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嚇阻中國武力進逼 國軍戰略應轉為「主動」防禦

2021.10.18
09:31am
/ 吳明杰

唯有跳脫框架、化被動為主動,不再以「不開第一槍」自我設限,才能確保台灣安全,並避免共軍有天越過台灣國安界線,也才能進而破除北京對台「以武逼統」甚至武力入侵台灣的企圖。

 

中國解放軍十月初連續四天以149架戰機進擾台灣空防,讓國際社會清楚看到北京對台的武力併吞企圖和野心。面對中國持續以軍機軍艦擾台威脅,台灣防衛戰略已無謹守「不開第一槍」、「承受第一擊」等原則必要,否則將陷入遭到中國圍困並步步進逼的戰略被動困境。在中國片面改變台海安全情勢下,國軍戰略應從過去堅守的「被動防禦」轉為「主動防禦」,一方面明言絕不主動開啟台海戰端,但另方面若共軍來犯則勢必發動「自衛反擊」,才能對中國武力進逼產生「有效嚇阻」。

 



台灣堅守「不開第一槍」恐將承受「中國第一擊」

 

國軍長年在戰略上奉行「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在台灣民主化後也堅守台海軍事上「不開第一槍」,在面對中國武力攻擊時將會「承受第一擊」。然而,在中共從2020年開始加大對台文攻武嚇,到2021年以共機擾台更變本加厲,「以武促統」動作越來越強,台灣過去謹守的國防戰略,已經難以因應台海新的軍事變局。

 

國軍過去謹守「不開第一槍」原則,主要目的在於爭取國際支持,也就是萬一台海爆發戰端,要避免因先開第一槍而遭誤解是戰爭的挑釁者。而這項原則,與其說是過去台灣向北京釋出避免誤判的政治善意,不如說是藉此讓華府放心,並確認台灣不會單方面破壞兩岸軍事平衡,如此才能獲得包括美國對台軍售或馳援台灣等安全支持。

 

不過,現今台海局勢已經轉變,台灣早就放棄老蔣時代美方顧忌的「反攻大陸」,除非中國入侵台灣,否則台灣不可能主動攻擊中國;相反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企圖併吞台灣的動作越來越多,對台武力威脅越來越大。國際社會已經清楚看到,台海兩岸誰是挑釁者和可能的侵略者,因此未來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國際將會認定絕對是中國所挑起。台灣已無需要因為尋求國際支持而在軍事上繼續以「不開第一槍」作繭自縛,如此反讓共軍可藉由不開火的灰色行動步步進逼,讓台灣防衛陷於被動和不利。

 

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華府現今甚至都還擔心台灣內部的自我防衛決心不夠,因而從川普政府任內,已經打破過去對台軍售僅限防衛性武器的限制,出售台灣可襲擊對岸的包括ATACMS戰術導彈和SLAM-ER空射魚叉飛彈AGM-84H,亦即已不再限制國軍只能防衛固守的被動台海作戰策略,既然美方態度已轉變至此,台灣不會主動啟動戰爭已國際皆知,軍方何須在防衛上還謹守「不開第一槍」而自我設限?

 

亮出自我防衛和反擊底線!台灣要「主動防禦」、「先制反擊」

 

因此,台灣一方面雖有必要向美國在內國際社會強調,絕對不會有主動攻擊中國的「開第一槍」動作,以示維護台海和平和避免戰爭的態度;但面對中國武力進逼的現實,台灣同時也必須讓北京清楚認知,只要中國的軍機和軍艦膽敢進逼台灣的領空和領海,台灣絕對會針對自我防衛而「開第一槍」,清楚亮出自我防衛和反擊底線,如此才能阻止北京企圖以軍機軍艦等不開火的灰色行動,一再測試台灣防衛底線,並順勢蠶食台灣海空預警空間。

 

至於解放軍若真有集結兵力準備渡海犯台的舉動,甚至出現導彈瞄準台灣或大規模兵力準備入侵台灣的異常行動,只要有足夠的犯台徵候,台灣就不能像過去每年漢光演習想定必須先承受共軍飛彈的「第一擊」,而是必須有「主動防禦」的「先制反擊」計畫和準備,在必要時進行「先期嚇阻」,才能減少國軍戰損,並避免在台海防衛上一開始就淪於戰略被動和挨打局面,也才能在後續台海作戰中先取得保台先機。

 

因應台海情勢的轉變,不只是台灣必須調整防衛手段以維護國家安全,近來連日本也針對台海可能有事而準備修改防衛戰略,同樣有意將過去日本的「專守防衛」轉向「主動防衛」。連原本外界認為對中政策相對保守的新首相岸田文雄都同意,日本為了自衛有意擁有破壞敵方飛彈發射基地的「敵基地攻擊能力」,同時也將會儘快修正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台灣應強化「反擊」武力!增加中國解放軍「軍事成本」

 

另一方面,美國媒體近日曝光最新衛星情資指出,距離台灣最近的包括龍田、惠安和漳州三個中國空軍基地正在提高基地生存能力和隱蔽性,包括擴建和加固機堡、彈藥掩體、小跑道、停機坪等設施,漳州空軍基地還加建第三座防空飛彈陣地,顯然解放軍已開始顧慮相關基地可能會遭到來自台灣或美軍的飛彈攻擊。

 

由此可見,台灣若具備對中國武力犯台的反擊能力,解放軍勢必也要相對應增加軍事成本,並開始補強其過去一項不重視的防衛能力。如此不僅將可分散其原用以集中兵力專攻台灣的國防資源,也將讓中國因為面積太大、目標太多而防不勝防,讓台灣扭轉因為堅守被動防禦戰略,而在台海戰場中失去的主動優勢。

 

總結來說,北京的武力威脅已片面改變台海軍事平衡,但也因而讓台灣獲得更多國際聲援和自我防衛和反擊的正當性。台海局勢已變,台灣軍方不該還受過去「防衛固守」的傳統戰略思維約束,否則在共機不斷增加強度、規模和逼近的情況下,「有效嚇阻」的戰略目標最後將難以達成。唯有跳脫框架、化被動為主動,不再以「不開第一槍」自我設限,才能確保台灣安全,並避免共軍有天越過台灣國安界線,也才能進而破除北京對台「以武逼統」甚至武力入侵台灣的企圖。

 

 

圖片來源:翻攝自蔡英文IG、國防部發言人臉書、國防部官網、路透社、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