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邁向30年系列4(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11日電)中職過去29年來,最高峰時每年有164萬多人次進場,平均每場球賽觀眾人數達6878人,陪台灣球迷走過7348場球賽、2萬3176小時又41分鐘,成為每個人或多或少記憶中的一塊拼圖。
中職邁向30年系列4(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11日電)中職過去29年來,最高峰時每年有164萬多人次進場,平均每場球賽觀眾人數達6878人,陪台灣球迷走過7348場球賽、2萬3176小時又41分鐘,成為每個人或多或少記憶中的一塊拼圖。
中華職棒1990年3月17日正式開打後,過去29個球季改變台灣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球員、教練、球迷、場務人員、棒球記者、以及球場周邊的商家攤販,有了屬於自己不同的記日方式,日子不再是照著每年千篇一律的制式日曆走,中職年度賽程表中,喜歡球隊的對戰時間、地點、開賽時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有棒球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中職最初3年每年總計180場比賽,1993年增加至6隊,每年比賽場數增加至270場,1995年開始,每隊每個球季改打100場比賽,全年度球賽場次增至300場。之後隨著隊伍數量調整,全年度場次有微調,最多在1997年,總計7支球隊每年度打96場比賽,全年度例行賽場次336場。
1999年原訂全年度比賽場次為300場,因為921大地震取消22場比賽,2008年則因為米迪亞暴龍隊遭停權,取消2場比賽;中華職棒從2009年減為4隊迄今,維持每隊每年打120場例行賽,全年度例行賽場次共240場。
過去29個球季,中職總計打了7348場比賽,陪球迷走過2萬3176小時又41分鐘,從早期比賽平均時間在3小時之內,一直到近2年每場比賽平均時間約為3小時又27分鐘。
中華職棒過去29年來,也累積許多有趣的數字紀錄。根據中職資深場務人員表示,中職每場比賽約準備10打球(120顆),每場比賽因為時間、天氣狀況而有不同的需求量,如果打延長賽,或者天候狀況不好,消耗球的數量就會偏多,可能會用到12至15打球,但若正規打完9局、天氣好的比賽,平均用8打球。
若取平均值,中職每場比賽用120顆球,過去29年來消耗了88萬1760顆球,以中職比賽用球華櫻990直徑約7.38公分推算,29年來使用的球數,直線往上堆起,高度約是128座台北101(高度509公尺)。
中職為台灣棒球最高殿堂,早期外籍球員部分造冊在系統沒能完整呈現,根據中華職棒紀錄系統中轉出名冊統計,中職29年來,總計登錄過外籍球員894人、本國籍球員1264人,約2158名球員曾在中職舞台上亮相。
中華職棒1990年開打後,每年觀眾人數穩定上升,最高峰為1995年,全年度共有164萬6361人次進場觀賽。1995年以前,中職每場平均觀眾人數至少5400人,最多為1992年,平均每場觀眾人數6878人,一直到現在都還是紀錄。
中職1996年首度爆出職棒簽賭事件「黑鷹事件」,隔年度票房腰斬,1997年全年度進場人次剩下68萬5832人,平均每場觀眾人數2041人,1999年甚至出現「鳥比人多」中職最少觀眾紀錄101人,當時還出現現場百餘隻水鳥滿場亂飛場景,三商虎隊洋將馬丁尼手套一丟,當場拍死一隻鳥的情況,隔天凌晨便發生921大地震。
2000年球季,中職全年度進場觀眾人數來到低谷30萬1671人,平均每場觀眾人數1676人,之後票房起伏,直到2013年經典賽中華隊打出令人感動的戰役,也帶動觀眾回流,2013年中華職棒進場觀眾人次,相隔17年再重返140萬人大關,近6年平均每場觀眾人數都在5000人以上。
中職29年來總計吸引2824萬3204人入場,即將走向陪大家度過的第2萬4000個小時、迎接第3000萬人次觀眾進場,邁向下一個職棒30年,繼續壯大是(愛)棒球人共同的期望。(編輯:張芷瑄/吳協昌)10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