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BBC分析川普、賀錦麗可能勝選理由...「紐時」指選民對民主黨幻滅:若共和黨對手非川普可能會更辛苦!

2024.11.05
15:30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紐時」說,民主黨可能在本屆大選中保持連勝,但未來歷史學家回顧時,可能會得出「自由主義的抬頭已經走到盡頭」的結論...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計時,外媒BBC分析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各五個可能勝出的理由,表示川普是「不穩定世界中的強者」,而賀錦麗勝出的第一個理由為「她不是川普」;另外,「紐約時報」直言,選民對民主黨幻滅,若共和黨候選人不是訟案纏身、風評不佳的川普,民主黨可能選得更辛苦。

 



BBC分析川普可能勝出的理由,第一為「未握有權力」,2024年全球選民下架了好幾個執政黨,部份因為疫情後的高生活成本,美國選民似乎正渴望改變。賀錦麗作為副總統,很難與不受歡迎的拜登政府切割。

 

第二、「川普的支持度似乎不受壞事動搖」,即使受到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莊暴動事件影響,以及一連串起訴、前所未見的定罪,川普的支持度全年穩定維持在40%或以上。雙方競爭激烈下,川普只需尚未做出決定、對他沒有定見的選民中贏得足夠的票,就能勝出。

 

第三、「川普對非法移民的警告引發共鳴」,BBC指出,在拜登政府領導下,美國邊境衝突創下新高,民調顯示、在移民問題上,民眾更相信川普。

 

第四、因為沒有大學文憑的人比有文憑的人多,傳統的民主黨支持者、工會成員變成共和黨支持者;第五、川普也被認為是「不穩定世界中的強者」,川普也視他的不可預測性是優勢,強調他在白宮期間,世界沒有重大戰爭爆發。多數選民、尤其是男性,視川普為比賀錦麗要強大的領袖。

 

有趣的是,在賀錦麗可能勝出的理由中,第一項為「她不是川普」,近日一項民調顯示,有五分之四的美國人覺得美國正在失控,賀錦麗希望溫和派的共和黨人、獨立選民可視她為穩定代表;第二則是「她也不是拜登」,最明顯不同的是年齡,選民一開始對拜登的年齡是否適任總統感到擔憂,現在選情翻轉,川普成為角逐白宮最年長的候選人。

 

第三、賀錦麗也捍衛女性權力,關心墮胎權的選民壓倒性支持賀錦麗,而賀錦麗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歷史性意義,也強化她在女性選民中的領先地位;第四、賀錦麗的選民也比較願意出來投票,譬如大學教育背景和老年人。

 

第五、賀錦麗募到更多資金,花費也更多,競選團隊的廣告費用幾乎是川普的兩倍,這可能在激烈大選中扮演角色。

 

「紐約時報」也分析,為何川普如此具有競爭力,「最簡單的答案是,民主黨在此次選舉中面臨逆風,美國政治環境不利於民主黨。」

 

「紐時」指出,這是已開發國家政黨大趨勢的一部分,只要有機會、各國選民似乎都渴望改變,英國、德國、義大利、澳洲、日本,執政黨都失去了權力或主導地位,川普四年前也失利過。且大部分情節相同,新冠疫情造成的動盪、高房價,都讓選民怨怒,也使執政黨信譽掃地。

 

「紐時」表示,自2008年以來,民主黨和自由主義一直指導美國政治,過去幾年來,這些自由主義能量突然消失了,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洩憤怒,認為總統太老、物價太高、機會流失。

 

「紐時」指出,川普若勝出,上述分析是最有可能的解釋,而非他本人的政治熱度;換句話說,民主黨佔優勢十年多後,因為疫情期間的動盪和政府種種因應,讓太多選民對民主黨感到幻滅,不願再給民主黨一次機會,儘管他們對川普持嚴重的保留態度。

 

「紐時」強調,奇特的是,如果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很容易就讓人想到,會再次為「反川」力量補充燃料,自由主義會再次煥發活力;「紐時」最後說,民主黨可能在本屆大選中保持連勝,但未來歷史學家回顧時,可能會得出「自由主義的抬頭已經走到盡頭」的結論。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