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當美軍加速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

2019.08.12
11:15am
/ 吳明杰

美軍會如此急迫恢復中程飛彈的研發並準備在亞洲部署,當然是感受到解放軍對美國亞太駐軍及亞洲各國的嚴重軍事威脅,評估必須加速強化亞太軍力,才能予以制衡和嚇阻。

 

慣於用飛彈對準並威嚇台灣的中國解放軍,也即將面臨來自美軍的大量中程飛彈還以顏色。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公開表示,華府將在幾個月內於亞洲部署新的中程飛彈。這對已經習於對外耀武揚威的共軍來說,絕對不是一項好消息。

 



美軍退出中程核武條約反制中國

 

美國川普政府在8月2日正式宣布退出1987年美蘇簽署的「中程核武條約」,簡稱INF(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俄羅斯普丁總統則早在一個月前的7月2日就宣告退出。這項國際限武條約,限制美、蘇不得發展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型中程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

 

美方退出INF的理由,表面上看似是針對俄羅斯在歐洲部署射程可能達2500公里的9M729陸基巡弋飛彈,但妙的是,美軍卻宣布要加速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而非優先部署在歐洲。國際因而解讀,美軍此舉完全是衝著不受INF管制的中國,俄國反在其次。

 

中國因不受INF限制,過去30幾年趁機打造了多型中程飛彈,解放軍火箭軍現有近2千枚各式導彈,若依INF限制有超過80%都必須銷毀,包括用於威嚇台灣的東風15和 16彈道飛彈、東海10型陸基巡弋飛彈,以及可攻擊駐日美軍基地的東風21彈道飛彈、用於攻擊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還有號稱射程達5000公里、可打到關島的東風26飛彈。

 

反觀美軍,因為過去受到INF對陸基型中程飛彈的發展限制,只能發展由轟炸機掛載的空射型如AGM-86B巡弋飛彈,或是從兩型神盾艦上發射的艦射型RGM-109E、潛艦發射的UGM-109E戰斧巡弋飛彈等非陸基型的彈種。

 

至於地對地的彈道飛彈,僅有短射程約300公里的ATACMS陸軍戰術導彈,再來就大幅跳到射程8000到1.3萬公里的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潛射型的三叉戟二型導彈,但後二者都是攜帶核彈頭的戰略核武,美軍手頭上完全沒有可用於戰術打擊、攜帶傳統彈頭的中程飛彈。

 

美軍會如此急迫恢復中程飛彈的研發並準備在亞洲部署,當然是感受到解放軍對美國亞太駐軍及亞洲各國的嚴重軍事威脅,評估必須加速強化亞太軍力,才能予以制衡和嚇阻。

 

目前傳出美軍可能在亞洲部署的中程飛彈有兩種:一是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美軍計畫將在八月就進行測試。由於美軍早在INF簽署前的1984年曾有BGM-109G的陸基型戰斧在歐洲服役,後雖於1991年銷毀,但仍保有相關技術,只要稍作改良和升級,很快即可量產,美國防部長宣示幾個月內可在亞洲部署的中程飛彈即屬此款。

 

第二種飛彈則是陸基中程彈道飛彈,美軍預計在11月進行測試。外界預測美軍應會以冷戰時發展的潘興二型飛彈為藍本,並將該型飛彈的射程從1800公里提升到5000公里,同時以GPS系統提升其精準度,但這型飛彈要研發的時間可能較久。

 

中國即將面對美軍在亞洲部屬軍事壓力

 

而對美軍來說,最耗時的恐怕不是飛彈的重新研發和量產,而是在亞洲的部署地點,因涉及不同盟國,恐怕需要時間進行外交和戰略層次的溝通和布局,同時可能遭遇來自中國干擾的政治變數也難以預測。

 

其中最沒爭議的地點,是美軍自己的關島和阿拉斯加基地,但這兩處離中國都有超過3000公里以上的距離,已超過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的射程,因此只能等待中程彈道飛彈完成研發才能部署。

 

至於陸基型巡弋飛彈的部署,因射程可能在1500公里內,要能用以打擊到解放軍,最理想的地點可能是在駐日美軍包括沖繩等基地,以及南韓美軍基地,還有美國期望能協助圍堵中國在南海擴軍的菲律賓、越南等南海諸國。在這方面,儘管日本自衛隊一直希望獲得長射程的巡弋飛彈,例如空射JASSM飛彈,但美日可能仍須在政治上進一步溝通以獲得日方支持。

 

其他可能部署地點,當然也可能包括台灣。如果是飛彈部隊直接進駐台灣,可能只有在特殊狀況下才會發生,也就是台海戰爭爆發前後的時間點,類似作法過去在1996年台海危機曾經有過,當年美軍即秘密派遣愛國者飛彈部隊進駐台灣,以因應共軍導彈可能襲台。

 

不過美台雙方仍可採取不同形式,間接補上台灣這塊美軍在亞洲飛彈網的戰略空隙,例如美方提供台灣中程飛彈技術和零組件,協助台灣自行研發量產和部署,即便台灣軍方已擁有性能媲美戰斧的雄二E巡弋飛彈;或是直接售台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ATACMS短程戰術導彈系統等武器,一旦共軍武力犯台時,美台在作戰時可連結整個飛彈作戰網路的指管通情系統。

 

至於即將面對美軍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反制的解放軍,在矛與盾的攻防下,勢必要花大錢增加攔截中程飛彈的反飛彈系統,特別是中程飛彈的攻擊速度快於長程的洲際彈道飛彈,大幅壓縮了反應和防禦時間,以解放軍目前看得到的反飛彈能力,無論在數量和性能上都不足以因應。

 

解放軍雖已向俄羅斯採購有攔截導彈能力的S-400,但目前僅接收到一個團,並且還在訓練和測試;另雖已發展可在大氣層內外進行中段攔截的紅旗19和紅旗26,以及末端攔截的紅旗2B和紅旗29反導飛彈,不過其性能和技術是否已經成熟?外界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慣於用飛彈對準並威嚇台灣的解放軍,未來也要習慣被美軍用飛彈長時間瞄準的感覺。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劉安書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