜費約6.2萬元,私立大專學費一年約11萬元左右,兩者差距將近5萬多元,因此多數就讀私校的學生,經濟負擔相對較重,不利正常學習與未來生涯發展。對此,賴清德提出要補助學費差距的五成以上,也就是將近2萬5000元以上,希望能夠縮短差距,賴清德也表示,這是為了降低社會不公平,從源頭減少學貸的借貸,讓不同社經背景學生,都能享有可負擔的高等教育,讓年輕人有餘裕投資自我,追求自我實現。行政院長陳建仁更宣布加碼三個配套措施,不只要縮短公私立學校學費差距,更包含了擴大公私立大專弱勢補助方案、高中職學費全面免費以及學貸延長,希望能夠讓台灣教育制度更健全。陳建仁當時受訪時就指出,公私立大學學雜費有很大落差,限制了年輕學子在校系選擇上無法公平選擇,他希望透過這些政策,「讓每位年輕人能夠更公平、更適性的來選擇他所喜歡的學校和科系。」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對此也表示,「蔡英文總統支持縮短公私立大專學費落差的政策,並指示行政院及教育部周延相關配套措施,進一步實現教育實質公平的目標。」

 

補助學費政策廣受好評

 

該政策構想一提出之後,隨即獲得廣泛好評,全國私校工會就透過聲明表示,此政策將會有效提升私立大學競爭力,並縮減公私立大學不公平競爭情形,也會減緩私校的退場壓力,並且能讓80%就讀私立大學的弱勢家庭學生受惠,給予他們更公平的就學機會。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接受網路媒體《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也提到,樂見政府針對高教祭出準公共化政策,林柏儀就認為私校教育資源更受到政府支持,保障私校學生受教權是合理方向,因為不管公私立學校,協助的都是台灣學生,因此樂見政府補助私校學雜費、增加政府在私校的經費來源。不過他也認為,相對的也要給予接近國立大學的管制強度,因為私校過去常見到在財務上人謀不臧、人事任用問題、採購上私相授受等,因此他建議政府給予補助時,也要強化管制。台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劉曜維也表示,樂見政府減輕學生學雜費、學貸負擔,期盼政府既然已看到高教學雜費問題,希望也能藉此機會進一步檢視高教政策、人才培育,讓補貼有更多的價值,且私校也該進一步提升教學資源與品質。

 

台灣公私立大學資源差距極大

 

台灣的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之間的學費、資源差距一直相當巨大,特別是在頂尖大學與私校之間差距更令人歎為觀止,且在家庭背景上也有顯著差異。根據《報導者》2018年9月10日刊出的「『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一文就指出,一份來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研究「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就揭露了台灣高等教育反向重分配的事實,即越有錢的人,子女進入台大機率也越高,台大花在每位學生的支出也明顯高於其他私立學校,造成有錢人子女得到政府的資源相對多,因此這也受到質疑,國立大學長期維持「低學費高補貼」,是否真的公平?

 

作家謝金魚近期也在臉書上發表文章分析頂大的收支狀況,她認為頂大學生在能有有產值之前,都是納稅人養大的,「招一個賠一個,且一次賠四年起跳。」她並以台大與清大主計室的公開資料分析,台大在2022年總收入是205億,支出是201億,大概賺了3億多,但主要是業外收入補貼挹注,不過,台大的總資產則超過1500億。清大2022年總收入則是72億,支出是77億多,一年賠近5億元,「請問哪一個私立大學可以承受一年5億的虧損?2022年8月的新聞,44間私校虧30億就在那邊說要退場了,欸,國立大學一個比一個虧得多就沒人嘴?」至於在收入部分,她提到台大的收入實在很多項,實驗林就貢獻上億,但學費收入才20億,建教合作68億,政府補助將近72億。清大主要收入則是35億左右的學費收入,25億左右的建教合作收入跟37億的政府補助。謝金魚強調,教育部是最重要的「Sugar Mom」,一年抖內21億,「其他就是常來往的一些老乾媽包含國發會、地方政府或其他部會。」她認為,要是沒有國家預算挹注,頂尖大學幾乎馬上就要關門,「私校有誰能虧一年37億還不被校董會抓出來打死?」

 

對於有部分頂大學生質疑補助私校生2.5萬元太多一事,謝金魚就提到她過去在頂大就學時的經驗,她當時一學期繳2萬多元學費,但每個月至少有4000塊的教學助理、研究助理薪水,「總之認真一點的話,光是在校內輕鬆打工(學費)就可以回本。」她也提到學校有4、5個不同屬性圖書館,且薦購研究用書幾乎沒上限,「我每個月都可以透過薦購系統買10本以上的高貴進口書,我寫論文的時候,學校幫我買了一套十萬多的伊朗文獻,然後在清大系統有超過300種不同的電子資料庫,免費下到飽看到爽。」謝金魚也提到,校內的千里馬計畫,可透過教育部補助去國外交換,也可透過姐妹校交換,比如去哈佛耶魯,「他們的學費一年一兩百萬,但符合資格的話,這個錢國家會幫你出,然後補助一定比例的生活費。」她認為,「在清大讀書,是學校虧本,而且虧很大,根本招一個虧一個,而這些費用通通都是全民買單。」

 

謝金魚認為,頂大學生質疑私校學生補助2.5萬元太多的時候,「難道各位真的以為你們每年繳的那幾萬塊學費就可以付得起這樣優渥的環境嗎?都沒有想過自己幾乎是被納稅人全額補助,而且學校跟老師們還想盡辦法透過國際交流、透過校友捐款、透過寫研究計畫來生出各種資源來給頂大生找各種出路、各種補給。」不過她也直言,即便是國立大學,中字輩以降的經費就差非常多,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比較後段、改制升格的國立大學也有可能比大城市裡的前段私校更窮,因為在城市裡比較容易找到打工跟各種機會,也更容易照顧家人,反而位置偏遠的國立大學雖然便宜卻沒什麼人要讀,「不管怎樣,這些頂大的資源都是私校生根本想都不敢想的。」她希望,所有進入頂尖大學讀書的學生可以摸著良心想想,「我們在學術殿堂吃香喝辣,憑什麼說那些沒有資源的人不夠努力?」

 

教育本質應弭平社會階級差異,讓每人都有翻身過好生活的機會

 

另外,謝金魚也提到她在私立大學擔任老師的學長觀察分析,她學長表示,台灣確實公私立大學之間的資源給予差異鉅大,已到了優厚與刻薄的差別了,這是從各方面檢視都不爭的事實。而私立大學的學生,出身有比較高比例來自社經較為弱勢的家庭,這也都是事實。他學長認為,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就短期間、立即性,也確實能夠改善一部份辛苦學生的家庭負擔,這是立意良好的政策。不過,他也提到,現在私立大學面臨的困境,已經不是學生學費這麼單純而已,特別是也有些學生家庭優厚,停車場裡學生開的車比老師還高價,日用品或假期旅遊也是一樣不少,因此如果沒有設置排富,真的是很難讓人信服。她學長就直言,私立大學的問題,其實是少子化下生源遽減的問題,「以後別說學費了,連學校都要退場消失。」

 

謝金魚在私校服務的學長也認為,一年超過100億的預算,短期要用在補助私校學生學費當然是好事,但是再怎麼樣補助,也不可能公私立學費相同,這還不提硬體資源、研究資源、地域資源等面向。他認為,短期間雖然可能些許增加私校的招生,但是到最後私校還是只有縮減、倒閉一條路。因此更具長期思維、更有效率、更照顧公平正義的作法,他認為其實是完整規劃一個私立高教轉型計畫,把預算用在學校本身,特別是沒有財團支持的學校,讓校方有更多開設工讀、增加獎學金、獎助清寒的機會。且老師們如果能夠有更多研究資源、不需要四處奔波招生與接服務型計畫、減少招生佔去的時間,也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使用在學生的輔導、陪伴與教學上,這樣其實才是真正的提升教育品質,也能夠避免像是台大化學系徐教授說的學用落差等問題。最後,謝金魚則在該文中引用她學長的觀察解析,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弭平社會階級差異,讓每個人都有翻身乃至於過好生活的機會,補助私校學生學費當然是一個短期立即的可行作法,但他仍認為,還有更多更好的方案可以期待。

 

賴清德近期提出的第一波教育福利政策,確實打中了許多年輕學子的深切期盼,也能減輕不少私校弱勢家庭的經濟負擔,賴清德的首波政策就展現了他對於民眾需求的強烈同理心,並正式打響了2024年總統大選政見的第一炮。而與此同時,侯友宜、柯文哲卻還深陷民調墊底與重啟服貿的政治口水裡,對於真正能改善人民困境的政策卻仍相當空泛,距離總統大選的時間僅剩下不到7個月,相較於賴清德一提出教育福利政策就廣受好評,如何提出能改善人民困境且真正受用的政策,或許才是身為總統參選人應念茲在茲的核心功課。

 

 

(圖片來源:翻攝自Google Map、賴清德臉書)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