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愛這片土地,愛唱自己的歌,民歌是那麼清純,那麼乾淨,那麼感人,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
1975年6月6日一群台灣年輕人,不甘心當年的台灣年輕人只能唱西洋歌曲,為了唱出自己的歌,由台灣民歌之父楊弦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自此拉開台灣民歌序曲,年輕人、大學生人手一把吉他,西餐廳、校園裡,一首一首動人的歌曲到處傳唱,清純灑脫、好不熱鬧!明年是台灣民歌50年,人生或民歌能夠再有幾個50年?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民歌50年卻搞分裂、鬧雙胞,讓原本一件音樂界盛事可能因此空留遺憾,不勝唏噓!
愛這片土地、唱屬於自己的歌
40幾年前最令我嚮往動容的第一首民歌,是葉佳修的走在鄉間小路,當時我就讀板橋海山國中升學班時,深為填鴨教育所苦,每天考不完的試、打不完的手掌心,民歌就像我人生的明燈,找到我人生的新方向,我除了有一次自告奮勇,在中午12點休息吃便當時間,主動前往海山國中的廣播站清唱了一首李健復的歸去來兮之外,還用自己寫詩投稿所賺的稿費,自費買了三張唱片送給母校在中午吃飯休息時間播放,讓大家在優美歌聲中好好放鬆用餐。
因為我們愛這片土地,愛唱自己的歌,民歌是那麼清純,那麼乾淨,那麼感人,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
於是我在就讀中正高中時,報名參加了光仁中學所舉辦的民歌演唱會,並且參加了好幾場比賽,還因此得奬,一度差一點參加當年五燈獎、六燈獎民歌比賽,卻因搭檔臨時無法參加而失之交臂,我喜歡聽民歌,更喜歡唱民歌,40年前談戀愛時太太最喜歡依偎在我懷裡,聽我唱著一首又一首動人的民歌。
如今民歌即將在明年度過50年,以施孝榮為首的民歌團體,選擇在2月1日台北小巨蛋、2月15日高雄舉辦演唱會。
但是另一個民歌團體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卻選擇在2月14、15、16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民歌演唱會。
大家各自為陣,彼此互相競爭,歌手被迫分兩邊。
卻忘了歌手都老了,聽眾也老了。
為什麼當年彈吉他走遍天下的年輕人大學生,如今邁入中老年後卻反而如此無法相容?
民歌的主角是歌、不是人
其實民歌10年、20年以後,每隔10年都有共同舉辦演唱會,一開始包括蔡琴、施孝榮也有參加,如果你愛聽民歌,當然要聽蔡琴唱的恰似你的溫柔,施孝榮唱的歸人沙城,鄭怡唱的月琴,包美聖的小茉莉和捉泥鰍,別人唱的未必不好聽,但是總覺得缺少了那種原汁原味。
平心而論,這十幾年來推動台灣民歌的發展,施孝榮功不可沒,他每年主動找贊助廠商,安排演出場地,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到小巨蛋,並找來了包括王瑞瑜、李明德和殷正洋等固定的班底。民歌是在金韻獎推出第三集唱片時開始發光發熱,王夢麟的一首雨中即景,雄霸當時媒體10個星期排行榜冠軍,李健復的龍的傳人,更意外成為當時政治氣氛複雜的海峽兩岸國民黨和共產黨角力的對象。
至於李健復、陶曉清等人後來成立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也在每逢五年、十年的時候舉辦民歌演唱會,由於久久辦一次,所以邀請的歌手可以更多。
我不知道二大民歌團體發生了什麼事,或是彼此有什麼恩怨情仇,我只知道站在歌迷的立場,能夠在民歌50年也是有生之年,看到所有的民歌手共聚一堂,那將是人生一大快事!如果每個人都站在本位主義,如果每個人都私大於公,完全和唱自己的歌的莫忘初衷背道而馳!
有一年我和太太剛在小巨蛋看完民歌演唱會,開車收聽警察廣播電台,沒想到一個記者所做的新聞竟指出:已經過世的民歌手王夢麟⋯⋯,把我給嚇了一大跳!因為剛剛王夢麟才在台上演唱!那是我第一次打電話到警廣要求更正,記者也以很快的速度修改澄清。
但是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當黃大城已經去世,當潘安邦跟著離開,當馬兆駿一去不返,當梁弘志不能再創作膾炙人口的優美作品,一個一個的熟悉歌手朋友身受癌症之苦,連我這個當年的少年歌迷都已經邁入60,歲月不饒人,為何空遺恨?當年民歌只風光了十幾年,作品太過浮濫一窩蜂,加上當紅歌手追求自我天空、忘了團隊發揚光大等都是原因,但當民歌演唱會找來當年主唱的民歌手只能唱一首歌,來自中國的歌手卻可以唱一連串組曲時,這並不是我們這些老歌迷想要的,因為他們少了台灣在地的感動滋味。
人生至此,已沒有下一個50年,我人微言輕,無力讓二大民歌團體放下彼此成見,只是每次民歌演唱會都只能看到蒼蒼白髪歌迷,這麼好的民歌,為什麼不能在年輕人之間傳唱?太太說,民歌的主角是歌、不是人,人生苦短,我們能不能學習忘了我是誰?我常常在車上唱民歌,連20出頭的女兒也因此學會哼唱,50年前唱自己的歌,50年後讓更多的年輕人繼續唱下去,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飲水得思源、古道照顏色!
(圖片來源:寬宏藝術臉書,施孝榮臉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