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口罩外交無用?當自卑上身時看什麼都不順眼!

2020.07.14
17:25pm
/ 鄒宜鈴

很多人聽到德國因為一中原則,把我們的國旗撤下,就瞬間炸開了,大罵口罩外交有啥屁用,但是如果知道人家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是有那麼點尷尬甚至迂迴的話,能否從中體會到人家對中立場的細微轉變?

 

「口罩外交無用論」,最近一定會被當成關鍵字,因為德國外交部的網頁,無預警的把我們的國旗撤下了。

 



 
果不其然,7月13號LINE TODAY的新聞推播第一條就是「口罩外交無效?德國挺一中撤台灣國旗 」,還配圖呢!不得不說這標題絕對很有點閱率,也很容易激起人們的憤怒情緒。 

 
「送口罩有啥屁用,人家根本不領情」、 「為什麼我要用買的,給國外卻是用送的」…,類似的留言就這樣在網路上炸開,霎那間罵聲連連。 

 
這一大片罵聲的背後,訴說的是台灣這個國家,因為中國的因素,長期被國際社會孤立,不是不被承認,就是被忽視,甚至是在盡了國際一份子的互助、人道義務後,還被發好人卡,讓台灣人因而有了無奈感,有的甚至是自卑感。 

 
從無奈到自卑,那是一種很深沉的自我放棄。 

 

無奈是在面對現實困境時,還是保有一點自信,短暫傷心過後,會記得對自己微笑,繼續向前走;自卑卻是在面對困境時,喪失自信,開始錙銖必較,要求我給你多少,你就要回饋多少,不然就認定自己是被吃豆腐,被占便宜,然後指天罵地。 

 

2020這一年,COVID-19這個病毒,攪亂了全球的生活和秩序。 

 

先有中美貿易,後有COVID-19,機會的確是站在台灣這邊的,再加上疫情初期,蔡政府應對得宜,超前佈署口罩產線和封邊境,讓台灣的疫情就是守住了,人們可以照常的上學、上課、購物…,沒有封城、封國。 

 

在疫苗沒有研發出來前,口罩就是最佳的防護武器,防病毒,也罩住浮動的人心。台灣的口罩產量,從一開始的一天188萬片,到現在的將近2000萬片,說著的是一個官員、業者、人民三方同心合作的美好故事。 

 

當我們的口罩開始夠用後,蔡政府順勢捐贈口罩給有需要的國家。這當然是人道互助,但是因為台灣國際地位特殊,因此也可以說是外交的一環。 

 

但是送口罩,就能撼動各國直接承認台灣嗎? 
 

如果可以這麼簡單,中國就是紙糊的老虎,中國的戰機和潛艦也就不會三不五時就越過中線,不請自來的來我們這邊完了。 
 

台灣和中國比起來的確是小國,如果各國只看市場大小,台灣的確很容易被犧牲。但是近來因為中國不重視人權,想監控誰就監控誰,想偷什麼科技就偷什麼科技,開始讓重視個人隱私和自由的西方國家,驚覺會不會哪天自己的國家利益全被偷光了。 

 

中國的隱形戰,透過孔子學院、假新聞的滲透,前幾年的確很成功。但是物極必反,因為中國的控制本質,和西方民主國家的自由、平等普世價值是相違背的。不得不想想,在和中國做生意,想要中國市場的同時,究竟要犧牲多少權利,最終會犧牲掉自由嗎? 
 

要自由?還是經濟? 

 

這是個沉重的覺醒,中間到底有沒有平衡點?老實說世界各國都還在摸索中。 

 

德國外交部官網偷偷把我們的國旗撤下,結果被德國記者不斷的追問為什麼,一開始回說只是網頁更動;但是記者不買單,繼續追問,德國外交部官員最後說是因為遵循一中原則。以為兩輪提問就能結束,哪知德國記者繼續問,「巴勒斯坦也不是國家,為什麼德國外交部官網上有巴勒斯坦的旗幟,台灣沒有」。這個問題,讓德國官員明顯招架不住,只說事後會提供相關資料,沒有多作解釋。 
 

很多人聽到德國因為一中原則,把我們的國旗撤下,就瞬間炸開了,大罵口罩外交有啥屁用,但是如果知道人家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是有那麼點尷尬甚至迂迴的話,能否從中體會到人家對中立場的細微轉變?要人家馬上跟中國說不,不怕中國要脅的斷觀光客、斷中國市場,那也要他們自己的國內經濟體質跟得上,做好配套措施,這一點也急不得,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國家利益。 

 

這樣的換位思考後,還要說口罩外交無用論嗎? 

 

捐口罩這件事,其實是讓台灣人很驕傲的。作為一個不被承認的小國家,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實力,成功對抗病毒,行有餘力後來能捐防疫戰略物資,給很多先進的大國,這對台灣人來說是光榮的,當然也希望藉此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進而被承認。但是中國數十年在世界各國的經營,以及對我們的文攻武嚇,有可能因為最近送些口罩就完全改變嗎 ?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因為滴水可以穿石。 

 

只是在努力的過程中,台灣人該更有自信,儘量不要因為一次人家的沒有Say yes,會是不如己意,就推翻一切對的事務和方向,而是該匍匐前進,只要價值是對的,就不怕沒有果實,生活如此;國家更是如此。因為謾罵不會壯大自己,只會讓人摸清你的底細,甚至是看到你的自卑。

 

 

圖片翻攝自:德國外交部、衛生福利部

 

最新新聞
鄒宜鈴
台北市民。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