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藍鷹會在傍晚坐遊覽車回家,熱情的青鳥會飛向何方?

2024.06.21
13:40pm
/ 溫朗東

藍鷹終究是充場面的動員,時候一到就坐遊覽車回家了。綠營的難題不在於藍鷹,而在於如何回應青鳥熱情,如何優化組織、促進世代對話...

 

不管青鳥藍鳥場外人數多寡,也不會影響覆議案的結果,在黃國昌討好傅崑萁的私心自用下,藍白聯手的態勢已成,柯文哲也沒辦法喊剎車。

 



國民黨的盤算是先把基本盤氣勢顧好,透過大規模動員,塑造出藍綠場外人數相當、氣勢對等的外觀,並希望以此穩住政黨支持民調。

 

藍營的盤算實現難度不高,藍營的地方組織本就穩固,所謂的政黨支持下滑,也就是支持者「不表態率提高」而已。從過往幾次地方選舉的經驗來看,民調會在2026選前半年歸隊。

 

藍鳥(或說是藍鷹)是組織動員,要在上午人數超越青鳥輕而易舉。到了傍晚,藍鷹就台北一日遊結束,回到甜蜜的家休息。青鳥則是周五晚上人最多。當然,要超越上個月的人潮是比較困難。

 

青鳥的「備長炭效應」

 

有些本土陣營的朋友擔心,這次青鳥人數比上個月減少,是否運動能量消散?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青鳥如今走入「備長炭效應」:生火烤肉的時候,一開始用瓦斯噴火槍點火,火勢看似很大,木炭還沒熱起來,等到備長炭燒起來之後,看似火焰不大,溫度卻很高,也很穩定。

 

為上個月青鳥運動噴火的,是傅崑萁跟黃國昌,如今火已經升起,明火的大小不是重點,民意的走向才是關鍵。有些人沒去運動現場,單純只是上個月去了很多次,累了;更多的是心意已決,認知到藍白是國會亂源,不如保留體力,準備明年的罷免、後年的地方選舉。

 

青鳥火勢已成,藍鷹還在壯勢,真正大幅萎縮的,是民眾黨。柯文哲沒辦法控制黃國昌,只好等到明年把立院總召換成黃珊珊,肖想今年靠黃國昌吸藍票,明年靠黃珊珊吸綠票。柯文哲的幻想難以成真,他自己年初選成老三,弊案纏身,原形畢露,難以再度挑戰總統大位,連帶的影響到政黨氣勢。

 

民眾黨的領頭羊換成黃國昌,但新北一局藍綠基本盤穩固,除非侯友宜硬要推出戰力低落的劉和然,不然黃國昌只會選到灰頭土臉。另一方面,黃珊珊再戰台北,少了2022的副市長市政資源,加上蔣萬安強勢謀求連任,除非綠營候選人太弱,不然黃珊珊也難逃邊緣化命運。

 

白營萎縮,票源回歸藍綠,政局回歸兩黨局面,看似傳統,其實是未曾出現的新局。2014年以前的基本盤是藍大於綠,2014年以後綠營結合第三勢力勝選,2016年後柯文哲往親中陣營靠攏,以民眾黨為首的第三勢力,在今年初大選極大化,再於黃國昌的引領下高速泡沫化。未來兩年,綠營基本盤是否能在第三勢力萎縮下大於藍營,成為觀察重點。

 

綠營的三大難題

 

民進黨要拉升支持度,還有很多難關要過。從近期多項民調來看,民眾支持國會改革,但不支持藍白的擴權版本。因此,民進黨也必須要提出優於現況,也優於藍白版本的國會改革方案,以此來跟藍白做出差異對比。再者,過往民進黨沒有這麼好的青年票擴展機會,顯然有擴編黨部青年組織、提高預算,培育青年政治人才的必要。

 

再者,影響民意最大的是施政,是行政權。院長卓榮泰是政壇老鳥,嗅覺敏銳,但內閣中不乏幾隻菜鳥,參加賴清德讀書會兩三年,自覺可以大展拳腳,殊不知在立院老鳥眼中,不過就是個隨時可能下台的官員。新內閣上任一個月,已經被藍營察覺破口,這幾位溝通能力欠佳、隨意放炮的閣員,如何快速搞懂政治規則,是第二個難關。

 

第三個難關是政黨結構,藍營地方家族接班模式,比綠營的派系競爭穩定。藍營執政縣市目前沒看到綠營的強力挑戰者,綠營執政的台南高雄則是初選爆滿,預計一路競爭到後年初。桃園跟台中都需要強棒出擊,如今還沒看到綠營重點人選。

 

藍鷹終究是充場面的動員,時候一到就坐遊覽車回家了。綠營的難題不在於藍鷹,而在於如何回應青鳥熱情,如何優化組織、促進世代對話。

 

 

圖片來源:孫瑋芒臉書、國民黨臉書 ;示意圖來源: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