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出版《武漢封城日記》有背景?聯經主編:與作者素昧平生,「理念相投」僅憑臉書談成合作

2020.04.16
12:43pm
/ 放言編輯部 吳栢妤

黃淑真說,自己與郭晶素昧平生,兩個陌生人全憑「理念相投」合力完成出版。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2020年1月23中國湖北武漢市宣布封城,身為社工的郭晶自封城那天開始,天天在臉書上發表日記,記錄武漢封城後的外在與內心世界。聯經出版社人文叢書主編黃淑真也成了郭晶的讀者,在2月7日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去世的這天,透過臉書私訊聯繫上郭晶,並憑藉著共通的理念,在短時間內完成出版。

 



《武漢封城日記》3月31日在台灣出版,距離第一天封城不過68天,當時武漢甚至尚未解除封城。能在如此短時間內聯繫上作者、完成編輯製作,不免讓人好奇動機為何?是否有特殊的背景、力量?黃淑真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她與郭晶素昧平生,兩個陌生人全憑「理念相投」合力完成出版。

 

黃淑真今(16)日接受HitFM聯播網《周玉蔻嗆新聞》專訪時表示,最初他和大家一樣,是在網路上閱讀這些文章,會興起「出版」的念頭並下定決心聯繫作者,是因為李文亮醫師去世。郭晶2月7日在臉書發布的日記中寫道,她為李文亮醫師逝世感到心痛。「這個心痛實際上是跨越海峽的,我們都為同一個人抱不平」黃淑真說,這件事對我們的影響都很重大,儘管郭晶在武漢寫日記,但她寫的東西已經沒有地區分別了,是我們需要的書籍。

 

黃淑真隨即透過臉書私訊聯繫上郭晶,在這之前兩人完全不相識,但郭晶只花了三天的時間就答應讓聯經將日記出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談成出版事宜,黃淑真說,是因為兩個人理念相近。

 

郭晶曾提到,寫日記是希望能成為彼此的「連結點」,封城、隔離期間大家都是被孤立的,唯一可以互助的方式就是連結大家的力量。黃淑真也很認同郭晶的想法,「建立連結」確實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出版過程充滿不確定

 

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就將網路上的日記出版成冊,黃淑真坦言,確實有一些挑戰,「不確定性」是最大的難題,一來不知道封城什麼時候會結束,二來週遭世界每天在變化,連作者自己都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自己會記錄下什麼。

 

「內容上倒是不擔心,唯一擔心的就是趕不上時事變化」黃淑真說,初期就有共識要收錄到三月底,但還是會擔心如果在這之前突然解封,書本就無法製作下去。

 

至於這本書在中國能否出版,會不會面臨審查、限制?黃淑真表示,郭晶在微博上發表的第一篇日記就被限制流量,所以後來有採取比較安全的敘述方式,不過內容仍有提及許多社會事件,包括數據不真實的狀況。

 

黃淑真說,出版過程對《武漢封城日記》整體的包裝方向做蠻多調整,因為這本書屬於個人日記,而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要掀起仇恨,是希望能連結大家的力量,讓這本書在災難中成為彼此的支柱。

 

 

照片由Hit Fm《周玉蔻嗆新聞》製作單位提供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