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當美國最大電力公司都因為核電廠而破產 我們怎麼還敢讓核四回來?

2018.06.28
22:18pm
/ 放.擂台

第一能源破產的故事,擺在眼前,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都要把核能拋進歷史的灰燼中了,擁抱再生能源,台灣實在沒有理由繼續死抱著核能;特別是核四這個弊案叢生,問題重重電廠的必要。

 

文/魏國浩

 

最近鼓吹讓核四回來的聲音越來越多,其中有一派告訴大家,核電廠的發電成本是最低的,比現在政府力推的再生能源還要低,然而這種聲音,在日前離岸風電第二階段評選的結果出爐後,就安靜不少,原因無他,因為得標的價格,每度電約在2.22元到2.55元之間,這不僅低於經濟部原先預估的每度5.8元,同時比現在平均每度2.6元的電價還低,而根據台電去年公布的核能發電成本,在計入除役的花費之後,核能發電每度成本上升到每度2.34元,這還沒有算入後續對周邊環境影響的處理費用,而這就是那一群核能擁護者從來不告訴你我的事實。

 



另外,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越來越低,導致傳統能源業者虧損,甚至倒閉,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18年4月,美國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第一能源,宣布將關閉包括俄亥俄州與賓州在內共三座的核電廠,更宣布旗下負責核煤的子公司第一能源解決方案公司(FirstEnergy Solutions)及子公司第一能源發電(FirstEnergy Generation)、第一能源核能營運公司( FirstEnergy Nuclear Operating Company)都將聲請破產。

 

關閉舊有核電廠  是第一能源破產得以自救的主因

事實上,在美國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與核能甚至燃煤比起來,都是相當有競爭力的,以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最近公告的資訊來看,美國陸上風能的均化成本每度電是 0.048 美元,太陽能電池每度電0.0591 美元,另外像複循環燃氣發電每度電均化成本 0.0303 美元,先進式複循環燃氣發電 0.0328 美元,地熱均化成本 0.0431 美元,而核能呢?以預計在2022年上線,同時以低成本,高效率著稱的第三代核電廠來看,每度電的成本需要0.09元,跟上述的再生能源相比,可說是全無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第一能源公司只能關閉舊有核電廠,並且讓核能部門破產以自救的主因,因為在其他發電方式的成本這麼低廉的當下,政府其實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來提供民眾用電的需求,而原本第一能源尋求利用政治手段替自己解套,川普政府的能源部長佩里(Rick Perry)打算原本要推動補貼「戰略儲備能源」的政策,目標是可儲放 90 天以上燃料的發電廠,但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個條件只有核能與燃煤符合,因為可再生能源沒有燃料可言,而天然氣則難以達到儲存 90 天的門檻,故而這個想法過不了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這一關。

 

即使如此,第一能源還不死心;要求政府必須依照聯邦電力法第202(C)條款,也就是授權能源部可以宣布供電網路處於緊急狀態,責成運營商購買來自面臨風險的設施的電力或電力裝機容量,意即讓政府強制電力供應商要購買核電廠的電力。

 

能源轉型    再生能源抬頭

這項舉動立刻遭到能源供應商的反對,甚致美國三大信評公司之一的穆迪冷眼以待,認為「該倒就倒」,過去美國政府已經多次金援這些核電業者,最後的結果都是失敗,反而演變成核電業沒有政府援助就不行,甚至像這一次第一能源宣布關閉核電廠的舉動,也是在向政府示威,認為這樣可以威脅整體電力供應,逼政府就範。根據穆迪的調查,就算第一能源關閉這三座核電廠,以其所屬電網來看,也不過占2%左右得電力供應,一點影響都沒有。同時,這三座核電廠關門之後,空出來的市場空間,正好讓再生能源補上,這對於美國的能源轉型,反而是件好事。

 

如此一來,原先友好的能源部長佩里也一改過往的態度,發言稱動用 202(c)條款可能是最恰當的辦法,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率辦法,更不是唯一的辦法。

 

上面的故事只不過是整個世界再生能源抬頭,核能式微趨勢中的一個縮影。這個案例已經足以告訴台灣的我們,核能真的沒有你我想像的便宜,再生能源也不是那些擁核人士說的不穩定又昂貴。

 

事實擺在眼前,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都要把核能拋進歷史的灰燼中了,擁抱再生能源,台灣實在沒有理由繼續死抱著核能;特別是核四這個弊案叢生,問題重重電廠的必要。至於為什麼那些擁核人士一天到晚出來告訴我們核能很棒,這背後的原因,就留待大家細細體會了。

 

第一能源破產的故事,擺在眼前,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都要把核能拋進歷史的灰燼中了,擁抱再生能源,台灣實在沒有理由繼續死抱著核能;特別是核四這個弊案叢生,問題重重電廠的必要。至於為什麼那些擁核人士一天到晚出來告訴我們核能很棒,這背後的原因,就留待大家細細體會了。

 


(顯圖取自 台灣電力公司合成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鄭羽彤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