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源邀請大家相「遇」在玉「米」田裡,進到田間吃鮮「甜」。
剝開外層翠綠的玉米葉與茂密的玉米鬚,一顆顆乳白色飽滿的玉米粒露出,無須再經過加工調味,稍做沖洗即可生吃。大口咬下,帶著淡淡甘蔗和牛奶味的香氣,水果玉米的鮮甜瞬間溢滿整個口腔,唇齒留香。
「遇米甜」的水果玉米主打現採即食,以原汁原味驚艷消費者。
從玉米加工廠轉型,自行種植水果玉米
李清源原先在臺北工作,2009年,父親的玉米加工廠工作量增加,需要更多人手的協助,於是舉家返鄉幫忙。相比大都市,李清源更喜歡空間廣闊的故鄉─嘉義新港,同時能夠為了自己的事業打拼,而非「領別人發的薪水」,在行事上也較為自由。
由於新港的玉米產量並不多,李清源須到外地洽談收購玉米的事宜,久而久之對業務性質的工作感到厭倦,為穩定掌握加工廠的玉米來源,便興起自己種植玉米的念頭。在此之前完全沒有耕作經驗的他,參與農民學院舉辦的相關課程與研習講座,先透過租地來耕作,並請教在地老農前輩,吸收經驗,才進一步購置農地。
起初以種植傳統的糯玉米為主,後期因加工廠的訂單漸被大工廠取代,李清源開始將重心轉為研發安全、無毒的水果玉米。他種植的水果玉米主要有白色、紫色和雙色,白色的白龍王玉米為臺灣市場上的大宗,甜度極高;紫色玉米富含青花素,富含營養價值;雙色玉米則為日本品種,口感上更為細緻。
種植玉米,學問頗深
頂著陽光,做著除草、灌溉、施肥、噴藥日復一日的繁瑣工作,農夫的生活看著單調,其中可是蘊含外行人看不出的學問與細節。而這些全靠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
每種玉米的生長狀況不同,如白色玉米的發芽率達九成;而紫色玉米僅六成,且容易發生病蟲害,常生長到一半就夭折。種子的花費,加上整理耕地的成本,此時都只得無奈地乖乖認賠。
李清源從一次次失敗中吸取經驗,並請教植物醫生,依照每種玉米的特性,不斷調整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改善問題;更抓準病蟲害防治的日期,他說道:「要特別注意玉米長出『玉米寶寶』的時間點,不然那些蟲就知道有大餐可以吃了。」
如多數的青農,李清源同樣看「天氣」吃飯,雖然玉米全年度都能種植,不過夏天易受高溫影響生長情況,賣相不如冬天的玉米;又因玉米需要靠風授粉,一旦授粉不均勻,玉米就會產生缺粒的狀況,因此不適合種在溫室,若遇到嚴重的風災,產量即大幅縮減。這時,李清源便會視情況應變,種植一些生長韌性強的糯玉米因應市場需求。
農食安心,身土不二
隨著接觸玉米的時間越久,李清源不僅專注於當下,也致力促進產業走得長遠長久,願消費者吃得安心,跟土地產生連結,落實「農食安心,身土不二」的概念。李清源使用農業部規劃的安全用藥,並送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進行農藥檢驗,讓「農藥零殘留」;同時著手舉辦田間體驗,讓老師、親子家庭前來現採即食玉米,了解玉米的相關知識,促成人(身)跟環境(土)的親近,達到環境友善,也呼應「遇米甜」的品牌理念:跟大家相「遇」在玉「米」田裡,進到田間吃鮮「甜」。
李清源殷切期盼,民眾能夠親自體驗農民真正的生產區域,看到最真實的生產方式,從而建立起信任感,以穩紮穩打的方式奠下良好口碑,憑藉口耳相傳,推廣行銷。
為促進下一代跟農業的互動,李清源後續更將食農體驗提升到食農教育層次,除了介紹玉米本身,也導入當地文化,讓外縣市民眾能認識新港的在地宗教、歷史文化;甚至到新港國中開課,教導小朋友有機、友善的耕作方式,體驗農夫的角色。
農業金庫貸款緩解缺工問題
回鄉從農多年,李清源自然對產業有所觀察。從加工廠時期到現在,一直由當地的高齡女性長輩們組成的「千歲團」組織協助農事,而近年來人數銳減,又招不到年輕人力,從種植、採收到後續的銷售,僅剩夫妻倆跟四位千歲團的成員一手包辦所有農事,他語重心長地說:「可是這樣還能走多久?五年我都覺得很勉強。」
李清源先前主要使用自有資金投入農業,目前身為青農聯誼會會長的他,時常參與組織舉辦的活動,與青農們進行技術與貸款資訊的交流。為解決資金問題,他的許多青農朋友都申請過農業金庫的貸款,農業金庫董事長也曾邀請李清源會長出席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的說明會,以獲取相關資訊,李清源表示,「已經計劃要向農業金庫申請貸款,添購植保無人機這類農作設備,期待能緩解人力不足的現況。」
李清源接著透露他的未來藍圖,提出農民一起合作的想法,正類似早期「相伴工」的模式,由一群種植同作物的農民互相協助,在同一區塊共同種植與運銷,才有機會發展出小有規模的產業,近期正構思著計畫的可行性,盼能最大化農民共同的利潤。
從最初的五分地到如今近兩甲的田地,李清源一路上走得謹慎且踏實。談及玉米產業,他不自覺流露出熱切的神情,自嘲地形容自己是「做農業的神經病」,總有著源源不絕的想法與熱忱,期待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