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持續季增,單季毛利率和營業利益可望維持第2季水準。
國巨第2季稅後淨利新台幣63.2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2.81元,單季EPS寫11季新高,優於市場預期。摩根大通今(27)日評論重申880元的市場最高目標價外,一家大型投顧也上修到「八字頭」820元;國巨今日開盤601元,最高為605元,跌幅2%。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預期,合併基美、普思、奇力新後,新國巨集團的毛利率,將長期穩健維持在40%左右的水準。
摩根大通表示,國巨上一季獲利符合該券商預期,但高於市場預測,主要來自被動元件價格高檔及國巨產能利用率持續拉升。摩根大通提到,考量國巨併購擴張,營運成長性將優於產業,伴隨車電需求爆發,國巨高雄廠規劃再擴產四到五成來生產車用MLCC,中長線動能樂觀,重申看好今、明年EPS提升到47元、54元。
國巨昨天下午應高盛證券邀請參加法說會,董事長陳泰銘、執行長王淡如、財務長陳彥松全程參與。國巨公布第2季毛利率、營益率雙率雙升,累計上半年大賺113.5億元,年增101%,已經逼近去年全年的130億元,上半年賺逾二個股本,達22.98元。第2季單季合併營收277.12億元,較第1季237.49億元增加16.7%,創單季次高。
睽違4個季度,國巨第二季毛利率重返4字頭達41%。陳泰銘認為,國巨過去的產品不夠聚焦,合併普思、基美是走出大中華區的絕佳機會,未來4字頭毛利率會是長期目標;相比於國際一線被動元件廠平均35~38%的毛利率,反映出國巨高端、高階應用比重提升至75%的優勢。
陳泰銘指出,基美在技術開發、產品品質上為領先群,但是產能擴充比較保守;基美加入國巨之後,2021~2022年進入擴產高峰期,預期資本支出佔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淨利率)比率各約33%、25~30%,2023年則降至20%以下。
陳泰銘也宣布,高雄大發三廠將有40-50%產能切入車用領域,新廠預計2022年試量產。除了基美的車用MLCC之外,國巨自己的車用MLCC也會通過認證,成為高雄大發三廠主要的高階應用之一。
國巨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持續季增,單季毛利率和營業利益可望維持第2季水準;目前車用產品占國巨集團業績比重約18%,國巨預期未來3年車用比重可提高超過20%,今年研發費用持續鎖定車用和工規產品等。當前產品報價相對穩定,以往國巨本身在標準型產品業績比重7成、特殊品占3成,現在新國巨集團在高階特殊品占比達75%、標準品降到25%,毛利率穩健。
法人詢問, COVID-19疫情是否影響國巨集團在東南亞布局?陳泰銘回應,目前沒有因疫情轉移生產基地的規劃。談及高雄布局,陳泰銘提到,高雄新廠加入後,高雄產能約4成到5成主要是車用。
(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