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人社會最重要音樂獎項的金曲獎,30多年來一直因應社會變化,與時俱進地對獎項做出調整變革,像是被視為最大獎之一的「年度歌曲」,雖然是第一屆就設立的元老級獎項,卻也曾一度廢除了9屆後才又恢復頒發;「年度歌曲」的給獎從一開始就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氛圍作為主要考量,首獲此獎的就是當年紅遍大街小巷的〈我想有個家〉。
金曲獎在1990年舉辦第一屆,初創時期對唱片產業的領域劃分還沒到那麼細緻,加上當時是從電視金鐘獎「最佳歌唱演員獎」獨立出來,所以一共10個獎項裡就有4個是歌手類的,也沒有「最佳專輯獎」;在分別有「最佳作詞人」、「最佳作曲人」及「最佳編曲人」來肯定一首歌在創作、技術面之表現的情況下,「最佳年度歌曲獎」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更具有高度的角色,要從包括傳唱度、流行度、作品態度與社會觀感等方面來評量,可以說是代表了當年台灣社會氣氛的作品。
當屆報名該獎項的有105首歌曲,入圍的有10首,相比於現在動輒就有幾千首報名,當時的入圍機率相當的高。攤開當年的入圍名單,有歌頌親情友情的潘美辰〈我想有個家〉、甄妮〈依然是你的雙手〉,感懷戀情的趙詠華〈從來不肯對你說〉、莊淑君〈針線情〉、費玉清〈妹妹鬆開我的手〉、王維芳〈今生又來生〉、王維芳〈說起往事〉,也有從比較大愛或勵志的角度來演繹的葉歡〈記得我們有約〉、趙傳〈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費玉清〈誰說少年不知愁〉。現在講起來當然顯得事後諸葛,不過考量到傳唱度和社會氛圍等因素,〈我想有個家〉的脫穎而出看起來倒是個必然的結果。
為音樂夢想少時就離鄉背井
這裡不妨先來了解一下歌曲創作兼演唱者潘美辰的背景。她出生在台北板橋,從小爸爸做些小生意,媽媽則在有錢人家幫傭,跟著媽媽去的她,看到人家小孩彈鋼琴也激發了她對音樂的興趣,還趁著人家彈完不在的時候偷偷練琴。14歲那年,因為父母要到花蓮經營大理石生意,他們舉家搬到了花蓮,很早就立定志向要走音樂這行的潘美辰,知道這樣的機會要在台北才會比較多,為了能儘早去台北發展,她國中就去一家舞蹈學校打工賺錢。國中畢業後,她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說服爸媽答應讓她離家,才16歲的她孤身北上就讀南強商工影視科音樂班,同時也到餐廳裡駐唱賺取生活費。因為是自己說要追尋夢想而離家的,遇到生病、受委屈都不敢告訴家人,只能自己挺過去,這樣的經歷或許也是她之後的創作裡都帶點悲壯感覺的原因。
1987年,潘美辰在學校公佈欄看到一張藍與白唱片公司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創作歌謠比賽」海報,本來就有在創作及哼唱歌曲的她,把握這個機會寫了一首叫做〈悔〉的歌曲,自己錄唱好卡帶寄去參賽。每天盼著結果的她一直沒等到消息,以為是沒被選中,沒想到事隔半年後她突然收到初試錄取通知,之後又在複賽、決賽、總決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下演唱組第二名及創作組優勝,同時也被藍與白唱片簽下成為歌手。〈悔〉這首歌先是成為同公司師姊方季惟的出道歌曲而大受歡迎,隔年潘美辰畢業之後,也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不要走,不要走》正式進入歌壇。當時台灣歌壇的女性偶像歌手多是走甜美可愛的鄰家女孩路線,潘美辰以酷勁十足的長髮加上墨鏡黑衣的中性打扮出現,帶著金屬冷酷感的嗓音和悲愴的唱腔很有特色,加上創作歌手的身份,在在都令人印象深刻,當年就獲中時晚報選為年度新人。
歌曲切合社會心聲脫穎而出
〈我想有個家〉是收錄在潘美辰1989年第二張專輯《是你》中的歌曲,由她自己作詞作曲,因為她曾經在北上求學期間有過半年之內就被迫搬了3次家的經歷,加上窮到連著幾天只能待在租屋處吃泡麵,十分想家的她有感而發,從一個缺少家庭溫暖的人的視角出發寫下了這首歌曲,表達對家庭的渴求。潘美辰演唱這首歌時感情真切,她的形象和嗓音都讓這首歌的悲愴感更為突顯;當時台灣的經濟發展到達高峰,台股在1989年6月19日首次站上萬點大關,無數的青年人離開鄉下溫暖的家去到大都市尋找發展機會,卻多半只能過著浮浮沉沉的生活,在房價已經逐漸被炒高的台北,找個容身之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的大環境下,讓〈我想有個家〉裡直白寫實唱著的「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非常容易就得到了廣泛的共鳴,歌曲旋律易聽易唱,經由那時盛行的KTV風潮更是大範圍的流行起來。
當時的社會環境也造成許多失學中輟的問題,1988年一首為找回失學少年的公益活動所寫的歌曲〈把愛找回來〉,集結了葉歡、于台煙、藍心湄、黃舒駿、庾澄慶、鄭怡、姜育恆、張雨生等歌手合唱。隔年中視頻道一齣以離家叛逆少女為故事主軸的戲劇就名為《把愛找回來》,並以這首歌為片頭曲,片尾曲則選用了〈我想有個家〉,演出的有沈時華、姜厚任、李明依、屈中恆之外,潘美辰也在其中客串演出。這齣戲讓當時才出道不久的李明依首度入圍電視金鐘獎就奪下「最佳女演員」的獎座,李明依穿著牛仔褲就上台領獎,在當時也引起一番議論。
種種因素堆疊下,即使當屆金曲獎同時有天王費玉清、天后甄妮,還有新生代大受歡迎的葉歡、趙傳等強敵的作品環伺,還是讓〈我想有個家〉脫穎而出獲得評審團青睞,成為金曲獎歷史上第一首最佳年度歌曲。潘美辰以21歲年紀就拿到一座金曲獎,使她的音樂事業更上一層樓,紅到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大陸,1991年她登上中國央視春晚的舞台演唱,更讓她從此在大陸紅火了十幾年,著名的小品演員趙本山,在隔年春晚特別以「我想有個家」為題編了個段子講述;當時連沒什麼名氣的歌手出一張翻唱她歌曲的卡帶,都可以賣出個上百萬張。〈我想有個家〉成為潘美辰每次演出時一定要唱的代表作,歌迷說如果沒聽她唱這首歌就好像她沒有出場過一樣;直到近幾年在中國,都還有名為《我想有個家》的電影拍攝,以及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用這首歌當主題曲。
在第一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入圍名單中還有一點值得一提。10首歌中,除了費玉清有2首入圍,另一位也有2首歌入圍的歌手名叫王維芳,她是何許人?為何後來在流行音樂界未聽聞過這位歌手?其實王維芳是台灣知名的校園歌唱比賽「政大金旋獎」第一屆的冠軍,之後在新格唱片出了這張入圍金曲獎的專輯之後,無心於歌壇發展就轉而去擔任公職。可惜的是,2013年她擔任蒙藏委員會處長時去西藏出差,因為高山症發作而猝逝,徒留金曲獎上的入圍紀錄和網路上的入圍歌曲音檔讓後人懷念。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