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情吃 / 食力專區
放.情吃

環保杯新制上路 真的能成功改變台灣一次性飲料杯消費習慣嗎?

2022.07.30
12:00pm
/ 食力

2022年7月1日《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法令正式上路,針對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超市、手搖飲業者,所有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提出管制,除了給予自備飲料杯至少5元的折扣。2023年起,連鎖超商和速食業者的循環杯服務要求需要在2023~2025年逐年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達到一次性飲料杯15%、18%、25%的減量率。減塑政策的大躍進,一方面希望刺激台灣環保意識再提升,但對於受到規範的業者來說,如何妥善因應則備受挑戰,消費市場是否接受也是決定此項制度的成敗主因。

 

採訪=林玉婷、李依文
撰文=李依文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制定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於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針對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超市、手搖飲業者等使用一次性飲料杯的通路提出管制,除了規定自備飲料杯至少要有5元的折扣。

 

此外,連鎖超商和速食業的循環杯服務也要求在2023~2025年逐年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達到一次性飲料杯15%、18%、25%的減量率。法案自2021年12月22日預告,2022年4月27日正式公告、7月1日上路,有業者反應5元回饋擠壓成本,尤其是2023年將實施的循環杯機制,在應對執行上有很大的難度。再者,雖然環保政策躍進,但消費市場老早習慣的消費模式,在法令上路之後就能因此帶動消費者真正減用一次性飲料杯嗎?

 

 

好法想推,成本結構、安全衛生、環保效益等爭點待解決

 

不管法令怎麼推,要成功仍舊需要回到市場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消費模式轉換。根據《食力》「環保新制上路!你會因此加入減塑的行列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原本不會自備環保杯的受訪者,有77.6%會因為5元折扣而提升使用自備環保杯的意願,可見折扣誘因不小。但政策要順利推行,仍有許多隱藏的爭議待妥善解決。

 

爭議一:業者問 5元折扣為何一體適用?

 

首先,各家品牌業者的成本結構本就不同,不少業者大嘆固定5塊的折扣未考量到市場機制。對此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祕書王嶽斌正面回應,折扣價並不是隨意制定,而是根據「110年環保施政意向調查」中得到回饋,有超過6成的民眾願意飲料售價在價差5元(含)以內的情況下自備環保杯。此外也考量到第一線零錢折扣、零頭計算等問題,因而制定此折扣區間,更認為業者成本計算並不是環保署首要考量要點,執行政策下的環境利益是需要共同承擔的成本,業者需要承擔折扣金、消費者需要願意承擔攜帶杯子的不便,一起為環境付出。

 

雖然可以說,政策初衷立意良善,也確實是全人類應該要面對、負責的環境問題,然而強加成本要求品牌吸收,被質疑不是合理的商業經營邏輯,畢竟當成本結構改變,勢必會對經營造成影響,更不用說各家品牌都有自己的經營思維、成本結構,非比例型的折扣,卻要品牌自行吸收成本,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遊戲規則。

 

「包裝收費應該要拆分出來,使用者付費很合理。」中華民國物流協會包裝技術顧問講師許呈湧建議,考慮到不同品牌的成本不同,不是使用比例來設定折扣範圍,更需要將飲料與包材成本區隔清楚,才不會有品牌、消費者會因為政策而有種變成冤大頭的感覺。

 

爭議二:消費者擔心 循環杯的安全衛生真的無虞嗎?

 

此外,2023年即將上路的循環杯政策,概念不只新穎,首先迎來的就是消費者對於衛生安全的疑慮。

 

雖然,共用循環杯跟在餐廳內用使用杯具有類似的概念,先不論現下敏感的疫情造成人心惶惶,看著「循環」二字讓人不難覺得存在衛生清潔不徹底的情況。更不用説清潔不慎可能有過敏原殘留問題,手握循環杯難憑肉眼判斷衛生與否,考驗的是消費者對品牌、循環系統的信任。

 

對此,許呈湧認為台灣具有絕對的技術可以掌握好衛生安全系統,他用醫院的美食街餐具清潔消毒做比喻,從餐具的無死角設計、高溫、清潔試劑的選用等,絕對有技術量能做到安全衛生無虞。但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是否願意相信這樣的體制是沒有問題的。

 

爭議三:環保杯、循環杯真的環保嗎?

 

再者,不論是環保杯、循環杯的核心價值都是循環使用,但到底能夠實行到多徹底,是很大的問題所在。

 

「試問大家家裡有多少環保袋?」許呈湧語帶輕鬆地點出了2018年宣布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下,掀起的一股環保袋熱潮,不管是購物贈品或是精美設計的環保袋,一個人手上有7~8個好像也不算是太誇張,但生產這些環保袋的量能遠比塑膠袋還要多,「做一個棉袋的生產耗能,是一個同等大小塑膠袋的140倍。」他舉例,環保杯或循環杯也是同樣的道理,妥善地被利用才能真正實踐「環保」理念,而台灣是否會掀起另外一股杯子之亂,還有待觀察。

 

 

台灣年用40億一次性飲料杯,盼從立法來挽救環境傷害

 

40億個,這個數字是你手上那不起眼的一次性飲料杯,台灣一年的使用量。根據環保署「110年度一次用塑膠產品源頭減量工作計畫」統計數字來看,本次規定的範圍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與飲料店的免洗飲料杯(塑膠、PLA、淋膜紙)使用量分別為:2222萬個、4億2431萬個、8751萬個與17億1782萬個,總計22.5億,佔了全通路使用量的一半,相當驚人,也因此即使爭議頗多,新制也選擇從這裡下手改革。

 

但強制業者需要配合自備杯5元折扣政策,表面上看似是短期的環保政策,但其實最源頭是來自環保署2002年起針對塑料,進行一系列推動的源頭減量措施有關,從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塑膠吸管到現在的一次性飲料杯等政策,可說是一以貫之。最大的目的無非不是希望透過法令,可以改變人民使用塑料的消費習慣。

 

立法手段看似強硬,但植入台灣人生活已久的消費的飲食習慣,不管是上班族上班趕路途中繞進超商來一杯咖啡、下午茶時段學生站在手搖飲店前躊躇選擇琳瑯滿目的手搖飲、又或是不想煮飯的夜晚踏入速食店來上一份快餐...到處都是一次性飲料杯的身影。

 

不管是從使用量高或使用習慣依賴,不免激起一陣懷疑,台灣真的能成功嗎?

 

國際間都在推,是成是敗各有因果

 

這類的法令或是推行指引,台灣不算是太新潮,不少歐美國家如美國加州、義大利、澳洲等國都有推行的歷史,甚至是鄰近的韓國也都有行動,從結果來看卻不能說誰特別成功或失敗,甚至有攔腰斷送的案例,從消費市場體制的不適應到系統嫁接不完全、消費市場接受程度差,甚至是各地民情不同,都可以說是需解決的痛點。

 

以鄰近的韓國來說,原訂於2022年6月開始針對一次性使用塑料冷飲杯、紙製熱飲杯進行使用限制,最終卻沒有順利如期上線、延遲至12月,主要原因與押金制度有關。韓國的一次性杯具押金制度是透過在杯子貼上回收用條碼,根據條碼來進行回收,但是對於消費者要在哪裡回收、如何確實收到這筆退款等系統的執行上,有許多落差與爭議。

 

又好比國土廣大的美國,當地地方執行法令強,以加州為例,2021年起,即明令禁止餐廳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其中更包含番茄醬與芥末醬包等。夏威夷與檀香山則是禁止提供塑膠袋及一次性餐具,各州之間會根據地方法令有不同的法規限制。

 

國際間其實都在逐步重視一次性塑料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困擾,想要確切落實與法規適用性絕對有關,這也正是目前立法正式開跑的台灣應該努力的方向。

 

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 是環保推進最大推力

 

環保永續、愛護地球環境等口號宣言,近幾年幾乎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隨處各種產業都可以看到這般念想正強力輸出。說是全球意識可能抽象,但具體的目標則是隨著聯合國(United Nations)在2015年9月發表了《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計畫有關。

 

該計畫以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3大面向,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並延伸制定了169項具體的細項目標(Targets),預計在2030年檢視各國的作為與推動成效。聯合國希望藉此向世界上每個國家、經濟體、企業、團體組織與公民呼籲,在進行任何決策與行為時,都能將這些永續指標納入考量。

 

擁有2300萬人的台灣雖說不是聯合國會員,但對於永續環保這件事卻有相當程度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積極跟上國際腳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令推行要成功,需要全體意識提升

 

其實在跟上法令推動前,早有不少品牌具備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比如2011年台灣麥當勞為支持消費者自備飲料杯、減少一次性飲料杯使用量,「麥向綠生活 一起做環保」集點活動,集滿5點可兌換飲料;又或者是星巴克承諾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用水量和垃圾量減少50%的目標與承諾等,許多永續目標都是更全面性的規劃,一次性飲料杯或是循環杯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當法令上路,台灣真的要推行成功需要的其實是集體意識的凝聚。麥當勞也表示根據目前觀察,「自備飲料杯省5元」的成效相較於過往集點的方式確實有成長,但比起推法,更重要的人民的消費習慣需要真正長期改變,而長期以來慣有的消費習慣也需要時間,或是足夠的誘因才能真正改變成功。環保立法應當、品牌願意支持與投入、消費者落實行為改變,都是台灣是否能真正邁向減塑推行成功的影響因素。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各國減塑政策制度大對照!獎勵折扣跟加價負擔 哪個更有效?
環保新制誰買單?9成民眾願因折扣提升而自備環保杯 但願租借循環杯卻不到3成!
6成民眾不願因環保折扣被漲價!夾在利潤與環保政策中的廠商恐被迫調整產品結構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最新新聞
食力
食事求實、與食俱進!最具產業權威的飲食傳媒。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