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情吃 / 食力專區
放.情吃

你以為台灣還在「牽豬哥」?台灣豬隻育種早就跟你想的不一樣!

2020.06.28
11:01am
/ 食力

過去台灣傳統農業常有「牽豬哥」的作法,帶著優良肥美的豬公為養豬戶配種。然而,發展至今的豬隻育種,不僅在豬隻的選拔、保種等技術上以更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對豬隻的抗病特性也愈發的重視。隨著台灣將走向非口蹄疫區,外銷商機將大開之際,台灣的種豬產業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後盾!

 

採訪·撰文=蔡幸儒

 

你吃過豬肉,可能甚至親眼看過豬走路,但你看過「牽豬哥」嗎?在台灣早期的畜牧業,並沒有太多先進的種豬育種技術,常見的作法之一便是手拿竹竿、以吹笛為信號,趕著優良肥美的大公豬,去到飼養母豬的養豬戶配種。又或者是會以貨車運送種公豬前往需要配種的養豬戶。

 



 

飼養種豬的養豬戶將種公豬趕上車載往需要配種的養豬戶。(影片來源:中華電視公司Youtube頻道)

 

豬豬的媒人婆!牽豬哥抽「豬母稅」?

 

對這隻作為種豬的大公豬來說,生活可以説是相對輕鬆自在,不僅不必出生沒多久就被閹割,也不必像一般公豬養到一定重量就得被殺來祭五臟廟。不僅坐享齊人之福,成日吃飽睡、睡飽吃,一隻種豬甚至可以養到180公斤以上。而負責牽豬哥的這位媒人,透過為豬隻配種也得以從中賺取費用,當然另外也有種作法稱做「抽豬母稅」,亦即以母豬配種成功後所出生的小豬按比例抽成,作為媒人的勞務報酬。

 

 

被科技取代的「牽豬哥」,走向系統化、科技化的育種!

 

隨著現代畜牧科技日漸發達,牽豬哥這樣的職業雖然漸漸消失,但台灣的豬隻育種產業卻也發展越加快速、蓬勃,並朝向科技化、系統化發展。

 

1975年,一連串「種豬登錄、種豬檢定、國家核心豬場、種豬評鑑」等政策陸續導入,先為我國種豬產業立下了四大支柱,後來又被稱作「種豬四維」。自1980年後,我國種公豬也開始以更科學、精確的瘦肉率和飼料效率指數作為育種選拔的指標。除了評估前述的這些實際生長性能檢定外,也針對豬隻的緊迫基因、⾼肉質基因、多產基因、增肌基因、增長基因及產精基因等建立基因篩選機制,以加速優良種原的選拔。

 

同時期,豬隻的人⼯授精(Artificail insemination)技術也開始發展,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怡蓁提到,透過種豬精液性狀檢查(精⼦子濃度、活性及畸形率)與適當的稀釋保存,再以人工授精方式進行配種,不僅大大提高了種公豬飼養成效,在成本與時間的考量下,也使得人工授精成為目前養豬產業配種的主要作業方式。

 

而這些優良的選育及人⼯授精技術,也讓台灣養豬產業得以有更穩健的飼養種原,不僅成為台灣養豬產業發展的根基,也帶動起台灣的種豬外銷。直到1987~1996年間,台灣種豬出口頭數高過進口頭數,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皆為台灣種豬產業的主要買家,更在台灣的畜牧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1997年口蹄疫爆發,種豬產業面臨大挑戰

 

然而,這樣的輝煌歷史,卻在1997年口蹄疫疫情首次爆發後,產生了遽變。中央畜產會曾表示,在口蹄疫前,台灣有記錄的種豬出口量最低是1989年的245頭,在1996年當年出口頭數更達2826頭,但口蹄疫爆發後,直到2008年台灣才真的有少量、約14頭的種豬找到機會得以重新出口,但後續幾次零星的口蹄疫疫情卻也使得出口商機一再化作泡影。

 

不過雖然無法外銷,卻也因為這樣的契機,讓台灣豬隻育種除了加強自我育種的技術實力,也更加重視國內種豬群健康監測,且積極針對豬瘟、 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症及第 2 型環狀病毒等重要豬病進行篩檢,以降低豬隻傳染病藉由種豬傳播的可能。

 

20多年磨一劍,外銷商機大開之際,台灣種豬將成重要後盾!

 

在台灣種豬產業發展多年以來,台灣的種豬數量也年年攀升,2018年根據中央畜產會統計,台灣種豬(含公、母、女豬)已到達61.8萬頭。

 

2019年7月1日,台灣正式揮別口蹄疫的陰影,正式「拔針」滿1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也於2020年6月16日正式宣佈將台灣列為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宣布,新加坡、港澳將成為首波國產豬外銷地。而在這外銷商機即將大開之際,台灣種豬產業這些年來在育種、保種等畜牧科技所儲存的量能,也勢必成為未來台灣豬重返國際的重要後盾。

 

疫情後的新挑戰!環保、育種技術還能再進階?

 

然而,看待疫後台灣種豬產業的發展,陳怡蓁認為目前仍有兩大主要議題待解決。

 

其一便是「環保」,她提及,過去台灣養豬產業因受限於不得出口及有限的國內市場環境,因而限縮了種豬飼養規模,但如今開放出口後,日漸嚴苛的環保法規規範卻也是未來要擴大飼養所要面對的大問題。

 

其次,則是「種豬育種技術」是否能再進階。陳怡蓁說到,事實上育種技術早已走入「基因體世代」,許多國家或育種公司透過「基因體選拔(genomic selection)」技術都已可見相當的成效。台灣迄今雖然已將種豬基因表現納入部分評估,但實際仍以性能表現與體型為主要選拔依據,在先進育種技術的使用上仍落後許多。

 

但她也提及,從過往台灣累積的種豬出口成績,顯示台灣確實具有出口潛力,然而未來台灣種豬會否也能夠像丹麥、加拿大出口⾄全世界,仍有待整個產業共同努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6月16日:23年就等這一天!台灣正式從「口蹄疫疫區」除名!
 •是重視還是輕視?中國人對豬隻的矛盾偏好!
 •非洲豬瘟:台灣不能輸的一場戰役!

 

參考資料

 •種豬外銷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農委會畜牧處陳中興
 •種豬-產業現況-中央畜產會
 •牽著豬哥唱山歌-農業知識入口網
 •未來十年豬育種策略的共識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最新新聞
食力
食事求實、與食俱進!最具產業權威的飲食傳媒。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