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金管會終於整合集體智慧,從併購案專業企劃、金控公司治理能力、金融市場秩序與公平競爭原則,乃至金融業大股東個人品格等評估,做出的每一步決定皆符合外界期待⋯⋯
為維護國內健康的金融體系,近一個月,《放言》著墨於「大股東適格性」議題,提醒主管機管金管會硬起來,對違規多次的金控公司進行嚴格審查,得以傳承專業正道高尚決策品質。果不其然,9月16日中秋節前夕,金管會大刀一揮秒殺中信金控,為「新新併」畫上休止符。其中,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的態度轉變令人欽佩,從拋出「分離說」再到展現風骨,撂重話「緩議即反對」,讓台灣金融圈再現晴天!
自中信金介入「新新併」後,中信金不斷大放厥詞、金句連發,從公開收購談到台灣金融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副董事長吳一揆喊出「成為護國神山」及「禮遇吳東進家族」,遭到金融界人士痛批,「實在是駭人聽聞!」
台新金、中信金互相發動「口水戰」
這場戰役從8月底開打,一度進入白熱化,兩家金控攻防明確,誰也不讓誰,不僅如此,金管會審查期間更是進入「圾垃時間」,台新金、中信金不停透過聲明來放話,以雙方弱點作為強攻目標。
台新金不斷強調與新光金屬於合議併購,並批評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紅火案和相關司法案件疑慮;中信金則回嗆,台新金併購彰銀時以溢價每股26.12元取得經營,隨後卻以每股15.54元折價換股,以致引發彰化商業銀行工會罷工抗議,並非「正派」企業所為。
中信金三角戀中被判出局
中信金出價將高於台新金與新光金之換股價格,讓原本值得期待的「合意金金併」受到嚴重干擾,正當兩家金控吵得不可開交時,做為大家長的金管會出手宣布予以緩議,也就是不通過。
金管會不同意中信金併購新光金案的申請的四個理由為:第一、中信金對新光金投資計畫內容,對於各種整併可能狀況未有完整規劃,以致購足股份計畫及整併方案不完備;第二、中信金對於新光金投資如未能完成整併,釋股處理欠缺具體執行內容。
第三、對被投資事業壽險子司財務狀況掌握不足,且未提出增資承諾書具體內容;第四、對於公開收購以換股為支付對價方式,對雙方股東權益保障不足,故予以緩議。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強調,中信金控是很好的公司,有很好的經營團隊,未來在收購提出的財務部分的掌控的計畫中不確定之處,給予改善,加強之後,相信之後有能力繼續在市場上卻出領導,且在充分規畫之下可以完成。
童政彰心回意轉從「分離說」到放重話「勿輕忽主管機關維護市場秩序決心」
新新併案以來,金管會接連召開記者會,由童政彰主持8月27日的記者會上,面對媒體再度質疑辜仲諒的大股東適格性。
童政彰表示,對於大股東適格,負責人條件,這次因為發動機構的是金控公司,這和大股東適格無關,但若出任負責人資格,就要回歸審查,這在法律有明文規定。
此話一出,替辜仲諒解套的意味濃厚,當時沒有任何媒體質疑該番主張是否妥當。資深媒體人周玉蔻17日評論,「童政彰居然在公然切割本案中信金控與辜仲諒的連結關係,宣稱是公司送案,不涉及大股東適格問題。」
周玉蔻直言,童副局長此言差矣,明顯是替曾涉不少刑案及遭金管會裁罰的辜仲諒開脫。當時台灣的媒體,眼睜睜看著金管會官員這樣不倫不類的主張,居然大部分都視而不見,未提出批評,甚至還有人加以附和。
正當輿論將金管會推上巔峰,9月16日金管會「突襲式」舉辦記者會,宣布駁回中信金提案,而中信金方面喊話「我們還會再回來」,表態會重擬計畫再送董事會。
中信金不死心囂張喊要再度提案 金管會銀行局罕見說出重話
由於10月9日新光金、台新金股東會同步召開,透過股東大會表決是否通過合併案,因此,市場解讀,中信金有望敗部復活捲土重來。
不過,9月19日的金管會記者會上,童政彰劈頭就說,「監理機關的態度是堅定的,緩議就是反對」,金融機構不能有任何擾動市場秩序的行為,不要輕忽金管會維護市場秩序的決心。
童政彰表示,請金融機構的經營階層要去思考,任何訊息的發布、重大的決策,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忠實義務,及金管會過去一直以來,一直呼籲要重視四個利害關係人的一致立場。
童政彰在記者會上多次強調,「緩議即反對」、「維護市場是金管會的職責」,對比他在8月份的記者會上提到大股東適格性問題,心意大幅度轉變,最終還是認了大股東適格性重要性,幡然改正,猶未晚矣。
高度關注此次金融併案的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再度重磅評論,中信金最終搞成毫無顏面踢到鐵板的局面,中信金治理高層是有多不長眼,「是把金管會上上下下當成儍瓜白痴戲耍嗎?」他直言,這一切中信金專業人士「身不由己」,都只是要配合辜仲諒大少當家沒有要不到的東西的霸氣發蠢而造成的?總而言之,此一事件的案例證明,財大氣粗無腦,不但成就不了大事,還會敗到悽悽慘慘、咎由自取。
同時,周玉蔻也讚譽「我在這裡要為正直、高尚、專業的金管會行使監管裁量權的大氣魄與大智慧加油!」同時提醒金融家族二代「知所節制」。
金融併購案不該淪為金錢遊戲 大股東適格性重要性
《放言》過去多次在報導中提及「大股東適格性重要性」,翻開中信金以往併購案例過程,確實有數起極大爭議之案件而涉訟,辜仲諒或其親信迄今仍有刑事案件未結。
因此,熟悉金融圈的人士一致認為,金融機構併購不能淪為金錢遊戲,更該重視金融機構背後大股東適格性的問題,尤其是落實大股東誠信條件之檢視與把關,才能維護股東權益及金融市場交易秩序。
如今金管會終於整合集體智慧,從併購案專業企劃、金控公司治理能力、金融市場秩序與公平競爭原則,乃至金融業大股東個人品格等評估,做出的每一步決定皆符合外界期待,同時也給了辜仲諒及與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一個正直擺第一、投機靠邊站的重量級機會教育。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