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藍白不分區首位都是政治考量...綠卻推林月琴排第一!她讚民進黨關心弱勢:這一點就值得肯定

2023.11.29
12:11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張志豪說,國民黨、民眾黨不分區排名強調政治,相較於民進黨在意社福、弱勢關懷,長期以來社福位居第一,持續協助蔡英文、未來的賴清德政府推展弱勢福利...

 

為繼續落實「照顧這一代、守護下一代」總目標,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29)日偕同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林月琴、王正旭、陳俊翰、孫一信召開記者會,並公布候選人推薦影片,共同宣示要做孩子永遠的導護義工,讓台灣下一代獲得更堅強的支持。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也說,感謝民進黨願意給社福代表第一名,「若是政治考量的話,社福永遠會被排在最後面!」林月琴表示,光是這一點就值得肯定、以值得期待。         

 



張志豪一一介紹四人,王正旭醫師來自農村、懸壺濟世,為落實「健康台灣」政策而努力,更守護下一代的醫療健康;陳俊翰是律師也是會計師,努力突破限制,為身障者發聲守護下一代的自信價值;林月琴執行長為兒少權益與交通安全的保護而努力,未來將為每一個弱勢家庭與整體社福界發聲,守護下一代平安長大;孫一信秘書長深耕社會福利,讓人民能過得更幸福而守護。

 

張志豪指出,民進黨向社會許諾,為「照顧這一代」推出王正旭、陳俊翰來努力,「守護下一代」透過林月琴、孫一信來呵護。

 

首先在照顧這一代,王正旭解析,目前癌症影響台灣的現況與健保困境,過去40年來,癌症更是十大死亡原因第一名,同時也是25歲到65歲這個主要勞動年齡層的第一殺手,嚴重侵蝕台灣勞動生產力。

 

王正旭說,若進入國會、他要加強監督主管機關對於癌症防治執行,包括有實證的篩檢以期早期診斷與治療,提高治癒率並減少後段醫療支出;同時也會持續推動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爭取公務預算等穩定財源,以提升新藥治療可近性,並避免影響健保總額點值等。

 

至於守護下一代,林月琴則說,少子化時代的兒少權益「不分黨派」,感謝民進黨長期重視社會福利,過去陳節如委員重視身障法令與環境的建置,到吳玉琴委員對於長照議題與醫療法案的關注,她期待自己能在他們建構的基礎上,持續推動社會福利、交通與教育的相關法令,直接改變環境與行為給人民帶來的感受。

 

林月琴表示,未來將以《兒童權利公約》為基礎,關注所有孩子及其家庭的身心發展與平衡,同時也將確保各類照顧兒少的專業人員得到充分的支持。第一,爭取兒權公約施行法可以用兒權公約的架構來做調修;第二、個別性的部分,幫助青少年就業、青少年休閒、司法少年、特殊需求兒少、中輟中離生;第三、跟隨賴副總統推動的政策腳步,強化兒少保護及健康促進行動、對家外安置兒少加強支持。

 

孫一信指出,他長期透過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參與倡議心智障礙者權益,以及多項社會議題已經三十年。未來若進入國會,將落實以人為本、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福利服務、翻轉社會福利思維,從弱勢照顧變成公共投資,並持續持續倡議社會住宅興辦,落實民眾可負擔租金。

 

孫一信也笑說,今天是他的生日,「我的願望就是美德贏台灣,民進黨立委過半,搶救孫一信」,也能護送一旁的陳俊翰律師進入立法院。

 

陳俊翰則說,特別感謝民進黨、賴副對社福議題關注,特別是將有專業的身心障礙者納入不分區名單,這是對於台灣社會邁向肯定弱勢族群、多元族群很重要的一步,未來若進入國會,希望利用自身專業,打造台灣成為更加多元、平等、共榮的社會而努力。

 

陳俊翰進一步指出,希望利用在研究領域的專業,包含國際人權法、對於身障相關法律研究及過去立法經驗,繼續推動台灣法令修正和落實,保障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特別是身心障礙者和罕見疾病患者。具體的來說,他希望推動「台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另外,他也關注全台僅有1.7萬名的罕見疾病患者、這群「弱勢中的弱勢」,特別是其用藥權益,盼望在國會爭取專款的多元財源挹注、合理成長。

 

媒體問及,林月琴身為民進黨不分區第一名。怎麼看國民黨、民眾黨不分區第一名都是政治色彩濃厚的韓國瑜、黃珊珊?林月琴回應,韓國瑜、黃珊珊一定有更高的關注度,但綠營每一位不分區都跟她一樣,都是各領域、大家熟知的專業人士,感謝民進黨願意給屬於弱勢的社福團體擔任第一名,代表民進黨關心弱勢、在乎社會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政治考量。

 

「若是政治考量的話,社福永遠會被排在最後面!」林月琴表示,光是這一點就值得肯定、也值得社會大眾期待。

 

張志豪補充,國民黨、民眾黨不分區排名強調政治,相較於民進黨在意社福、弱勢關懷,長期以來社福位居第一,持續協助蔡英文、未來的賴清德政府推展弱勢福利。

 

國民黨或民眾黨不分區,在排名上強調政治,長期政治口水,排,長期以來社福都位居第一名,讓,也協助蔡英文、賴清德政府順利推展社會福利和弱勢照顧。

 

 

圖片來源:放言記者拍攝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