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三中全會閉幕的同一天,共和黨大會正式通過提名川普為總統候選人⋯⋯
美國前總統川普大難不死後,競選氣勢更旺,台灣社會本來大可靜待11月大選結果;但他在槍擊案發生前接受彭博專訪的一段談話,卻讓台灣人聽得五味雜陳。
川普要台灣付保護費?
川普說:「台灣應該付給我們防禦費」、「他們幾乎拿走了我們所有的晶片生意,變得非常富有」、「台灣距離我們9500英里,距離中國68英里,中國可以輕易轟炸台灣……」,引起廣泛矚目。
台灣一些媒體把防禦費(Pay us for dedence)翻譯成中文的「保護費」(英文protection fee,意指黑社會勒索商家),藉機鼓吹「疑美論」,固然是引發爭議的原因之一;但川普以生意人的角度,視台灣為美國保險的客戶,直言天下沒有免費的保單,意思表達得也很清楚。
其實這一直是川普的立場,他要求日本、南韓分攤美國駐軍的費用,要求北約盟國提高國防支出,分擔更多援烏的武器及經費,說的都是同一回事,差別在於美國在台灣並無駐軍。
就像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說的,川普的意思是,台灣應在自我防衛上投入更多。美國可以幫助對抗中共,但台灣必須加碼國防支出,分攤負擔,讓大家看到台灣人的意志。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採購美國軍事裝備的龐大經費,其實就是分攤美國的防衛支出。這點美國國務院也做了說明,發言人米勒在回應媒體詢問時強調,台灣一直為自己的國防付費,從美國購買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軍用裝備,支援了美國製造、工業和技術。
無論如何,川普的發言提醒我們,自由不是免費的,台灣在台海理應承擔更多責任。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點值得台灣社會關注。
首先,這不僅是川普個人的主張,而是整個川普團隊的認知。就以川普挑選的副總統搭檔范斯為例,今年六月他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度查特訪問時,就提出「現實主義」外交原則,主張外交政策首重美國利益。范斯認為,一個國家是好或壞的道德主義「大致上沒有用」,「我們應根據對美國是否有利益」來處理外交事務,但這不意味完全忽略道德考量,而是誠實看待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他認為,美國需要盟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美國才能專注於東亞,未來廿至卅年間,東亞將是全球主要競爭的所在。
如何理解范斯的「現實主義」外交原則?
學者沈旭輝指出,范斯和曾任川普第一任時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艾布里奇.柯比(Elbridge Colby)一樣,都是共和黨新右翼的代表人物,他們認為美國不應該成為「世界警察」,或要維持美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影響力美國的全球利益,而應是確保在每一個關鍵地區,都沒有足以挑戰、甚或取代美國的其他「區域霸權」出現。
基於此,美國只需要在每一個地區扮演「離岸平衡者」的角色,鼓勵區內的友好國家結成「反霸權聯盟」,多用自己的資源,推進聯盟、同時也是美國的利益,就遠比用美國納稅人自己的資源和軍隊,去捍衛每一個地區來得合理和實在。除非某一個地區出現可以根本挑戰美國的潛在區域霸權,美國才應該以舉國之力,決定性地壓制這個對手。在 Colby 眼中,這就是中國。
成為讓習近平政權垮台的推手?
范斯的看法也是如此,他對中國態度強硬,反對加強援助烏克蘭,主張集中資源全力抗衡中國。由於范斯對川普的忠誠,與川普的意識契合,從他的「現實主義」外交原則,就不難理解何以川普會說出要台灣付「保護費」,本質上就是要盟友分攤國防成本,就跟他對歐盟國家及日、韓的要求一樣。
川普若當選總統,只能再做一任,不少人看好范斯四年後可能接班競逐白宮寶座,很有機會在2028年扶正,因此這套「現實主義」外交原則,恐將成為美國的長期政策,世界各國包括台灣在內,都必須認真面對才行。
再者,川普遇刺後的心境轉變,也很值得探究。
川普13日遭槍擊後,一張由美聯社記者、普立茲獎得主沃奇(Evan Vucci)拍攝、他臉上有血跡、高舉右臂在國旗下方握拳的照片,讓川普變成英雄人物。
《華盛頓郵報》說,沃奇這張照片「創造比現實還真實的現實」,使川普中槍後的一片混亂,轉變為他兼具勇氣、決心及英雄主義的非凡象徵。
這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說明川普多年來上實境秀的訓練沒有白費。但現場那種冷靜、自信和勇氣,多少是與生俱來的,才能在面對生命威脅的那一刻,展現了大無畏的勇氣。
沈旭輝認為,這反映川普超強的爭勝心和求生慾,已經內化為指導他每一刻大小動作的基本信念。他真心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the chosen one),堅信自己正在走正確的路,一切都是考驗,不只是為了打贏一場選戰,而是有真正的自信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這種教材級的領袖氣概,如果是在戰爭期間,可以給予國民無限信心,也會令敵人感覺對手「很 tough」。
同樣曾被企圖暗殺的雷根總統的女兒 Patti Davis,在川普被槍擊後投書《紐約時報》,講述川普從死裡逃生後的心情轉折時,提到當雷根遇到槍擊後,認為這是神的安排不讓他當時死去,於是才有了盡力終結冷戰、限制核武的使命,否則可能根本不會和蘇聯破冰,並最終導致蘇聯垮台。
雷根當年遇刺倖存,不僅扭轉了他的總統軌跡,還讓他成為美國政壇堅不可摧的傳奇人物。川普條件或許難與雷根相比,但他中槍後表現頑強、舉臂高呼「戰鬥」臨危不亂,確實贏得民心。
比較1981年的雷根暗殺事件,與13日川普遇刺,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川普和雷根不僅都是共和黨人、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上台,2人更在暗殺事件後,塑造出非常標誌性的歷史形象。
十分巧合的是,就在中共三中全會閉幕的同一天,共和黨大會正式通過提名川普為總統候選人。川普會不會像雷根推倒前蘇聯一樣,成為讓習近平政權垮台的推手?值得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截圖、三立新聞截圖、川普IG、「Elon Musk」X平台;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