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共產黨不願面對的真相!中國文化大革命高壓統治...釀四段被迫害的淒涼故事

2021.02.24
15:08pm
/ 放言編輯部 翁子竣

1957年他為求積極表現,給所在學校的領導提出教學改革建議,卻在瞬間被打成右派,整個學校貼滿了罵他和他父親的大字報,「終於認清了形勢的胡思杜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幻滅。失去了一切賴以生活下去的信念,自殺成了唯一的解脫。他的父親,叫做胡適。」


中國政府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間,於境內實施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紛紛被視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因而遭到紅衛兵人身迫害,整起運動約釀百萬名平民非正常死亡。殘酷的歷史片段不得遺忘,微博名為「二爺ALEX」的帳戶日前在社群平台上發表名為「疏途不歸」文章,內容分別以時任北京大學教授胡適、青年作家郭世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等人的親人做為主角,講述了四段在威權體制下受害的淒涼故事。

 



胡思杜提教育改革反遭打成右派

 

文章寫下,1957年9月21日夜晚,唐山鐵道學院馬列部歷史講師,被劃為右派的胡思杜「畏罪自殺」,他為堂兄胡思孟留下一封遺書:「現在我沒有親人了,也只有你了。我留下的600多元錢……希望你們努力工作,你的孩子們好好學習,為社會主義立點功。」1948年12月北平被包圍,當時在北大圖書館工作的胡思杜拒絕和父母一起去台灣,堅持留在北平並認為「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

 

「在其後的運動中,背負著家庭負擔的胡思杜惶恐至極,積極向組織靠攏,努力改造思想。」文章提到,據要求他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和父親劃清界限、斷絕關係的文章,他大罵父親是國民黨的忠實走狗、反動階級的忠臣等,但與至親割席並未給他帶來好處反而包袱越重。

 

1957年他為求積極表現,給所在學校的領導提出教學改革建議,卻在瞬間被打成右派,整個學校貼滿了罵他和他父親的大字報,「終於認清了形勢的胡思杜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幻滅。失去了一切賴以生活下去的信念,自殺成了唯一的解脫。他的父親,叫做胡適。」

 

郭世英成立「X詩社」被檢舉傳播「反動思想」

 

文章指出,1963年初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郭世英與同學成立名為「X詩社」的文藝組織,但很快這組織就被人檢舉傳播「反動思想」、忘記「階級鬥爭」,所有成員接受牽連,部分成員被定罪入獄,而郭也因為家庭背景被下放河南的農場勞改,「他很不屑於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全世界什麼最乾淨?泥巴!。』

 

持續三天的刑訊逼供中,郭世英被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但堅持不認罪,他母親知道情況危急請求身居高位、每日陪大人物看戲的父親去求情,但父親卻始終沒答應,「1968年4月22日,不堪受辱的郭世英趁看守不注意,從三樓的房間裡面破窗而出,墜樓身亡。死時雙手被反捆,全身多處骨折。他的父親,叫做郭沫若。」

 

陳子美九死一生偷渡登陸香港

 

文章表示,1956年在風聲鶴唳的政治氛圍中,陳子美因家庭背景不妙,請辭上海的助產士工作,舉家搬到廣州避禍,並在居委會找了一個當掃盲老師的工作。但自文革開始陳的家庭背景被得知並成把柄,陳作為「中國最大的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孝子賢孫」,抄家批鬥成家常便飯,被關進牛棚長達14個月,無休無止的羞辱讓這個年輕時代就獨自艱難生活的堅強女性不堪重負,萌生了「逃港」的想法。

 

1970年9月為不造成拖累,陳子美讓他兩個兒子先逃離,自己則請人把5個裝醬油的鐵皮統綁在身上,在好心的幫助下毅然跳進大鵬灣,經10個小時漂流,九死一生登陸香港,如此高齡冒死偷渡,連見到她的香港警察都忍不住要和她握手,害怕被港英當局遣送回內地,其後陳帶著兒子前往加拿大,最後又移居美國,並於1989年入籍美國,「晚年她聽說內地有關部門,要給她的父親修墳墓的時候,她並不樂意認為『又在花百姓錢,說不准以後還要砸』。她的父親,叫做陳獨秀。」

 

鍾世藩妻不堪羞辱投珠江自殺

 

文章指出,1946年國民政府建設的三家中央醫院之一貴州中央醫院遷到廣州,成了廣州中央醫院,鍾世藩任副院長。他的妻子同樣是著名護理專家的廖月琴亦同往,夫妻二人作為北京協和的高材生,此前都有赴美留學的經歷;1949年國民黨遷台前夕,時任院長的鍾世藩拒絕上級令其攜帶醫院資金和人員遷台的命令,將醫院的移交給了新政權的軍管會。

 

文革開始後,夫婦倆因曾經為舊政府服務和留學的背景,雙雙被鬥,鍾世藩作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被打倒,只能去兒科洗奶瓶度日;而妻子廖月琴時任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境況更慘,因為不堪羞辱,1966年7月投珠江自殺,時年56歲,「鍾世藩將妻子的骨灰,一直存放在他的臥室里中,陪伴了自己整整12年。他的兒子,叫做鍾南山。」

 

 

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360百科、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辦民間歷史官網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