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短影音與政治行銷和受眾間的愛恨情仇

2024.01.25
16:56pm
/ 鄒宜鈴

新型態社交軟體崛起,成為使用者進入大眾世界的敲門磚,不是讓你矇起眼睛,享受同溫世界讚賞的小圈圈,這麼一來圈子只會越來越小,只顧好分眾,會分到最後,離大眾越來越遠 !

 

臉書、IG、Tik Tok、小紅書…,現在流行的是Threads !



新型態社群軟體崛起!

 

Threads ? 這什麼碗糕 ? 
說真的不好唸ㄟ,有說乾脆說「串串」,或是「脆」!
這是一個可以和IG連動的社交平台,其實至少已經出來大半年了,但是在2024大選後爆紅。

 

現任總統、未來總統副總統、縣市首長、立委、議員、幕僚、助理,都在上頭,根本就是綠營黨公職大集合。大家在串串上頭。你一言、我一語,有時是真心話大冒險;有時是互相漏氣求進步;有時是沒有重點的廢言,根本就是呢喃似的討拍撒嬌文。

 

綠營政治人物在Threads上,怎麼會突然大解放 ?
一方面是沒有廣告;一方面是沒有奇怪的演算法,和永遠也搞不清楚的觸及率;再來就是同溫層越築越厚,支持者一個拉一個,大家一呼百應,不用那麼累,發什麼文、講什麼話都要去「戰」。

 

這麼一來,你可以說這是互相取暖,也可以說是大家在喊爽的,但是也能從另一角度看,這其實是在「鞏固相對年輕的支持者」。大家一起講廢言、閒扯淡的同時,黨公職增進了彼此間的情誼;支持者也看到這些政治人物的另一面,原來她(他)這麼可愛、她(他)唱歌這麼難聽,但是難聽到好有誠意、她(他)是個冷面笑匠ㄟ…。

 

這個串串,串起很多人與人間的人味兒…
那以後就都在這兒溝通,不就好了嗎 ?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完了 ! 

 

小眾一點都不小 !
小眾有個小字,意味著「有興趣」的人,不是多數。
既然如此,小眾怎麼會不小呢 ? 這是因為當你目標族群設定明確後,就會投其所好,設計出「專屬」這個TA的敘事邏輯、和表達方式,鞏固好大家的情感後,這個小眾會越來越死忠,甚至幫你影響他周遭的人,這麼一來這個小眾就會一點都不小 ,還會慢慢的越變越大,長成你不知道的族群。

 

也就是現在的確是分眾的時代,但是不能分到最後,把自己分到畫地自限,走進死胡同。分眾會越來越細,只是為了取得青睞的敲門磚;小眾會不小,是因為獲得青睞後,接下來的受眾要越做越大 ! 

 

把受眾越做越大,是所有行銷人的夢想;不管是商品行銷,抑或是政治行銷,大家都是朝這目標前進的 !

 

舉個例子好了 :
深藍的老爺爺、老奶奶;深綠的阿公、阿嬤,他們都超級鐵,不管是行為模式,還是價值信念,都很難被撼動。

 

那你可以只悠遊在這群極端的支持裡嗎 ? 這麼一來,你就會被綁架,像是侯友宜突然全盤接收九二共識一樣,不落選才奇怪 !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去和這群人培養感情,再慢慢引導他們一點一滴往中間靠,小眾不僅會越來越鐵,也才會越來越大。但是這個引導,絕對不是上對下,甚至是帶著「我最行、我教你」的味道,而是設計出這群人聽得懂的故事方式,再佐以世界局勢和時代巨輪的新知,慢慢的讓他們走出自己的龜殼。

 

老實說,這是一場考驗身心的拉鋸戰⋯
人都是習慣在舒適圈,更是喜歡沉浸在掌聲裡的,因此所謂的成功模式最好能夠一再套用,比如2020那次大選,蔡英文因為和許多KOL有互動,因而在年輕人間聲望極高,那這回可以如法炮製嗎 ?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KOL沒有那麼想和政治沾上邊,再加上對賴清德沒那麼熟悉,印象中就是中分頭、穿西裝、看起來很親切沒錯,但是就是不可親,就像好吃的食物,外頭包了個保鮮膜,讓人覺得有距離,甚至不夠真誠 !因此這回大選,賴清德雖然上過幾次網紅的節目,當中不乏好笑的,但是真的讓人有悸動、共鳴的,卻少之又少,更遑論會因此對他這個人有深刻的了解,進而同理他為何這麼的把「尊重」掛在嘴邊,更奉為行為圭臬了。

 

內容真的才是王道,新通路固然重要,切記勿越做越小 !

 

包裝行銷一個人,不會只要講理念、政策就好⋯
人的行為,深深受過去經驗影響。他現在會這樣,絕對和日常有關;而日常絕對不會一天就長成這樣,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這些日常,不就是形塑意象的最好素材嗎 ? 而且要看目標族群、投放通路的不同,將這些日常分段切割釋出,就算素材差不多,也須針對目標族群的不同,而改變敘事的方式;還有釋出的時間也必須經過鋪陳設計,不是有做、有拍,然後露出就算大功告成。

 

更精細一點的話,還得和既定的行程、記者會、政策相互結合,方能達到互相拉抬的效用,不然所有的作為就只是單兵作戰,最後淪為什麼都做了,卻只是小石頭丟進大湖裡,激不起什麼漣漪。

 

不管是選前還是選後,都聽到綠營高層說要多做短影音,跟社會和年輕人多溝通。這沒有錯,但是只說對一半,重點還是在「內容」啊 ! 這個短影音,總不能老是介紹美食吧,就算是美食,能不能帶入人生經驗的成長故事 ? 也不能老是只有搞笑吧,就算是搞笑,能不能帶入搞笑背後的無奈或是心酸,甚至是推政策推到快發瘋的寫照 ? 講白了就是故事人人會說,但是巧妙各有不同 ! 如果所謂的短影音,只是拍拍跑行程、胡亂記錄下吃什麼,一開始當然很新鮮,久了大家不膩才怪,想要讓人記住,就要多用點巧思 ! 

 

短影音,忘字生義,就是要短不能長,通常在一分鐘內。
一分鐘要說理論情,還要有層次,的確不容易,那要如何分集、分階段,抓眼球,然後慢慢變長,有些在臉書或yt的影片,是不是有變長的趨勢了,這些變長的影片,哪個沒有層次 ? 沒有情感的堆疊 ? 

 

內容真的才是王道,而新通路很重要沒錯,但是切記不要越做越小 !
所謂的分眾,是讓你進入大眾世界的敲門磚,不是讓你矇起眼睛,享受同溫世界讚賞的小圈圈,這麼一來圈子只會越來越小,只顧好分眾,會分到最後,離大眾越來越遠 !

 

 

圖片來源:Threads、臉書、IG、Tik Tok、小紅書平台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鄒宜鈴
台北市民。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