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新冷戰」為名的美中衝突,是否會以冷戰模式終結?

2020.10.05
16:10pm
/ 陳冠廷

台灣的現狀本身就是冷戰秩序的產物,必須轉換觀念,從冷戰歷史中學習如何面對「新冷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想要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中國不允許、美國更不會允許。

 

美國大選再一個多月就要舉行,很罕見的,反中成為兩黨共識。這也說明了一件事:不論是誰選上,美國與中國對抗的態勢都不會改變,這樣的國際局勢可能會持續幾十年。

 



兩年多前美中關係剛剛開始惡化時,有識者已經預見這次不同,這次不是單純的貿易衝突,而是美中要全面攤牌。因為中國就是20世紀冷戰未解決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美國21世紀最大的挑戰,「新冷戰」時代即將到來。 

  

「新冷戰」隱含的歷史意義 

  

選用「新冷戰」這個詞來描述美中交惡,不只是因為模式接近,更有其歷史典故。追溯當代美中關係的起源,蘇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當初為了擊敗蘇聯,美國放下與中國的意識形態矛盾,利用中蘇交惡的機會介入,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但是美國的目標不只是打敗蘇聯而已,其實美國也想藉此改變中國,利用西方資本以及國際化讓中國漸漸走向開放。在一開始,美國的計畫可以說是相對成功,不僅成功透過軍備競賽漸漸拖垮蘇聯,中國也由於改革開放確實有走向專制鬆綁的跡象。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國際政治發生了劇烈變動,鐵幕被推倒、東歐民主化、最後是蘇聯解體,中國卻在六四事件後確立了死守專制的道路。冷戰的兩大目標:改變蘇聯以及中國,其實只達成了一半。 

  

原本西方陣營在蘇聯解體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沒想到波斯灣戰爭以及恐怖主義的出現轉移了美國的目光,讓中共得以韜光養晦30年,並且利用現代科技進行超限戰,成為比蘇聯還大的威脅。冷戰嚴格來說並沒有真正結束,解決中國問題,冷戰才算完全終結。 

  

回顧冷戰,預測「新冷戰」 

  

同樣的,既然「新冷戰」的起因與冷戰一脈相承,深入瞭解冷戰歷史,就可以看出未來幾十年國際局勢的樣貌。 

  

冷戰第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壁壘分明」,冷戰起因於美、蘇兩大國的意識形態衝突,並且都想要稱霸,盟友陣容就是雙方很重要的指標。而美國最近很明顯地在拉攏友邦,從印度開始、再到最近拉攏成功的東協,以及美國最傳統的盟友歐洲,針對中國的圍堵網已經接近完成。除了拉攏外,美國還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只能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不會再允許這些友邦兩面討好,當然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第二個特徵則是「軍備競賽」,美蘇冷戰時,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獨世界霸主的地位,確保能夠打敗對方,在軍事技術上投注大量資源彼此競爭。「新冷戰」一樣也有軍備競賽,只是不再是傳統的軍事技術而已,而是「科技實力」的全面對抗。所以才會朝華為、中興這些中國大型科技公司開刀,並且禁止美國技術流入中國。 

  

同時從冷戰結束的原因,我們也可以來預測一下這場「新冷戰」會以什麼方式作結。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新聞,中國宣布要投入十兆人民幣在半導體產業上,同時中國今年以來已經有近一萬家公司營業項目改為半導體,連那些註冊在內蒙古、西藏的公司都要投入半導體行業,彷彿回到大躍進時代、全民大煉鋼一樣。 

  

全民大煉「晶」會否成為21世紀版的「星戰計畫」?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美國透過技術封鎖與軍備競賽重創對手經濟的做法,讓我想起了美國在1980年代提出的「星戰計畫」。冷戰終結原因眾說紛紜,而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體制的差異是其中一種主流研究方向,這派學者認為,相較於西方靈活的市場經濟模式,蘇聯這種全國計畫經濟體質非常脆弱,只要政府一走錯路,整個國家就會面臨崩潰。 

  

星戰計畫的原名叫做「戰略防禦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主要內容是發展太空武力,且整個計畫金額高達一兆億美金,在1980年代是根本難以想像的巨額。蘇聯得知這個計畫後,為了不輸給美國,也開始舉全國之力投入太空武力發展,果然給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加上蘇聯時代共產陣營有所謂的「經濟互助委員會」,連帶影響到它的加盟國與盟友,間接成為東歐變天跟蘇聯垮台的原因之一。 

  

近年美國政府解密星戰計畫的文件後,便有陰謀論者認為這整個計畫根本是虛構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蘇聯走錯方向、拖垮共產陣營的經濟。現在美國的做法,就好像要再重演一次這個模式,透過技術封鎖讓中國獲得不了新世紀最重要的半導體技術,逼著中國花無意義的大錢、舉全國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藉此拖垮中國本就脆弱的經濟,結果中國還真的上鉤了。半導體產業會不會成為拖垮中國的「星戰計畫」?這是未來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冷戰結束後,全球化的時代已經過了30年,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地球村的概念,可能一時很難接受未來的世界將會重回過去那種對抗的年代。但台灣的現狀本身就是冷戰秩序的產物,必須轉換觀念,從冷戰歷史中學習如何面對「新冷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想要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中國不允許、美國更不會允許。堅定站在自由世界這一邊,會成為台灣未來數十年的重要國策。

 

 

圖片來源:川普推特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陳冠廷
現職為立法委員林俊憲國會助理,畢業於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從傳播斜槓進政界的八年級生。專注於國防外交領域研究,口頭禪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