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共軍又在台海軍演 目的對台介選+轉移內部壓力

2023.08.21
10:03am
/ 吳明杰

不過,這場台海軍演對北京來說仍具有不少政治效益。首先對中共內部而言,這次對台軍演是習近平過去幾個月清洗火箭軍軍頭後的首次大規模演習,習近平重整軍令系統也包括東部戰區,因而這場對台軍演也是習近平對解放軍是否「絕對忠誠」的再一次測試……

 

中國再度以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為藉口,於八月19日在台海進行海空聯合軍演。觀察共軍這次軍演,規模和強度並未超越去年八月美眾議院長裴洛西訪台和今年四月蔡英文過境美國後的對台針對性演習。北京這次對台的武嚇動作,較像是一場「形式性」軍演,政治目的遠大於軍事意義。用意除藉此干擾影響台灣總統大選選情外,背後主要則在轉移內部政治、經濟和社會壓力。

 



共軍再次對台軍演

 

共軍這次對台軍演,時間點刻意選在賴清德副總統出訪友邦過境美國返台後的八月19日,模式和蔡英文總統四月訪美返台前夕才發動演習類似;另時間點的考量上,也刻意等到美日韓三國領袖在美國大衛營舉行完高峰會後,再對美日韓三國針對台海問題做出形式上的表態和回擊。

 

觀察這場由共軍東部戰區發動的對台「海空聯合戰備警巡」和海、空兵力聯合軍演,在規模和強度上,並未超越去年八月和今年四月兩次同樣是北京揚言警告「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聯手挑釁的軍演,看起來反像是藉軍演動作在政治上做做姿態,因而政治上的目的遠大於實際軍事威脅。

 

就軍事層面來看,相較於前兩次大規模對台軍演,這次共軍以蘇愷30、殲11和殲10戰機等合計45架次威脅台灣,其中27架次跨越海峽中線;海上則有九艘艦艇。若以規模來說,無論空中或海上,單日出動機艦數量都遠不及於今年四月軍演最高的91架次、12艘,以及去年八月對台軍演的最高的68架次。

 

回顧共軍在今年四月同樣以蔡英文總統赴美為藉口,從四月八日一連三天對台進行環台「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從四月八日到10日三天內,先後就分別以71架、70架、91架共機,以及九艘、11艘、12艘共艦進逼台灣海空域。其中共機跨越台海中線三天各有46架、35架和54架次,三天內合計共有232架次共機進入台海、135架次越中線。

 

相較之下,這次對台軍演不僅機艦數量減少,連演習時間截至本文截稿前也只舉行一天,和前兩次分別為期七天和三天相比,演習的規模、強度和時間都大幅縮水。

 

不過這次軍演在軍事上仍須注意,因為從台灣國防部發布的共機航路圖觀察,這次共有蘇愷30、殲11和殲10戰機跨越台海中線,這幾批共機越過台海中線的飛航時間都比過去要更久,換句話說,北京利用軍演對台「切香腸」又進一步得寸進尺,台灣在空防上仍需提高警覺。

 

此外,解放軍海軍今年開始陸續將原本隸屬海軍航空兵的包括三個戰鬥機旅和兩個轟炸機旅等11個旅轉移給解放軍空軍,其中包括把海軍的轟六J轟炸機等移撥給空軍,這次對台軍演等同是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重組之後首度驗證,目前訊息未見有轟六轟炸機參與這次演習,恐怕也意味解放軍海空聯合作戰在軍令系統上還未完成整合,也可能是這次對台軍演規模較小的軍事因素。

 

不過,這場台海軍演對北京來說仍具有不少政治效益。首先對中共內部而言,這次對台軍演是習近平過去幾個月清洗火箭軍軍頭後的首次大規模演習,習近平重整軍令系統也包括東部戰區,因而這場對台軍演也是習近平對解放軍是否「絕對忠誠」的再一次測試,目的即在利用對台軍演「收軍心」,並讓其拔擢人馬有機會對其展現「絕對忠誠」。

 

中國內部的混亂

 

其次,中國內部近期面臨經濟衰退和天災人禍,中國社會不滿情緒和動亂仍時有所聞。為穩固習近平的專政權位,將內部壓力轉移向外,特別是轉向台灣,是中共過去一貫的政治操作手法,所以此時再度發動對台軍演,正可移轉中國內部對習近平的不滿壓力。

 

同時,北京也再度利用這次台海軍演,對台灣社會散播戰爭恐懼氛圍,企圖藉此擴大其所釋放明年台灣大選是選擇「戰爭與和平」的恐嚇效應,並打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目前領先的優勢,為其他親中候選人塑造有利的政治態勢,以達成北京操控台灣政局的目標。

 

最後,共軍這場台海軍演,還有對外表態「抗美」的政治目的。特別是美國總統拜登在八月18日首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在美國大衛營首度舉行美日韓三國高峰會,三國領袖不僅聲明將加強軍事合作,也再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北京也有意藉這次軍演,在形式上回擊美日韓亞太「小北約」的成形。

 

但無論如何,共軍持續以機艦在台海軍演挑釁,不僅狂燒軍費造成內部經濟損耗,對外更讓「中國威脅論」惡名昭彰,導致國際社會開始組成「對中包圍網」,並著手在軍事和經濟上全方位圍堵中國的威脅。而現在中國經濟已開始嚴重衰退,未來軍力發展將無以為濟,在整個國際、國內戰略局勢已完全轉變下,習近平若還肖想動台灣、做「中國夢」,不僅將會得不償失,最後恐怕連自己權位都難以自保。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