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國際
放.新聞
國際

中國從「戰狼式外交」轉為「和平外交」   《日經》分析面臨危機

2024.08.08
18:03pm
/ 放言編輯部 王晨芝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新中國的“建國之父”毛澤東曾這樣說過。如果戰爭是政治,那麼結束戰爭的和平工作也是政治的延伸。中國最近的行動體現了這種思維⋯

 

中國在外交政策上採取「戰狼式外交」,北京似乎改變了聲調,進而改為「和平外交」。《日經》報導指出,中國最近的行動體現了這種行為,不論是中東戰爭、烏俄戰爭,中國都試圖進行和平調解,若中國真的想成為受信任的調停者,明智的做法是首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以下為《日經》全文報導:


中國的和平外交面臨危機,重視面子勝過根本解決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新中國的“建國之父”毛澤東曾這樣說過。如果戰爭是政治,那麼結束戰爭的和平工作也是政治的延伸。中國最近的行動體現了這種思維。

 

無論是中東紛爭還是烏克蘭戰爭,中國都試圖進行和平調解。尤其是在中東的應對措施中顯得尤為突出。

 

哈馬斯參與的和解談判

 

7月21日至23日,中國邀請了14個內部存在分歧的巴勒斯坦派別代表到北京進行和解談判。各派別在23日達成一致,簽署了《北京宣言》,決定“結束分裂,增強團結”。

 

2023年3月,中國促成了伊朗與沙特阿拉伯這對宿敵的外交正常化,震驚世界。根據中東外交人士的說法,實際上在幕後推動和解的是伊拉克和阿曼,中國則藉此扮演了和解的主要角色。

 

這些中國的嘗試將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如果能緩解各地的緊張局勢,那當然是令人高興的事。相反,如果使紛爭的解決變得更加複雜,那就不太理想了。

 

總結來說,中國的和平外交可能更傾向於後者的風險。因為中國的主要動機是對抗美國,展示其大國威望。因此,比起解決紛爭的根本問題,中國更急於展示眼前的成果。

 

中國召開的和平協議正是如此。他們邀請了去年10月突襲攻擊以色列的伊斯蘭組織哈馬斯。這是引發當前中東危機的組織。

 

美國拜登政府親以色列,與哈馬斯敵對,缺乏直接對話的管道。中國看準了這一點,試圖展示他們與哈馬斯有聯繫。

 

然而,如果中國真的想實現中東和平,不應該把哈馬斯納入談判。哈馬斯不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將其納入談判只會讓巴以和平共存的“兩國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困難。

 

不否定暴力的哈馬斯甚至被埃及和約旦等溫和派阿拉伯國家視為威脅。中國的行為可能會使中東和平的實現更加遙遠。以色列智庫「信號集團」的創始人卡里斯·維特說:「中國看起來更像是想從巴勒斯坦紛爭中獲利,而不是公正的調停者。美國在數月內向巴勒斯坦提供了約15億美元(約2200億台幣)的援助,而中國宣布的援助不足1億美元。中國不承認哈馬斯是恐怖組織,並與其正式會談。這一立場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和阿拉伯國家的利益相悖,中國幾乎不可能成為以色列的調解者。」

 

「建設性的角色」?

 

對世界產生更大影響的是中國在烏克蘭停戰和和平進程中的作用。中國於5月與巴西共同提出了6項解決危機的和平建議。

 

7月24日,中國接待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並與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會面,承諾在停戰和和平進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這是自俄羅斯入侵以來中國首次接待烏克蘭外長。

 

中國不再旁觀烏克蘭局勢,試圖發揮作用是令人歡迎的。然而,中國的調停能否帶來真正的和平,令人懷疑。至少有兩個原因。

 

首先,中國尚未批評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相反,中國與俄羅斯合作,向其提供軍民兩用物品,這些物品也被用於侵略烏克蘭。中國被認為間接支持了侵略行為。

 

其次,中國提出的調停方案可能會確認俄軍在大部分占領區的存在。如果這一方案通過,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變得更加強硬。

 

北約幹部表示警惕:「如果在烏克蘭取得優勢停火,俄羅斯不會滿足,會進一步推進軍事擴張。為了瓦解北約的團結,俄羅斯可能在歐洲加強破壞、暗殺和恐怖活動。」

 

中國應該明白俄羅斯的這一危險。然而,中國依然支持俄羅斯,因為他們需要俄羅斯來對抗美國。這使得中國難以成為真正的和平使者。東京大學的川島真教授說:

 

「中國的和平外交主要是為了對抗美國的影響力,能否實現和平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中國的調停聽取並部分接受雙方的主張,雖能緩解緊張,但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在公正性和中立性方面,西方國家主導的和平外交也不能說是完全公正。如果深入調查調停的細節,各國的私利和意圖會顯露出來。

 

不過,至少西方國家明確譴責侵略烏克蘭,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如果中國真的想成為受信任的調停者,明智的做法是首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圖片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