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情吃 / 食力專區
放.情吃

時價怎麼算 才叫幾道海鮮怎麼這麼貴!為什麼海鮮餐廳易發生消費認知落差?

2023.07.22
10:00am
/ 食力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台灣漁業資源豐富,成就台灣多樣的海鮮餐飲文化。從平價熱炒到高價的無菜單料理,在消費者的選擇愈加多元的情況下,因「時價」所產生的消費糾紛案例也層出不窮。除了改變服務、透明標示與消費者溝通之外,食魚教育消弭消費者與漁業經濟認知落差也是一大關鍵。

 

產業創新 / 王福闓



我們身處的台灣因為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沿近的漁場,擁有豐富類的漁獲及漁業資源,不但國內的消費者容易購買到各種海鮮,許多觀光客到了外島更是喜歡,到海鮮餐廳品嘗豐盛的料理。以漁戶類型可分為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內陸漁撈業、海面養殖業及內陸養殖業。

 

多樣化的漁業資源 造就海鮮飲食文化

 

台灣有豐盛海鮮的區域,從基隆八斗子、新北富基漁港、新竹南寮漁港、台中梧棲漁港、彰化王功漁港、嘉義東石漁港、高雄蚵子寮漁港、屏東東港及枋寮漁港,另外像是宜蘭南方澳漁港、台東成功漁港等,也都有不少以海鮮為主的產業與餐廳。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統計,國內2021年漁業生產量共達97.6萬公噸,2021年漁業生產值約為778.8億元。除此之外還有龐大的進口海鮮漁貨,所以多數時候我們都可以容易地吃到,平價而且美味的海鮮料理。

 

從平價到精緻料理 台灣海鮮飲食文化百花齊放

 

海鮮餐廳可說是台灣的餐飲特色之一,經營的型態包含百元熱炒、產地直營、精緻料理及高價無菜單等型態,尤其在風景區及海港附近的餐廳,在觀光連假的時候更是人聲鼎沸。跟一般我們吃飯的時候,每道菜的價格基本是固定,不會突然因為「時價」而有數十甚至數百的差異,而大部分餐廳即便有海鮮料理,像是蒜蓉蝦或是檸檬魚,也都是固定價格及海鮮的類別。

 

有時候我也會在台北的鬧區,光顧便利且平價的海鮮餐廳,多半每道菜都是固定價格,口味適中而海鮮類別也不會太少,有時跟三五好友順便小酌一番,這類的餐廳其實不但多半服務是半自助,即便有些特殊海鮮及較高價格的料理,也很少會有消費糾紛的發生。但到了觀光區時也會訂一個人2~3千元的海鮮餐廳料理,除了希望嘗鮮外也希望能支持當地的產業發展。

 

有些餐廳訴求無菜單料理,菜單內容經常不同、標價也不清楚,很多更是以「兩」計價,導致消費者在判斷上不容易理解份量及總價。我自己訂過幾次海鮮餐廳的套餐,碰上嚴謹的業者甚至會連成品的圖片,以及消費者對於類似海鮮種類的價格差異與原因,都能清楚的說明。

 

時價和整桌搭配讓消費時產生認知落差

 

近年來持續發生各地的海鮮餐廳,因為價格認知所導致的糾紛,也讓不少消費者在不愉快之餘就上網評論,除了抒發心情也藉此讓其他人可以「避免採雷」。可是海鮮餐廳卻常常因為「時價」的問題,以及所謂「整桌搭配」的料理方式,而導致了不少糾紛。還有就是一些較為罕見的漁獲種類,價格上也會特別的高,但消費者卻不一定能接受。

 

其實在糾紛的背後,原因在於我們對於海鮮本身的認知與定價,甚至是這些漁獲是怎麼被捕撈、種類的分別與差異,以及海鮮餐廳的在料理中的角色,其實並不一定都明白。對消費者來說,海鮮餐廳的海鮮本身價值、用餐環境、服務品質與態度,都會影響消費時的滿意度,但是其中最難估算但也最容易發生糾紛的,就是雙方對於海鮮價格的認定。

 

尤其是到了號稱「產地直送」的海鮮餐廳時,消費者心中可能就會覺得,自己之前在市場買一隻龍蝦頂多2000元,但怎麼到了這裡反而還要4800元。或是名為「無菜單料理」的海鮮餐廳,原本以為會有獨特的海鮮種類,結果卻只吃到一些常見的魚蝦蟹,甚至料理手法也沒有什麼技巧,反而收費卻明顯高出不少。

 

藉由透明溝通、服務提升 縮短消費者對於海鮮料理的認知落差

 

以往曾經輔導過漁會及休閒農漁業,我從過去的經驗來說,建議業者可以依照更嚴謹的餐飲服務流程,從海鮮的秤重方式到每兩價格的確認,然後以消費者所選的海鮮料理後的成品餐點金額,最後確認包含酒水、服務費等流程,其實多但能降低一定程度的糾紛。另外除了經營者必須更明確,將價格及相關費用標示並解釋清楚外,介紹海鮮的專業與員工服務訓練,也能提升消費者的認同度。

 

很多時候明明食材新鮮事需要從捕撈、養殖及運送過程中,就付出更多的心血,這時也會導致了價格的差異,但是消費者就應該一定理解,就有點強人所難。而美味的餐點要是料理及上菜速度有問題,或是桌面服務不夠理想,也都導致了消費者的滿意度會降低。

 

食魚教育的推動 更健全台灣漁業經濟的發展

 

當然即便身處海島國家的我們,其實對於海鮮的認識也並不多,在推動時農教育的當下,若是能讓更多消費者能對於海鮮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也包含了在價格以及自我需求的理解,那在心甘情願的情況下,就算一人花個數千元吃上一餐豐盛滿意的海鮮盛宴,而業者也在合理利潤中能夠繼續生存,進而帶動整體的漁業經濟發展,其實才是一舉多得的理想結果。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怎麼這麼貴?海鮮餐廳容易發生價格糾紛的原因》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海鮮混充層出不窮,從漁獲到餐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如何分辨水產新鮮度?海鮮專家傳授簡單3步驟挑出鮮魚
▶2022疫情下的海鮮產業新契機 消費者重視便利性但更強調永續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最新新聞
食力
食事求實、與食俱進!最具產業權威的飲食傳媒。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