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挺過清明連假威脅?本週是關鍵!蘇益仁:過了這關,應採取三大措施鬆綁國內防疫規範⋯

2020.04.13
13:29pm
/ 放言編輯部 吳栢妤

蘇益仁:「6~12月是黃金準備期,疫苗、診斷試劑跟藥物都必須在這段時間準備好。」

 

武漢肺炎蔓延全世界,台灣因防疫部署早疫情相對平緩。然而,先前清明連假各地觀光景點擠滿人潮,帶來群聚感染的危機。國衛院特聘研究員、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今(13)日接受HitFM聯播網《周玉蔻嗆新聞》電話連線專訪時表示,要再一週的時間才知道是否挺過連假感染潮,若能挺過,接下來政府應思考如何鬆綁國內規範,恢復經濟與民生活動;利用6~12月的黃金準備期,備足疫苗、篩檢試劑與治療藥物,嚴防冬季疫情再度爆發。

 



蘇益仁表示,清明連假是台灣目前為止最關鍵的一關,清明連假過後到現在只有一週,還不能斷定危機是否解除,至少要再觀察一個禮拜。這個禮拜如果本土案例及社區感染都有控制住,應該就過了。若挺過這波危機,政府可考慮鬆綁國內部分的防疫規定,恢復經濟與民生活動。

 

三大措施

 

蘇益仁坦言,要在防疫與經濟、民生之間取得平衡,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政府必須落實「三大措施」:維持邊境管制、醫療人員普篩與民眾抽樣篩檢以及抗體的檢測,取得科學基礎,才能鬆綁防疫措施。

 

目前歐美疫情仍非常嚴峻,因此邊境管制必須維持下去,直到歐美的疫情減緩。中國與湖北等特殊區域的管制方面,蘇益仁則認為,台灣應以北京對於湖北的管制措施作為指標,北京解除對湖北、武漢的出入管制後,再觀察14天(一個潛伏期)的時間,台灣才考慮鬆綁對武漢的入境管制。

 

蘇益仁支持恢復經濟與民生活動,但他強調,在鬆綁國內防疫規範的同時,醫療體系必須更嚴謹,針對國內醫療人員進行普篩,並在北、中、南東等區域各抽樣200~300人進行篩檢,確認有多少無症狀或非典型症狀的患者。如果抽樣結果沒有無症狀患者或者數量很少,台灣才算是安全。

 

鬆綁防疫措施前最後一項重要的工作則是「抗體篩檢」,透過抗體的抽樣篩檢來確認台灣「每一百人有多少人曾被感染」,藉此預測未來防疫可能會面臨的挑戰。目前台灣被感染的人數看起來很低,但實際上有多少人被感染,要透過抗體的篩檢結果來檢視。

 

「每個防疫決策背後,都必須要有科學證據支持。」蘇益仁強調,抽樣進行普篩及抗體檢測是必要的。他也建議,從高風險族群開始檢測,如歐美地區返台民眾,北中南東四個區域中,北部的疫情看起來最嚴重,必須加強篩檢工作。至於要哪些族群、多少人才具代表性,須交由公共衛生與統計專家做更精確的分析。

 

掌握6~12月黃金準備期

 

若台灣能順利渡過清明連假及五一連假的群聚感染風險,並持續做好邊境管制,疫情可望逐漸趨緩。但疫情持續在全世界蔓延,不排除冬天會再度爆發,因此必須採取長遠的防疫部署。

 

「6~12月是黃金準備期,疫苗、診斷試劑跟藥物都必須在這段時間準備好。」蘇益仁說,台灣在這一波的感染的人數相對較少,代表體內有抗體的人很少,因此,很有可能在今年冬天疫情爆發第二、第三波疫情的時候,受到更大的衝擊,須展開長遠的防疫準備。

 

蘇益仁表示,國外的診斷試劑、藥物與疫苗都開發的很快,直接向國外購買會是最快的方法。他坦言,若過度把防疫工作跟國內產業連結,台灣的產業的弱勢會非常明顯,須在國內產業與防疫間做適當的取捨。

 

 

圖片來源:翻攝南臺科技大學官網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