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罷樑專題4/放. 獨家》山陀兒恐吹垮謝國樑!災後國民黨代表改怒喊「一定投同意」...市府「風災補貼」救民心、傳里長投票日「整團帶出遊」?民團廣發4萬封簡訊最後催票

2024.10.11
12:14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雖然固樑方看似勝算高,但據《放言》記者掌握,一場山陀兒颱風過境,基隆市府對於天災的處理方式不利,已讓地方「起風了」...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將在本週日(13)登場,據《放言》記者追查,山陀兒颱風過境後、謝市府的處理無方使民心思變,不僅讓明日的藍營造勢「難Call人」,更有一個月前還在車站前為謝舉牌的國民黨代表,因家中土石流未獲妥善處理,改喊「我一定投同意,太過分了!」對此,謝陣營也用市政資源祭出風災補貼,「加碼」連922的豪雨也能申請,更傳出里長投票當天帶里民出遊,而拆樑方除了持續車掃,最後也會透過發送四萬封簡訊全力催票。

 



拆樑倒數兩方熱戰...民團最後階段「四萬封簡訊」催票!

 

罷免案進入倒數階段,雙方戰火逐漸白熱化,昨日晚間前總統馬英九第四度赴基隆與市長謝國樑掃街拜票、持續以藍營大咖量能「固樑」,拆樑團隊則五天在五個行政區車掃,持續傳遞「10月13日同意罷免」的資訊;今天早上,兩方宣傳人馬更在基隆文化中心前雙雙現身,隔著馬路以口號分別訴求。

 

地方人士向《放言》記者分析,謝國樑有兩個勝選方式,第一、罷免票不要超過25%門檻,做法是讓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要投票,日前基隆大型社區山海觀發生「投票通知單」被整疊回收事件,可能就是作戰策略之一;第二、就是不同意大過同意,但比起同意票會踴躍行動、不同意可能會乾脆不去投票。

 

地方人士表示,罷免同意票門檻為7萬7700票,民進黨基本盤是7萬上下,當初二階段連署4萬3000人中、估約2萬人是綠營基層,若全力催票「就過了」,可能還會「有找」到9萬多票。據悉,拆樑團體最後階段、最快今天下午會廣發4萬封簡訊,再一次提醒民眾投票;綠營地方黨部基於監督市政也會分進合擊、透過民代聯絡支持者站出來。

 

丞相起風了?山陀兒過境謝市府「暴露無能」打壞固樑算盤...國民黨代表也轉向!

 

雖然固樑方看似勝算高,但據《放言》記者掌握,一場山陀兒颱風過境,基隆市府對於天災的處理方式不利,已讓地方「起風了」。里長在地方是重要「樁腳」,近日重陽節活動上,就有藍營人士拜託某區里長是否星期六謝國樑造勢能動員?未料里長卻直接回「很難講、很難動」,原來答應要去的里民改口不去。

 

另外,還有一名國民黨黨代表,一個月前還在基隆車站前為謝國樑舉牌「不同意罷免」,但風災過後家中土石流,災後還未處理完畢,當地區長卻和這名黨代表說「我只能幫到這」,讓這名黨代表氣憤對外表示「我跟你講我一定投同意,太過分了!」

 

知情人士表示,山陀兒後有災情的地方社區主委、里長都很生氣,認為市府防災基本功沒做好,由於謝市府上任後亂調區長,新任區長較無經驗,甚至發生里長通報災情到區公所、最後卻沒半聲響,還是地方透過管道請國軍「反過來」回報區公所,里民的需要才獲得解決。

 

還有熟悉市政的人士向《放言》記者說,過往五、六月為預先防颱,市府就會準備沙包堆置在區公所因應,並在颱風前一天通知有需求的里長、民眾領取沙包,「這次居然沒有看到,不知是輕忽還是沒準備?」這讓風災當下里長電話被里民「Call爆」,也是民心思變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該人士也說明,關心兒少的「小愛爸爸」謝國樑上任後積極推動「室內兒童樂園」,就設置在區公所閒置空間,「這個空間以前就是預先堆放沙包的地方。」

 

也有區內災害嚴重的民代表示,比起前任市長林右昌會到處巡視、關心民眾,謝國樑災後僅針對幾個嚴重災區視察,「小的地方就不願下來」,民眾失去市長的基本關懷,本來猶豫要不要兩年後再換掉謝國樑,如今卻願意出來投下罷免票。

 

謝陣營狗急跳牆?!為顧市長職位「擴大加碼」補貼受災戶...地方傳投票當天「里長整團帶出遊」

 

事實上,地方普遍認為罷免方還能一搏,就是從種種事件看出謝國樑「急了」;譬如過往颱風算天然災害,縣市政府很少會有「國賠」,但山陀兒一過,基隆市府卻反常補貼受災戶,更「擴大加碼」、連9月22日的大豪雨也能申請,一位綠營民代質疑「為何922不做、十月過後才做,這就是政治考量!」

 

有趣的是,雖然謝國樑用市政資源想抵銷民眾不滿,但地方也有民眾一面拿補貼、一面也要罷樑,氣憤稱「他(謝)給我是應該的」,氣氛相當微妙。

 

另外,地方也傳出,「固樑」方一邊催藍營基層投下不同意票,對於中立、沒有色彩的選民,則採取「不讓他投票」的攻勢,投票當天有里長整團帶去外縣市、甚至中國旅遊的,讓「同意票」的可能票數越少越好,也有不想表態、配合藍營動員的里長,透過旅遊「人不在」的方式迴避。

 

 

圖片來源:放言記者拍攝、民視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